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9967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装置,包括:机箱、灌溉喷头、中心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和水泵,所述中心处理器和无线传输模块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机箱内,所述中心处理器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电连接,所述灌溉喷头通过管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机箱上方,所述水泵固定设置在所述机箱内,水泵一端与水箱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灌溉喷头连通,所述水泵与所述中心处理器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农业灌溉需要人为管控的问题。业灌溉需要人为管控的问题。业灌溉需要人为管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农业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技术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物联网技术就是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方式之一,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设备信息,随后通过网络进行传递,从而实现对各种设备以及过程的智能化感知和管理,实现互联互通,进而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开发,智慧农业这一概念也逐渐被构建出来,通过网络技术以及自动化设备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远程管控,减少劳动量。在农业生产中灌溉始终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工序,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按照作物需水量的不同会分别采用滴灌、喷灌和大水漫灌等不同的灌溉方式,但是上述灌溉方式还是需要人为进行管控,当灌溉面积较大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需要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一种新的农业灌溉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农业灌溉需要人为管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农业灌溉需要人为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灌溉喷头(2)、中心处理器(11)、无线传输模块(12)和水泵(3),所述中心处理器(11)和无线传输模块(12)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机箱(1)内,所述中心处理器(11)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12)电连接,所述灌溉喷头(2)通过管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机箱(1)上方,所述水泵(3)固定设置在所述机箱(1)内,水泵(3)一端与水箱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灌溉喷头(2)连通,所述水泵(3)与所述中心处理器(1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下方固定设置有平衡板(4),所述平衡板(4)设置为网格状结构,所述平衡板(4)下方固定设置有多个土壤湿度计(41),所述土壤湿度计(41)与所述中心处理器(11)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防潮布(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还设置有排涝组件(6),所述排涝组件(6)包括:第一主轴(601),所述第一主轴(601)转动设置在所述机箱(1)内壁上,第一主轴(601)水平设置,且第一主轴(601)上转动设置有第一套筒(602),所述第一套筒(60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曲柄(603),所述第一曲柄(603)斜向上设置,且第一曲柄(603)垂直于所述第一主轴(601),第一曲柄(603)远离第一套筒(602)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凸柱(604);排涝电机(605),所述机箱(1)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排涝电机(605),所述排涝电机(605)输出轴平行于所述第一主轴(601),所述排涝电机(605)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606),所述第一齿轮(606)设置为椭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凸柱(604)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607),所述第二齿轮(607)与所述第一齿轮(606)啮合;第二曲柄(608),所述第一套筒(602)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二曲柄(608),所述第二曲柄(608)垂直于所述第一主轴(601),第二曲柄(608)斜向上设置且与第一曲柄(603)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曲柄(608)远离第一套筒(602)的一端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槽口(609);第一滑块(610),所述第一槽口(609)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610),所述第一滑块(610)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凸柱(611),所述第二凸柱(611)平行于所述第一主轴(601),所述第二凸柱(611)上转动设置有活塞杆(613),所述活塞杆(613)竖直向下设置;活塞缸(614),所述活塞缸(614)竖直设置且与所述机箱(1)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缸(614)下端贯穿至所述机箱(1)外,所述活塞缸(614)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板(615),所述活塞板(615)水平设置,所述活塞板(615)上开设有活塞孔(616),所述活塞板(615)上活塞孔(616)处设置有第一封闭板(617),所述第一封闭板(617)一端与所述活塞板(615)铰接,所述活塞杆(613)下端贯穿至所述活塞缸(614)内且与所述活塞板(615)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缸(614)下端设置有进水口(618),所述进水口(618)上方设置有第二封闭板(619),所述第二封闭板(619)一端与所述活塞缸(614)铰接;吸水盘(620),所述活塞缸(614)下端设置有吸水盘(620),所述吸水盘(620)下端固定设置有若干吸水管(621),所述吸水管(621)竖直设置,且吸水管(621)通过所述吸水盘(620)与所述活塞缸(614)连通;第一链轮(622),所述第一凸柱(604)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链轮(622),所述第一主轴(601)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链轮(623),所述第一链轮(622)与所述第二链轮(623)通过链条连
接传动;滑动座(624),所述机箱(1)内壁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座(624),所述滑动座(624)沿所述机箱(1)内壁水平滑动,所述滑动座(624)上滑动设置有第三曲柄(625),所述第三曲柄(625)设置为L型结构,且第三曲柄(625)沿所述滑动座(624)竖直滑动,所述第三曲柄(625)上端开设有第二槽口(626),所述第一凸柱(604)设置在所述第二槽口(626)且与所述第二槽口(626)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曲柄(625)下端设置有第三槽口(627);第一驱动轮(628),所述第一主轴(60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轮(628),所述第一驱动轮(628)上偏心设置有第三凸柱(629),所述第三凸柱(629)垂直于所述第一驱动轮(628),所述第三凸柱(629)设置在所述第三槽口(627)内且与第三槽口(627)滑动连接;主排水管(630),所述活塞缸(614)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主排水管(630),所述主排水管(630)与所述活塞缸(614)连通且主排水管(630)与活塞缸(614)连接处位于活塞板(615)上方,所述主排水管(630)斜向下设置,且主排水管(630)与水箱连接;排水滤网(631),所述主排水管(630)内设置有排水滤网(631),所述排水滤网(631)水平设置,所述排水滤网(631)上方设置有排水支管(632),所述排水支管(632)竖直设置,且排水支管(632)下端与所述主排水管(630)连通,所述排水支管(632)侧壁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慧思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