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95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目的是提供一种X光成像设备,该设备具有能够容易而准确调节光束照射位置的投影仪-准直仪,使第一光通量是出现在与y轴方向(其是正交方向)正交的正交平面内的光通量,并在该正交平面内反射和移动出现在正交平面内的第二光通量,以产生光束。因此,可以独立方式,通过使用第一螺钉沿正交方向移动△y并使用第二螺钉在正交平面内移动△x,来调节对象上的光束照射位置。结果,可以不但容易而且高精度地影响操作员对X光照射场位置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X光成像设备,该设备具有安装在可移动隔板内的投影仪-准直仪,用于将光束投射到对象上的X光照射场位置。
技术介绍
在如今使用X光成像设备的射线照相技术中,光束被辐射到要进行射线照相的对象上。操作员用视觉检查光束的位置,从而确认和确定X光照射位置。以这种方式,操作员一定将X光辐射到对象上的期望区域,同时防止将X光辐射到不必要的区域。用于发射光束的投影仪-准直仪放置在可移动隔板的内部,该隔板限制X光的照射场。投影仪-准直仪改变与可移动隔板有关的光束照射范围,该隔板改变孔径以改变X光照射场(参见例如非专利文献1)。X光照射场和光束的位置需要彼此精确重合。操作员进行调节,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变得与X光照射场重合。另一方面,投影仪-准直仪通过多个反射镜来将从光源发射的光通量导入X光照射场。这时,调节这些反射镜的位置或倾角,以调节对象上光束的位置。Ishiyaku出版社有限公司于1997年10月1日出版的TetsuoOKABE等人著的“放射诊断设备工程”,第336-338页。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根据以上
技术介绍
,难以执行对象上光束位置的调节,并且该调节的精确性很差。更具体地说,结合这些反射镜的移动,通过多个反射镜引导光束来改变对象上的光束位置。然而,光束位置的改变与所有反射镜有关,因此需要同时调节多个反射镜。特别是,在从投影仪-准直仪发出的光束是分帧线(其清楚地示出了X光照射场的帧)的情况下,还需要考虑光束的变形等。这是使光束的调节更加困难的原因。因此,重要的是,如何提供具有能够容易且精确调节光束照射位置的投影仪-准直仪的X光成像设备。本专利技术已经实现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涉及的上述问题,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能够容易且精确调节光束照射位置的投影仪-准直仪的X光成像设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X光成像设备,所述设备包括X光源,用于将X光辐射到对象上;可移动隔板,用于调节X光的照射场;以及投影仪-准直仪,其安装在可移动隔板内,用于将光束投射到对象上的照射场位置,其中投影仪-准直仪包括第一反射部分,其位于照射场外部,沿与X光辐射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产生第一光通量,并在与正交方向正交的正交平面内反射第一光通量,以产生第二光通量;以及第二反射部分,其在正交平面内沿照射场的方向反射第二光通量,以产生第三光通量,并在正交平面内的照射场内部沿X光辐射方向反射第三光通量,以产生光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第一方面,通过投影仪-准直仪中的第一反射部分,在照射场外并沿与X光辐射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产生第一光通量,并在与正交方向正交的正交平面内反射第一光通量以产生第二光通量,然后通过投影仪-准直仪中的第二反射部分,在正交平面内沿照射场的方向反射第二光通量以产生第三光通量,并在照射场内沿照射方向反射第三光通量以产生光束。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结合以上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X光成像设备,其中第一反射部分包括光源,用于产生第一光通量;第一反射镜,用于从第一光通量产生第二光通量;以及第一基座,用于在其上安放光源和第一反射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个第二方面,第一反射部分包括安放在第一基座上的光源和第一反射镜。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中,结合以上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X光成像设备,其中光源是卤素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第三方面,由于光源是卤素灯,因此它具有长的使用寿命并且稳定。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结合以上第二或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X光成像设备,其中第一基座包括用于沿正交方向移动第一反射镜的移动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第四方面,第一基座使包含第二光通量的正交平面沿正交方向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结合以上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X光成像设备,其中移动装置包括第一螺钉,用于沿第一基座的正交方向改变相对位置;以及反射镜支撑板,用于支撑第一反射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第五方面,随着不断使用第一螺钉,移动装置使第一基座上的第一反射镜沿正交方向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结合以上第四或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X光成像设备,其中移动装置在移动期间在正交方向不改变第一反射镜的倾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第六方面,移动装置使第一反射镜移动,同时保持第二光通量的反射方向不变。