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大型钢梁滑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944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屋顶大型钢梁滑移系统,包括N个节点钢梁,沿屋顶纵向间隔布置有两个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与两侧第一滑轨垂直设置,第二滑轨上滑动连接有N组龙门架,每组龙门架为两个,龙门架的顶梁上安装有电动葫芦,节点钢梁的两端分别吊装在两个龙门架的电动葫芦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多台塔吊进行吊运,不受场地因素限制,节约了施工成本;钢梁之间的连接点始终受力均匀,不会产生扭曲变形,无需再次检查、加固、顺直,节约了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提升了屋顶大型钢梁的安装质量。提升了屋顶大型钢梁的安装质量。提升了屋顶大型钢梁的安装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屋顶大型钢梁滑移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屋顶大型钢梁滑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建筑结构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钢结构、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结合应用越来越广泛。型钢为梁、为柱的结构多用于具有跨度大、层高高、高低跨度变化大等特点的新型大型公共建筑,具有自重较轻,施工便捷高效等优势。
[0003]但是传统的屋顶钢梁安装方法,一般都是通过塔吊直接吊装,但是对于长度超过15m的超长钢梁,其运输和吊装难度均较大,需要综合考虑塔吊的吊重和钢梁自身的重量限制。现有施工过程一般为,先在地面分段拼装钢梁,然后将拼装好的钢梁采用多台塔吊同时吊运,吊运至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连接在两侧立柱上。但实际施工安装时,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受场地因素限制,无法同时容纳多台塔吊设备,同时大型塔吊设备租赁费用太高,施工成本较大;2、多台塔吊同时吊运时,钢梁之间的连接点受力不均,易产生松动,还会发生扭曲变形,还需再次检查、加固、顺直,浪费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3、塔吊基础和塔吊安装拆卸的施工工作量大,对施工现场的设计和布置影响较大,进一步增加了施工设计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在屋顶上快速拼接多段钢梁,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的屋顶大型钢梁滑移系统。
[0005]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屋顶大型钢梁滑移系统,包括N个节点钢梁,沿屋顶纵向布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固接在屋顶左右两侧的混凝土梁上,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与两侧第一滑轨垂直设置,第二滑轨上滑动连接有N组龙门架,龙门架的顶梁上安装有电动葫芦;两个龙门架为一组,节点钢梁的两端分别吊装在两个龙门架的电动葫芦上。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0008]N个节点钢梁依次由小型吊车吊运至屋顶上,由N组龙门架逐一接收,在屋顶上连接固定后通过第一滑轨运输至需安装地点,由电动葫芦下方至预设安装位,与立柱连接固定;无需多台塔吊进行吊运,不受场地因素限制,节约了施工成本;钢梁之间的连接点始终受力均匀,不会产生扭曲变形,无需再次检查、加固、顺直,节约了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提升了屋顶大型钢梁的安装质量。
[0009]作为优选,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0010]龙门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等腰三角形底座,底座的两腰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强筋,底座下设有与第二滑轨适配的滑轮;顶梁两端固接在三角形底座的顶角上,顶梁中央设置有吊耳,电动葫芦固接在吊耳上,顶梁和第一加强筋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筋;结构强度高,运输更稳定,能够减少晃动。
