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钻孔注胶测试顶底板岩层裂隙发育特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984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35
一种利用钻孔注胶测试顶底板岩层裂隙发育特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井下巷道内选择合适钻孔位置;(2)钻取小孔径钻孔;(3)将注胶钻头推进钻孔内部,最终使注胶钻头前端距离钻孔孔底2m的位置停止;(4)使用注胶搅拌装置连接注胶管路进行分段注胶作业;(5)静置注胶钻头0.5~1天后,待硅胶已完全凝固后取出注胶钻头;(6)分段取芯作业,将取出的硅胶岩芯全部运送至实验室内;(7)对取出的硅胶岩芯进行测试研究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原理科学,方便操作,成本低廉,且能够精准定量和定性掌握钻孔内裂隙发育特征,在需要进行导水裂隙带和底板破坏带发育特征测试的矿井都可应用,十分具有推广价值。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钻孔注胶测试顶底板岩层裂隙发育特征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钻孔注胶测试顶底板岩层裂隙发育特征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煤作为我国主体能源是必要的,否则不足以支撑国家现代化,但煤炭开采过程中伴随着较多的灾害发生,尤其是顶底板水害,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工人自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特别是针对顶板含水层下煤炭开采和底板承压水上煤炭开采,煤炭开采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岩层破碎特征不清楚,尤其是对于断层、陷落柱等构造岩体,是造成矿井突水的主要因素。通过前期几十年的煤炭开采已经积累了一定导水裂隙带探测方法和经验,例如:采用双端堵水器测试钻孔的漏水量来评价导水裂隙的最大高度,采用钻孔窥视系统观察钻孔内壁的破碎情况来判断导水裂隙带的最大高度等,以上方法只能从一定角度判断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并不能定量的描述导水裂隙带内裂隙的发育特征,并不能准确的指导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因此,探索一种可以定量描述钻孔顶底板岩层裂隙发育特征的方法,是现阶段煤矿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的重要现实需求。
[0003]申请号为202010018566.2的专利公开一种具有推送机构的钻孔窥视设备,它可以实现利用机构推送钻孔窥视装备,观测钻孔内裂隙的发育情况,避免了人工将窥视探头送入钻孔中,节省了操作人员的体力,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工作时间。此专利可以宏观探测钻孔孔壁的裂隙存在情况,但不能定量描述裂隙的尺度,且不能探明裂隙的扩展情况。
[0004]申请号为201910286888.2的专利公开一种基于双端堵水器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它将封堵和注水漏失结构集成在一个箱体中,便于携带和装配,可测量钻孔内一定区间的孔壁水漏失量,通过分析钻孔水的漏失量,来测量导水裂隙的发育状况及导水裂隙带的最大发育高度。该方法在工程中应用广泛,但该方法只能通过水漏失量大致反映裂隙发育情况,并不能精细化定量描述导水裂隙发育特征。
[0005]因此,设计一种利用钻孔注胶测试顶底板岩层裂隙发育特征的方法尤为重要,通过向小孔径钻孔内部泵注快速定型硅胶,代硅胶凝固后,利用大钻孔取芯钻机,将带有硅胶的岩芯取出,定量测试导水裂隙发育特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原理科学、易于操作、测试数据精确度高的利用钻孔注胶测试顶底板岩层裂隙发育特征的方法;利用硅胶泵送装置,将快速成型硅胶注入小孔径钻孔中,待硅胶充分凝固后,采用大孔径取芯钻头,将带有硅胶的岩芯取出,通过测定硅胶进入岩石裂隙内的形态,进而可以定量描述煤层顶底板导水裂隙的发育特征,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现场实测意义。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钻孔注胶测试顶底板
岩层裂隙发育特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井下巷道内选择合适钻孔位置;(2)在巷道内布置钻机,采用小孔径的钻孔钻头和钻杆,根据设计要求打孔,无需取芯,直接钻进即可;(3)完成打孔后,将钻孔钻头和钻杆退出钻孔,卸下钻孔钻头,将注胶钻头安装到钻杆上,与注胶钻头连接的注胶管路穿过中空的钻杆,操控钻机,缓慢将注胶钻头推进钻孔内部,最终使注胶钻头前端距离钻孔孔底2m的位置停止;(4)使用注胶搅拌装置连接注胶管路进行分段注胶作业,每注完一段后操控钻机,使钻杆和注胶钻头向钻孔的孔口外移动一段距离,直到将钻孔内部全部注胶后完成注胶作业,此时注胶钻头后端与钻孔孔口齐平;(5)静置注胶钻头0.5~1天后,待硅胶已完全凝固后取出注胶钻头,并对注胶搅拌装置、管路及注胶钻头进行清理,以备下次使用;(6)分段取芯作业,将取出的硅胶岩芯全部运送至实验室内;(7)对取出的硅胶岩芯进行测试研究分析。
[0008]步骤(1)具体为:选择适合钻机施工的巷道,根据钻机的型号,在巷道内布设施工场地,在巷道空间不足以钻机施工时,应当对巷道进行扩宽,以满足施工要求;设计打钻钻孔方位时,顶板钻孔的倾角在40~60
°
,底板钻孔倾角在60~90
°
为最优选择,这样有利于注胶工序时液体硅胶进入周围裂缝中。