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结合以上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提供了一种X光成像设备,其中第二反射部分包括第二反射镜,用于从第二光通量产生第三光通量;第三反射镜,用于从第三光通量产生光束,并传输X光;以及第二基座,用于在其上固定地安放第二和第三反射镜。根据上述第七方面,第二基座将第二光通量导入X光照射场,以产生光束。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结合以上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X光成像设备,其中第二基座包括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用于执行绕正交方向的轻微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个第八方面,随着不断使用旋转装置,第二基座使光束在正交平面内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面,结合以上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X光成像设备,其中旋转装置包括第二螺钉,该螺钉用于改变第二基座和第一基座的相对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个第九方面,随着不断使用第二螺钉,旋转装置使第二基座绕正交方向旋转。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面,结合以上第七至第九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提供了一种X光成像设备,其中第二反射镜包括用于位于照射场外的第二光通量的反射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第十方面,第二反射镜不对辐射到对象上的X光施加任何影响。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方面,结合以上第七至第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提供了一种X光成像设备,其中第三反射镜包括用于以包含X光照射场的大小和位置反射第三光通量的反射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第十一方面,第三反射镜不但产生光束,而且传输X光。在本专利技术第十二方面,结合以上第七至第十一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提供了一种X光成像设备,其中第二和第三反射镜彼此平行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个第十二方面,第二和第三反射镜沿平行于第二光通量的方向反射光束。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方面,结合以上第七至第十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提供了一种X光成像设备,其中第二和第三反射镜都具有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的长边在正交方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第十三方面,第二和第三反射镜使沿第一反射镜的正交方向的活动范围很宽。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四方面,结合以上第二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提供了一种X光成像设备,其中投影仪-准直仪包括第三基座,该基座用于支撑第一和第二基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第十四方面,随着不断使用第三基座,投影仪-准直仪便于在可移动隔板内安装第一和第二基座。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五方面,结合以上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X光成像设备,其中第二基座包括沿正交方向扩展并由第三基座支撑的旋转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第十五方面,使第二基座可相对于第三基座旋转。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六方面,结合以上第十四或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X光成像设备,其中第一基座固定在第三基座上。根据上述第十六方面,第一基座相对于第三基座固定第一光通量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投影仪-准直仪使用第一反射部分使第一光通量是位于与正交方向正交的正交平面内的光通量,并使用第二反射部分使第二光通量在正交平面内反射和移动。因此,通过沿包括光通量的正交平面的正交方向的移动,并通过正交平面的旋转,可沿正交方向和内正交平面方向独立地调节对象上的光束照射位置。因此,不但可以便于调节,而且可使调节非常准确。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X光成像设备整个结构的框图;图2是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X光成像设备,包括:X光源,用于将X光辐射到对象上;可移动隔板,用于调节所述X光的照射场;以及投影仪-准直仪,其安装在所述可移动隔板内,以将光束投射到所述对象上的照射场位置,其中所述投影仪-准直仪包括:第 一反射部分,其位于所述照射场之外,沿与X光辐射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产生第一光通量,并在与所述正交方向正交的正交平面内反射第一光通量,以产生第二光通量;以及第二反射部分,其在所述正交平面内沿所述照射场的方向反射第二光通量,以产生第三光通量,并在所述正交平面内的所述照射场内部沿所述X光辐射方向反射第三光通量,以产生所述光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涌涛张晨李玉庆
申请(专利权)人: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