[0011]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均为开口向上的U型槽钢,第一滑轨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梁上,第二滑轨下设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轨的凹槽中,第二滑轨一侧槽壁上穿设有第一倒链,另一侧槽壁上穿设有第二倒链,第一倒链连接在第一收卷机上,第二倒链连接在第二收卷机上,第一收卷机和第二收卷机分别固定在屋顶前后两侧的混凝土梁上;能够通过控制第一收卷机和第二收卷机控制装置前进或后退,节约人力,施工更方便、更安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屋顶大型钢梁滑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龙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龙门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混凝土梁;2、第一滑轨;3、第二滑轨;301、滑块;4、龙门架;401、顶梁;402、底座;403、滑轮;404、第一加强筋;405、第二加强筋;5、电动葫芦;6、节点钢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8]屋顶钢梁安装结构一般包括安装洞口,安装洞口周围为已经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梁1,安装洞口中间隔安装若干屏大型钢梁,大型钢梁逐屏安装,两端固定在两侧立柱上,其中,每一榀钢梁一般由2

4个节点钢梁6组装而成。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屋顶大型钢梁滑移系统,包括N个节点钢梁6。在屋顶安装洞口两侧,沿左右两侧混凝土梁1纵向布置有两个第一滑轨2。第一滑轨2底部通过预埋件和高强螺栓固接在混凝土梁1上。第一滑轨2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轨3,两个第二滑轨3平行设置且与两侧第一滑轨2垂直。第二滑轨3上滑动连接有N组龙门架4,两个龙门架4为一组,龙门架4的顶梁401上安装有电动葫芦5。以节点钢梁6的两端连接孔作为吊装孔,将节点钢梁6两端分别钩挂在两个龙门架4的电动葫芦5上。
[0020]进一步的,龙门架4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等腰三角形底座402。底座402的两腰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强筋404。底座402下设有与第二滑轨3适配的滑轮403。顶梁401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两个三角形底座402的顶角上。顶梁401中心设置有吊耳,吊耳焊缝为全熔透。吊耳处挂设有10t电动葫芦5。顶梁401和第一加强筋404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筋405。其中,等腰三角形底座402两腰长2.7m,底长2.5m,两底座402之间间距2.7m;第一加强筋404长1.02m,第二加强筋405长1.61m;吊耳厚度为20mm;底座402、第一加强筋404、第二加强筋405均采用16#工字钢焊接制作而成,顶梁401采用18#工字钢制作而成。
[0021]进一步的,第一滑轨2、第二滑轨3均为开口向上的U型槽钢制作而成。混凝土梁1浇筑前设置有预埋件,第一滑轨2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梁1的预埋件上。第二滑轨3下设有滑块301,滑块301滑动连接在第一滑轨2的凹槽中。第二滑轨3一侧槽壁上穿设有第一倒链,另一侧槽壁上穿设有第二倒链。第一倒链连接在第一收卷机上,第二倒链连接在第二收卷机上,第一收卷机和第二收卷机分别固定在屋顶前后两侧的混凝土梁1中间。
[0022]本实施例中每一榀钢梁由两个节点钢梁6连接而成,使用时,设置有四个龙门架4,用小型吊车将第一个节点钢梁6吊装至屋顶,两端用第一组龙门架4连接,第一组龙门架4向前滑动,吊运第二个节点钢梁6,然后连接固定两个节点钢梁6。用安装洞口前侧的第一收卷机拉动倒链,使第一榀钢梁沿第一滑轨2向前滑动,滑动至第一安装位,电动葫芦5下方钢梁至安装位,工作人员将第一榀钢梁与两侧立柱固定。卸下电动葫芦5挂钩,收至最上端。然后用安装洞口后侧的第二收卷机拉动倒链,使第二滑轨3沿第一滑轨2滑回。重复上述施工步骤,逐榀安装钢梁。
[0023]通过本技术,避免了多台塔吊吊运,节约了施工成本;钢梁之间的连接点始终受力均匀,不会产生扭曲变形,无需再次检查、加固、顺直,节约了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提升了屋顶大型钢梁的安装效率与安装质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大型钢梁滑移系统,包括N个节点钢梁,其特征在于:沿屋顶纵向布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固接在屋顶左右两侧的混凝土梁上,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与两侧第一滑轨垂直设置,第二滑轨上滑动连接有N组龙门架,龙门架的顶梁上安装有电动葫芦;两个龙门架为一组,节点钢梁的两端分别吊装在两个龙门架的电动葫芦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大型钢梁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龙门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等腰三角形底座,底座的两腰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强筋,底座下设有与第二滑轨适配的滑轮;顶梁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伟薄云飞秦宇潘凯军吴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