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按压式核桃破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916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压式核桃破壳器,属于核桃破壳器械设备技术领域。该按压式核桃破壳器,包括支架、压盖、支撑板、导向圈和破壳刀;所述的支架上通过支撑板装有导向圈;导向圈的内部装有破壳刀;导向圈上方的支架上滑动装有升降滑杆;升降滑杆的底端装有压盖;压盖与破壳刀呈相向设置;升降滑杆上端固装有限位帽;限位帽下方的升降滑杆上套装有复位弹簧;限位帽一侧的支架上铰接连接有压杆。该按压式核桃破壳器,结构紧凑、设计巧妙,能够通过内部破壳的方式完成核桃破壳,解决了现有夹钳破壳时存有的易伤手、破碎效率低下和效果差的问题,特别适合核桃破壳使用的需要。别适合核桃破壳使用的需要。别适合核桃破壳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压式核桃破壳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按压式核桃破壳器,属于核桃破壳器械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核桃是胡桃科胡桃属多年生植物,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四大干果”,其含有钙、铁、磷、锌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核桃只有其桃仁属于可食用部分,其包裹在桃壳的内部。目前在人们食用核桃时,主要使用夹钳将核桃压碎后,取出桃仁食用。现有的夹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使用的需要,但是其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0003]第一,核桃具有十分坚硬且表面光滑的特性,当使用夹钳对核桃进行破壳时,极易发生核桃滑落导致“误夹伤手”的问题。
[0004]第二、大部分的核桃呈中部有整圈边棱的结构,其存有易从边棱处分开呈“对半型”的特点,使用夹钳对核桃进行破壳时容易出现核桃对开呈半边型结构,需要对半边型结构的核桃进行再次破碎导致的破碎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第三、夹钳对核桃进行破壳时是采用从外部挤压外壳达到破壳的目的,但是其极易发生将核仁压碎导致的破壳效果差的问题。
[0006]由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的核桃破壳器械,以解决现有夹钳破壳时存有的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巧妙,以解决现有夹钳破壳时存有的易伤手、破碎效率低下和效果差问题的按压式核桃破壳器。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按压式核桃破壳器,包括支架、压盖、支撑板、导向圈和破壳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上通过支撑板装有导向圈;导向圈的内部装有破壳刀;导向圈上方的支架上滑动装有升降滑杆;升降滑杆的底端装有压盖;压盖与破壳刀呈相向设置;升降滑杆上端固装有限位帽;限位帽下方的升降滑杆上套装有复位弹簧;限位帽一侧的支架上铰接连接有压杆;压杆上设置有横向滑孔;压杆通过横向滑孔与限位帽上的导向销钉滑动连接。
[0010]所述的压盖包括压板和压套;所述的升降滑杆的底端固装有压板;压板的下端设置有压套;压套的内部呈“梯字”型结构;所述压套的外径与导向圈的内径一致。
[0011]所述的破壳刀通过连接筋板固装在导向圈的底部。
[0012]所述的破壳刀包括定位针、破壳主刃和破壳副刃;所述的定位针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两组破壳主刃和两组破壳副刃;两组破壳主刃处于同一平面上,两组破壳副刃处于同一平面上;两组破壳主刃与两组破壳副刃呈“十字交叉状”设置。
[0013]所述的破壳主刃和破壳副刃均呈“弯弧结构”;破壳副刃的最高点低于破壳主刃的最高位置。
[0014]本技术的有点在于:
[0015]该按压式核桃破壳器,结构紧凑、设计巧妙,能够通过内部破壳的方式完成核桃破壳,解决了现有夹钳破壳时存有的易伤手、破碎效率低下和效果差的问题,特别适合核桃破壳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支撑板、导向圈和破壳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破壳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压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支架;2、支撑板;3、导向圈;4、破壳刀;5、升降滑杆;6、压盖;7、限位帽;8、复位弹簧;9、压杆;10、横向滑孔;11、导向销钉;12、压板;13、压套;14、连接筋板;15、定位针;16、破壳主刃;17、破壳副刃。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该按压式核桃破壳器,包括支架1、压盖6、支撑板2、导向圈3和破壳刀4(参见说明书附图1)。
