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环流最大值的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输变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环流最大值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高压电缆接地系统环流,只能在投运后运用钳形表等方式测试其工作环流大小,在环流数值过大等情况出现时,需要通过线路停役等方式处置、降低环流使线路运行安全,过程复杂、周期长,存在停役整改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环流最大值的方法及装置,可在线路停役或投运前精确测试高压电缆线路交叉互联接地系统最大环流,以便及时消缺、降低停役整改成本。
[000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环流最大值的方法,包括:
[0006]对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所在电缆线路施加激励电流,并测试获取被测交叉互联环流数据;
[0007]基于所述激励电流与被测交叉互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环流最大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所在电缆线路施加激励电流,并测试获取被测交叉互联环流数据;基于所述激励电流与被测交叉互联环流数据,计算出二者之间的线性比例关系;基于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所在电缆线路额定电流有效值,以及所述线性比例关系,计算出被测试电缆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环流最大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环流最大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向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施加三相工频平衡电流时,所述对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所在电缆线路施加激励电流,并测试获取被测交叉互联环流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三相工频平衡电流激励源接入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所在电缆线路首端三相线芯,并将电缆线路末端三相线芯采用短接线短接;利用所述三相工频平衡电流激励源对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所在电缆线路施加三相工频平衡电流,所述三相工频平衡电流的幅值为I1_3P;采用钳形电流表测试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的三相环流数据分别为IA_3P、IB_3P、IC_3P。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环流最大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试电缆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环流最大值的计算方法包括:IMAX_3P=MAX[IA_3P,IB_3P,IC_3P]IMAX_A=I0/I1_3P*IMAX_3P式中,IMAX_3P为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A、B及C相环流的最大值,IA_3P为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A相环流,IB_3P为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B相环流,IC_3P为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C相环流,IMAX_A为被测试电缆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环流最大值,I0为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所在电缆线路额定电流有效值,I1_3P为三相工频平衡电流的幅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环流最大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向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施加单相工频平衡电流时,所述对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所在电缆线路施加激励电流,并测试获取被测交叉互联环流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所在电缆线路末端三相线芯采用短接线短接,将单相工频平衡电流激励源的一侧接入A/B/C中任一相电缆线芯,另一侧接入另外两相电缆并接后的线芯;利用单相工频平衡电流激励源对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所在电缆线路施加有效值幅值为I01_1P单相工频平衡电流;分别选取A/B/C中任一相电缆线芯作为相位基准,采用带有相位测试功能的电流互感器测试,分别获取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的环流幅值及相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环流最大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选取A相电缆线芯作为相位基准,采用带有相位测试功能的电流互感器测试,获取到的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的环流幅值及相位为IA1∠α1、IB1∠β1、IC1∠γ1;当选取B相电缆线芯作为相位基准,采用带有相位测试功能的电流互感器测试,获取到的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的环流幅值及相位为IA2∠α2、IB2∠β2、IC2∠γ2;当选取C相电缆线芯作为相位基准,采用带有相位测试功能的电流互感器测试,获取到的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的环
流幅值及相位为IA3∠α3、IB3∠β3、IC3∠γ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环流最大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试电缆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环流最大值的计算方法包括:选取三相对称单位参考向量,分别为:eA、eB、eC,eA=1∠(
‑
2π/3),eB=1∠(0);eC=1∠(2π/3);分别将单位参考向量与单相工频平衡电流相乘,得到:IA∠φ=I01_1P*eA+(
‑
1/2)*I01_1P*eB+(
‑
1/2)*I01*eC=3/2*I01_1P*eAIB∠η=(
‑
1/2)*I01_1P*eA+I01*eB+(
‑
1/2)*I01_1P*eC=3/2*I01_1P*eBIC∠δ=(
‑
1/2)*I01_1P*eA+(
‑
1/2)*I01*eB+I01_1P*eC=3/2*I01_1P*eC则:I1_1P=(IA+IB+IC)/3IA_1P∠α=IA1∠α1*eA+IA2∠β2*eB+IA3∠γ3*eCIB_1P∠β=IB1∠α1*eA+IB2∠β2*eB+IB3∠γ3*eCIC_1P∠γ=IC1∠α1*eA+IC2∠β2*eB+IC3∠γ3*eC;其中,IA∠φ为利用叠加定理计算的A相电缆等效线芯电流,IB∠η为利用叠加定理计算的B相电缆等效线芯电流,IC∠δ为利用叠加定理计算的C相电缆等效线芯电流,I1_1P为等效IA、IB及IC值的均值,I01_1P利用单相工频平衡电流激励源对电缆线路施加有效值幅值,IA_1P∠α为叠加后A相线芯等效电流有效值及相位,IB_1P∠β为叠加后B相线芯等效电流有效值及相位,IC_1P∠γ为叠加后C相线芯等效电流有效值及相位;利用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所在电缆线路额定电流有效值与环流之间的线性比例关系,计算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最大环流值,具体为:IMAX_1P=MAX[IA_1P,IB_1P,IC_1P]IMAX=I0/I1_1P*IMAX_1P其中,IMAX_1P为IA_1P、IB_1P、IC_1P的最大值,IMAX为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环流最大值,I0为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所在电缆线路额定电流有效值,I1_1P为被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所在电缆线路测试叠加后的等效电流有效值。7.一种测试交叉互联接地系统环流最大值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励源、测量单元和计算单元;所述激励源对被测试交叉互联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京荥,杨景刚,陈杰,孙蓉,刘建军,谭笑,胡丽斌,李陈莹,张伟,邱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