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纳米酶协同催化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伤口敷料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纳米酶协同催化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尤其涉及该复合纳米酶协同催化纤维材料在制备促进伤口愈合的敷料,特别是糖尿病慢性伤口愈合的敷料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患者一生都面临着慢性不可愈合伤口,甚至是截肢的风险。研究表明,糖尿病慢性创伤的主要原因是创口处乏氧导致的新生血管损伤。在高含量的葡萄糖条件下,慢性创伤处低氧诱导因子的羟基化、降解和翻译等进程被严重干扰,导致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无法通过向上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来应对软组织的局部缺血情况,进而造成血管生成受损和伤口缓慢愈合。除了内源性原因,伤口的延迟愈合也与细菌感染有关。相较于普通人,糖尿病患者伤口处含有更高含量的糖分,更易引起细菌的入侵,并且伤口局部水肿、缺氧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同时,在高糖分的环境下,糖尿病患者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会减弱,杀伤能力下降,细菌不易被清除,进而导致感染面积进一步扩大。对于免疫力和抵抗力较低的患者,伤口一旦感染细菌,更加难以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纳米酶协同催化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纺丝液A和纺丝液B经过静电纺丝,干燥制备;所述纺丝液A由聚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内掺物A和纺丝溶剂组成,内掺物A由质量比为1:(1
‑
9)的二氧化锰纳米酶和过氧化钙组成,纺丝液A中,聚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的浓度为5
‑
20wt%,内掺物A与聚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10;所述纺丝液B由聚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内掺物B、苯甲酸和纺丝溶剂组成,内掺物B由质量比为1:(1
‑
9)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酶和过氧化钙组成,纺丝液B中,聚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的浓度为5
‑
20wt%,苯甲酸的浓度为0.5wt%
‑
2wt%,内掺物B与聚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纳米酶协同催化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液A和纺丝液B中,聚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的浓度分别为10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纳米酶协同催化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溶剂为六氟异丙醇;所述聚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100000Da,且乳酸与乙醇酸的摩尔比为50: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纳米酶协同催化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氧化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氯化钙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在乙醇中充分混合,超声处理0.5
‑
2h后,先加入氨水,持续搅拌0.5
‑
2h,然后以0.05
‑
0.2mL/min的速度加入双氧水,持续搅拌直至得到淡蓝色乳状溶液,最后用乙醇洗涤多次,60℃下干燥,得到单分散球体,即为过氧化钙;所述氯化钙、聚乙烯吡咯烷酮、氨水、双氧水的配比为0.1g:0.35g:1mL:0.6mL,双氧水和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M和0.8M;所述四氧化三铁纳米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氯化铁和柠檬酸三钠溶解在乙二醇中,加入无水醋酸钠,搅拌0.5
‑
2h后,在150
‑
200℃反应8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劲松,李光明,曲晓刚,刘昊,伊加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