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自巡航撇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9390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除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面自巡航撇沫器,包括浮舱,浮舱外部设有助力推进器,浮舱内设有一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的顶部为与浮舱外部连通的敞口,底部开设有抽水口,所述安装通道内放置有滤网舱,滤网舱包括与安装通道内壁贴合的外壳,外壳顶部为敞口且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固定有筛网,筛网上设有露出安装通道顶部敞口的吊环一;所述浮舱内设有增压泵和泄流泵,安装通道上设有调节注水口,所述增压泵的进口与浮舱外部连通,出口与调节注水口连通,所述泄流泵的进口与抽水口连通,出口与浮舱外部连通;优点为:相比于现有自巡航撇沫器,本方案装置的滤网可实现无人化吊换,避免了在辐射环境下,人工更换滤网的风险。滤网的风险。滤网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面自巡航撇沫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除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面自巡航撇沫器。

技术介绍

[0002]工业水池,例如核工业的“乏燃料”池,工厂冷却水池等,在作业一段时间后,池水水面会形成浮沫、浮尘等漂浮物影响工业水池透明度进而影响水池功能,因此需要对工业水池表面的漂浮物进行清理。
[0003]对水面污物,传统方式通常采用循环水货固定式撇沫器的方式进行清理。但浮沫等水面漂浮物在浮力作用下随机分布在水池中,很难通过循环水方式带走。而传统的固定式撇沫器存在以下缺陷:(1)固定式撇沫器吸收能力随着距离器越远其吸收能力越差;(2)采用固定式撇沫器需要在池水中安装多组才能实现全覆盖,不但耗时耗力为后期维护增加工作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作业水池自身功能造成干扰;(3)在一些特殊环境例如核工业中,水池内水体是存在一定量的辐射,现有撇沫器更换滤网无法自动化完成,采用人工操作会增加风险。
[0004]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自巡航撇沫器,但其滤网与传统的固定式撇沫器一样,需要人工操作,不适用于核工业等特殊环境。
[0005]基于此,本案由此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面自巡航撇沫器,可实现自动吊放回收,无人化更换滤芯,水池内自动巡航作业,自动避障等功能。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面自巡航撇沫器,包括至少由顶部舱和底部舱组成的浮舱,所述顶部舱的中部设有两端开口且中空的中空腔,顶部舱内壁与中空腔之间形成封闭腔,封闭腔内安装有电池组件和控制主板,顶部舱的顶部设有浮力台和吊装件;所述底部舱的中部设有一安装通道,安装通道恰好可通过中空腔,所述安装通道的顶部为敞口且底部设有抽水口,安装通道上设有调节注水口,所述底部舱内设有泄流泵和增压泵,底部舱外设有助力推进器,所述增压泵的进口与底部舱外部连通,出口与调节注水口连通,所述泄流泵的进口与抽水口连通,出口与底部舱外部连通;所述安装通道内放置有滤网舱,滤网舱包括与安装通道内壁贴合的外壳,外壳顶部敞口且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固定有筛网,筛网为上小下大的圆台构造,筛网上设有露出浮舱顶部的吊环一。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部舱的外壁上设有吊环二。
[0009]进一步的,所述顶部舱上设有通讯定位舱,通讯定位舱内设有通讯天线和激光测距仪。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吊装件的顶部为磁吸座,底部与顶部舱固定。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底部舱内设有配重腔,配重腔内设有配重块。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部舱的底部设有若干组万向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滤网舱外壳的外径由顶部向底部逐渐缩小,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径由顶部向底部逐渐缩小。
[0014]进一步的,所述顶部舱位于其中空腔顶部开口的周向上设有阻水器。
[0015]进一步的,所述浮力台为水滴型。
[0016]进一步的,所述撇沫器整体呈水滴型或柳叶型。