[0009]注胶钻头包括空心的硬质注胶管,硬质注胶管后端口外圆与钻杆端口内圆螺纹连接,注胶管注胶管路前端伸入并螺纹连接在硬质注胶管后端口内部,硬质注胶管外圆固定设有若干个橡胶密封挡圈,橡胶密封挡圈沿硬质注胶管的轴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每个橡胶密封挡圈的外边缘均向前倾斜形成前粗后细的圆锥筒状。
[0010]注胶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和设置在搅拌桶顶部的搅拌电机,搅拌桶上侧部设有高压注气管,高压注气管上设有气阀和压力表,搅拌桶下侧部设有硅胶出口管,硅胶出口管上设有出料阀,搅拌桶顶部设有固化剂注入口和液体硅胶注入口,搅拌电机的主轴垂直向上设置并同轴向传动连接有伸入到搅拌桶内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
[0011]步骤(4)中使用注胶搅拌装置连接注胶管路进行分段注胶作业的具体过程为:将注胶管路与搅拌桶下侧部的硅胶出口管连接,通过固化剂注入口和液体硅胶注入口向搅拌桶内分别加入要求比例的固化剂和液体硅胶,启动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和搅拌叶片对搅拌桶内的固化剂和液体硅胶进行搅拌,在搅拌的同时,高压注气管连接井下的压缩空气管路,打开气阀,通过压力表监到当搅拌桶内硅胶混合体上方的气压在1Mpa左右时,打开出料阀,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将硅胶混合体通过硅胶出口管、注胶管路注入到注胶钻头内,再由注胶钻头的前端口注入到钻孔孔底到注胶钻头之间的2米空腔内,注胶过程中橡胶密封挡圈起到阻挡硅胶外溢出的作用,在注胶30s,同时保压30s,2米空腔注满,硅胶被压入到钻孔孔壁的裂隙内,关闭出料阀,操作操作钻机将注胶钻头向后回撤2m,再次打开出料阀,对2米空腔再次按照上述注胶过程进行操作,在注胶30s,同时保压30s,2米空腔注满,硅胶被压入到钻孔孔壁的裂隙内,关闭出料阀;按照上述注胶方式依次重复以上操作,直至全孔注胶完毕。
[0012]步骤(6)中分段取芯作业的具体过程为:在钻机上安装大孔径的钻杆和取芯钻头,
根据钻孔的设计方位角,沿着钻孔的中心线将注满硅胶的硅胶岩芯分段取出,硅胶岩芯为硅胶柱外圆包裹圆筒状的岩石,将分段取出的硅胶岩芯按顺序放入岩芯盒中,并按打孔深度进行标记;直至将注胶段全部取出。
[0013]步骤(7)的具体过程为:将取出的硅胶岩芯进行CT扫描,在计算机上三维重构每一段硅胶岩芯的柱状,可通过计算机定量分析整体或某一段裂隙发育特征;扫描后的硅胶岩芯,敲碎外围岩石,取出带有裂隙的硅胶柱,通过宏观分析硅胶在裂隙内扩散的情况,来反映裂隙带内岩石的破碎程度。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结合现有的测试技术,综合利用液体硅胶易成型和凝固的特点,为岩石在取芯时提供中心支撑,通过钻取注胶后的岩芯可以定量和定性分析导水裂隙带内岩层破碎特征。与以往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克服了钻孔窥视只能定性描述二维裂隙,以及双端堵水只能模糊定量描述裂隙发育特征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原理科学,方便操作,成本低廉,且能够精准定量和定性掌握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钻孔注胶测试顶底板岩层裂隙发育特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井下巷道内选择合适钻孔位置;(2)在巷道内布置钻机,采用小孔径的钻孔钻头和钻杆,根据设计要求打孔,无需取芯,直接钻进即可;(3)完成打孔后,将钻孔钻头和钻杆退出钻孔,卸下钻孔钻头,将注胶钻头安装到钻杆上,与注胶钻头连接的注胶管路穿过中空的钻杆,操控钻机,缓慢将注胶钻头推进钻孔内部,最终使注胶钻头前端距离钻孔孔底2m的位置停止;(4)使用注胶搅拌装置连接注胶管路进行分段注胶作业,每注完一段后操控钻机,使钻杆和注胶钻头向钻孔的孔口外移动一段距离,直到将钻孔内部全部注胶后完成注胶作业,此时注胶钻头后端与钻孔孔口齐平;(5)静置注胶钻头0.5~1天后,待硅胶已完全凝固后取出注胶钻头,并对注胶搅拌装置、管路及注胶钻头进行清理,以备下次使用;(6)分段取芯作业,将取出的硅胶岩芯全部运送至实验室内;(7)对取出的硅胶岩芯进行测试研究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钻孔注胶测试顶底板岩层裂隙发育特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选择适合钻机施工的巷道,根据钻机的型号,在巷道内布设施工场地,在巷道空间不足以钻机施工时,应当对巷道进行扩宽,以满足施工要求;设计打钻钻孔方位时,顶板钻孔的倾角在40~60
°
,底板钻孔倾角在60~90
°
为最优选择,这样有利于注胶工序时液体硅胶进入周围裂缝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钻孔注胶测试顶底板岩层裂隙发育特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注胶钻头包括空心的硬质注胶管,硬质注胶管后端口外圆与钻杆端口内圆螺纹连接,注胶管注胶管路前端伸入并螺纹连接在硬质注胶管后端口内部,硬质注胶管外圆固定设有若干个橡胶密封挡圈,橡胶密封挡圈沿硬质注胶管的轴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每个橡胶密封挡圈的外边缘均向前倾斜形成前粗后细的圆锥筒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钻孔注胶测试顶底板岩层裂隙发育特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注胶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和设置在搅拌桶顶部的搅拌电机,搅拌桶上侧部设有高压注气管,高压注气管上设有气阀和压力表,搅拌桶下侧部设有硅胶出口管,硅胶出口管上设有出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强杜锋李振华曹正正姚邦华王浩李国盛李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