[0022]支架1上通过支撑板2装有导向圈3;导向圈3的内部装有破壳刀4(参见说明书附图1和2)。
[0023]破壳刀4通过连接筋板14固装在导向圈3的底部(参见说明书附图2)。如此设置破壳刀4的目的在于:以使工作时,核桃破壳时产生的碎壳和其它物质将从导向圈3的底部漏出,从而避免了碎壳堆积在导向圈3的内部需要清理的问题。
[0024]破壳刀4包括定位针15、破壳主刃16和破壳副刃17(参见说明书附图3);定位针15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两组破壳主刃16和两组破壳副刃17;破壳主刃16和破壳副刃17均呈“弯弧结构”;破壳副刃17的最高点低于破壳主刃16的最高位置。
[0025]两组破壳主刃16处于同一平面上,两组破壳副刃17处于同一平面上;两组破壳主刃16与两组破壳副刃17呈“十字交叉状”设置。
[0026]如此设置破壳刀4的目的在于:以时工作时,可将核桃通过底部的脐眼位置插入到定位针15上,而后转动核桃使其外部的边棱与破壳主刃16相对应。如此放置核桃后当压盖6下压核桃时,破壳主刃16将首先通过其弧形刃口从内部沿着边棱将核桃壳切成半开结构,随后压盖6机械下移时,破壳副刃17将从半开结构的内部的中心完成破壳。如此由于破壳副刃17和破壳主刃16是从核桃内部完成破壳工作,且破壳副刃17和破壳主刃16是从核桃仁之间下刀,如此即可达到降低核桃仁破碎率的目的。
[0027]导向圈3上方的支架1上滑动装有升降滑杆5;升降滑杆5的底端装有压盖6;压盖6与破壳刀4呈相向设置;升降滑杆5上端固装有限位帽7;限位帽7下方的升降滑杆5上套装有复位弹簧8;限位帽7一侧的支架1上铰接连接有压杆9;压杆9上设置有横向滑孔10;压杆9通过横向滑孔10与限位帽7上的导向销钉11滑动连接(参见说明书附图1)。如此设置压杆9的目的在于:以使下压压杆9时,压杆9能够通过横向滑孔10下压导向销钉11和升降滑杆5,使升降滑杆5克服复位弹簧8弹力后带动压盖6下行,进而达到使压盖6在破壳刀4的配合下完
成破壳的目的。当压盖6下行完成破壳后,松开压杆9,压杆9即可在复位弹簧8弹力的作用下复位。
[0028]压盖6包括压板12和压套13(参见说明书附图4);升降滑杆5的底端固装有压板12;压板12的下端设置有压套13;压套13的内部呈“梯字”型结构。将压套13的内部设置呈“梯字”型结构的目的在于:以使压套13工作时能够通过“梯字”型的内壁挤压核桃的上端面,进而使压套13能够通过同一平面的内壁圈挤压核桃,从而从而达到通过压套13的内壁圈对核桃进行限位,防止其“倾斜”问题的发生。
[0029]压套13的外径与导向圈3的内径一致(参见说明书附图4)。如此设置压套13的目的在于:以使工作时,压套13能够沿着内壁插入到导向圈3的内部,从而避免了压套13与导向圈3之间发生“触碰干涉”的问题。
[0030]该按压式核桃破壳器工作时,首先将待处理的核桃通过底部的脐眼位置插入到定位针15上,而后转动核桃使其外部的边棱与破壳主刃16相对应。
[0031]以上动作进行完毕后,下压压杆9使其通过横向滑孔10下压导向销钉11和升降滑杆5,使升降滑杆5克服复位弹簧8弹力后带动压盖6下行。
[0032]压盖6下行过程中将通过压套13的内壁向下挤压核桃。受压后首先与破壳主刃16接触,在这一过程中破壳主刃16通过其弧形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压式核桃破壳器,包括支架(1)、压盖(6)、支撑板(2)、导向圈(3)和破壳刀(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上通过支撑板(2)装有导向圈(3);导向圈(3)的内部装有破壳刀(4);导向圈(3)上方的支架(1)上滑动装有升降滑杆(5);升降滑杆(5)的底端装有压盖(6);压盖(6)与破壳刀(4)呈相向设置;升降滑杆(5)上端固装有限位帽(7);限位帽(7)下方的升降滑杆(5)上套装有复位弹簧(8);限位帽(7)一侧的支架(1)上铰接连接有压杆(9);压杆(9)上设置有横向滑孔(10);压杆(9)通过横向滑孔(10)与限位帽(7)上的导向销钉(11)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核桃破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盖(6)包括压板(12)和压套(13);所述的升降滑杆(5)的底端固装有压板(12);压板(12)的下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敏薛岩晟德琼王启剑叶家保刘德麒庹翛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