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定位空间坐标的全过程自动测量放线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9747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定位空间坐标的全过程自动测量放线智能机器人,包括智能机器人本体、外业平板电脑、固定基准站和智能移动底座;所述智能机器人本体包括外壳体、角度和距离测量用同轴光学器件、摄像头光学器件、内部电池仓、自动调平底座、天线和USB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适用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的施工工地测量放线。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相对与传统的放线模式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准度、避免了传统作业中点坐标计算、输入等繁琐过程和出错机会,简化了工作流程,超越了传统施工精度,极大提高测量工作效率放线效率以及大大的减少了劳动力。劳动力。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定位空间坐标的全过程自动测量放线智能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测绘仪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定位空间坐标的全过程自动测量放线智能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年上升,节省劳动力已经成为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施工放样是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尺寸,找出建筑物各部分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位置的几何关系,算得距离、角度、高程、坐标等放样数据,然后利用控制点,在实地上定出建筑物的特征点,据以施工。通常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方式主要为高程放样和平面放样,其中前者是利用几何水准测量法,在施工范围内引入控制点精度,通过便于保存和固定的方式来完成高程放样。后者则是利用交汇法、方向线交法、直角坐标法等操作方法进行角度与长度的测量。在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放样过程中,经常使用总定位放样方法。对于地形相对缓和的区域,常用的施工放样方法就是直线段法,这一方法的使用中需要借助全站仪来判断放样的方向,借助测距仪等工具测量实际距离,然后向平缓的位置设定方向。同时在地势变化较大的地区实施定位放样时,需要在设置定向的过程中考虑直缓点与缓直点等因素,然后进行设定,利用专业的测量仪器进行相关测量工作。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是施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大意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尤为重要,而传统的测量施工放样是一项复杂又辛苦的工作。若能专利技术一种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劳动力又不费力的一种能自动定位空间坐标的全过程自动测量放线智能机器人来完成测量施工放样工作,将会直接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快施工进度。<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定位空间坐标的全过程自动测量放线智能机器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以方便的由一人完成测量工作,让测量工作变动更加简单容易,快速准确的寻找到放样点位,实现单人放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定位空间坐标的全过程自动测量放线智能机器人,包括智能机器人本体、外业平板电脑、固定基准站和智能移动底座;
[0006]所述智能机器人本体包括外壳体、角度和距离测量用同轴光学器件、摄像头光学器件、内部电池仓、自动调平底座、天线和USB接口;所述角度和距离测量用同轴光学器件和所述摄像头光学器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正面顶部;所述内部电池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自动调平底座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用于所述智能机器人本体的调平;所述天线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顶端,用于接收所述固定基准站传递的信号,所述USB接口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一侧,用于图纸数据的导入或测量放样数据的导出;
[0007]所述自动调平底座的底部设置升降调整装置,所述升降调整装置的底部设置所述智能移动底座;
[0008]所述外业平板电脑与所述智能机器人本体、所述智能移动底座和所述升降调整装置电信号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外壳体的正面底部还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至述内部电池仓。
[0010]优选地,所述升降调整装置为一升降丝杆。
[0011]优选地,所述智能移动底座的底部设置履带轮。
[0012]优选地,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可拆卸把手,所述可拆卸把手上设置有橡胶套。
[0013]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定位空间坐标的全过程自动测量放线智能机器人,提高了测量精准度、避免了传统作业中点坐标计算、输入等繁琐过程和出错机会,简化了工作流程,超越了传统施工精度,极大提高测量工作效率放线效率以及大大的减少了劳动力。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机器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智能移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外壳体、2

角度和距离测量用同轴光学器件、3

摄像头光学器件、4

内部电池仓、5

自动调平底座、6

天线、7

USB接口、8

智能移动底座、9

太阳能电池板、10

升降调整装置、11

履带轮、12

可拆卸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定位空间坐标的全过程自动测量放线智能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定位空间坐标的全过程自动测量放线智能机器人,如图1、图2所示,包括智能机器人本体、外业平板电脑(图中未示出)、固定基准站(图中未示出)和智能移动底座8;
[0023]智能机器人本体包括外壳体1、角度和距离测量用同轴光学器件2、摄像头光学器件3、内部电池仓4、自动调平底座5、天线6和USB接口7;角度和距离测量用同轴光学器件2和摄像头光学器件3设置于外壳体1的正面顶部;内部电池仓4设置于外壳体1内部;自动调平
底座5设置于外壳体1的底部,用于智能机器人本体的调平;天线6设置于外壳体1的顶端,用于接收固定基准站传递的信号,USB接口7设置于外壳体1的一侧,用于图纸数据的导入或测量放样数据的导出;
[0024]自动调平底座5的底部设置升降调整装置10,升降调整装置10的底部设置智能移动底座8;
[0025]外业平板电脑与智能机器人本体、智能移动底座8和升降调整装置10电信号连接。
[0026]本实施例中,角度和距离测量用同轴光学器件2附带跟踪器,红色激光指示器及绿色激光指示器,红绿光放样引导器通过发生红绿指示光,可在300m范围内高效引导确定放样方位。同轴性使得望远镜一次瞄准即可实现同时测定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全部基本测量要素的测定功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0027]摄像头光学器件3为免棱镜测量模式进行测距时,望远镜从物镜中发出同轴可见红色激光束,当使用这种模式测距时,更新方便快捷。
[0028]外壳体1的正面底部还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9,太阳能电池板9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储存到内部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定位空间坐标的全过程自动测量放线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机器人本体、外业平板电脑、固定基准站和智能移动底座;所述智能机器人本体包括外壳体、角度和距离测量用同轴光学器件、摄像头光学器件、内部电池仓、自动调平底座、天线和USB接口;所述角度和距离测量用同轴光学器件和所述摄像头光学器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正面顶部;所述内部电池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自动调平底座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用于所述智能机器人本体的调平;所述天线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顶端,用于接收所述固定基准站传递的信号;所述USB接口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一侧,用于图纸数据的导入或测量放样数据的导出;所述自动调平底座的底部设置升降调整装置,所述升降调整装置的底部设置所述智能移动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发江栗世伟余自强孟召虎汉光昭余树宏柳满庆蔺志军杨林张新涛蒋彦亮叶雷李河珍肖明昌郭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