[001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相比于现有自巡航撇沫器,本方案装置的滤网可实现无人化吊换,避免了在辐射环境下,人工更换滤网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中水面自巡航撇沫器的三维构造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1另一视角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顶部舱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中滤网舱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中底部舱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中水面自巡航撇沫器入水后待命状态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中水面自巡航撇沫器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中水面自巡航撇沫器滤网吊换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中滤网舱的改进示意图;标号说明滤网舱1,吊环一101,外壳102,筛网103,排水口104;顶部舱2,通讯定位舱201,浮力台202,中空腔203,电池组件204,吊装件205,控制主板206,阻流器207;底部舱3,安装通道301,助力推进器302,泄流泵303,增压泵304,抽水口305,配重腔306,泄流管307,万向轮308,调节注水口309,吊环二310,配重块3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水面自巡航撇沫器,如图1至图8所述,包括由顶部舱2和底部舱3组成的浮舱。如图6所示,顶部舱2的中部设有两端开口且中空的中空腔203,顶部舱2内壁与中空腔203之间形成封闭腔,封闭腔内安装有电池组件204和控制主板206。顶部舱2的顶部设有四个浮力台202,浮力台202用于调节整机浮力,采用密度远小于水的纳米玻璃微珠材质制成,其浮力大小应满足撇沫器注满水下沉后,仍可以使浮力台202漂浮在水面上。浮力台202的顶部设有通讯定位舱201,通讯定位舱201为防水结构,内部设有激光测距仪以及通讯天线,用于实现远程控制和对周围环境的扫描测距。相邻两个浮力台202之间设有吊装
件205,吊装件205的顶部为磁吸座,底部与顶部舱2焊接固定,便于该撇沫器实现被磁吸吊装。作为优选,浮力台202外形可设计成水滴形,以更好地满足流体需求,增加撇沫器在水中运动的可控性。同时,可以根据作业水池的实际情况,调整通讯定位舱201的数量,进一步来说是增加激光测距仪的数量,在满足撇沫器可以在障碍物更多、形状更加不规则的作业水池内工作。
[0021]如图8所示,顶部舱2的下部紧密连接底部舱3,底部舱3的中部设有一安装通道301,安装通道301恰好可通过中空腔203,所述安装通道301的顶部为敞口且底部设有抽水口305,安装通道301上设有调节注水口309。底部舱3内部靠下位置设有泄流泵303和增压泵304,底部舱3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增压泵304的进口与底部舱3侧壁上的进水口连通,增压泵304的出口与调节注水口309连通。底部舱3的底部设有设有配重腔306,配重腔306内设有配重块311,配重腔306的中部设有泄流口,泄流口与底部舱3侧壁上的出水口之间通过泄流管307连通,所述泄流泵303的进口与抽水口305连通,泄流泵303的出口与泄流口连通,泄流管307有多条且沿泄流口周向均匀布置。底部舱3的外部设有相对布置的两条半圆形通道,该通道内设有助力推进器302。底部舱3和顶部舱2连接后,安装通道301的顶部与中空腔203齐平。
[0022]通过将浮舱分为底部舱3和顶部舱2,泄流泵303、增压泵304等重型模块安置在底部舱3内,降低浮舱的重心,增加稳定性,将通讯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等放置在顶部舱2,减少与水的接触,保证设备的稳定性。
[0023]安装通道301内设有滤网舱1,滤网舱1依靠重力落入安装通道301内,无其他固定件。滤网舱1包括与安装通道301内壁贴合的外壳102,外壳102顶部敞口且底部设有排水口104,所述排水口104上固定有筛网103,筛网103为上小下大的圆台构造,筛网103上焊接有露出浮舱顶部的吊环一101。通过该种设计,滤网舱1可通过吊装设备进行吊装,避免了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自巡航撇沫器,包括至少由顶部舱和底部舱组成的浮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舱的中部设有两端开口且中空的中空腔,顶部舱内壁与中空腔之间形成封闭腔,封闭腔内安装有电池组件和控制主板,顶部舱的顶部设有浮力台和吊装件;所述底部舱的中部设有一安装通道,安装通道恰好可通过中空腔,所述安装通道的顶部为敞口且底部设有抽水口,安装通道上设有调节注水口,所述底部舱内设有泄流泵和增压泵,底部舱外设有助力推进器,所述增压泵的进口与底部舱外部连通,出口与调节注水口连通,所述泄流泵的进口与抽水口连通,出口与底部舱外部连通;所述安装通道内放置有滤网舱,滤网舱包括与安装通道内壁贴合的外壳,外壳顶部敞口且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固定有筛网,筛网为上小下大的圆台构造,筛网上设有露出浮舱顶部的吊环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自巡航撇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舱的外壁上设有吊环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如东杨艳彬张川刘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核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