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型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9064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型玩具。提高人型玩具的可动部的机动性。人型玩具包括:上部件和下部件,上部件和下部件在直立姿势中处于上下相邻的位置关系;以及关节构造,其连结上部件和下部件。关节构造具有上方接头和下方接头。上方接头设于上部件侧,能够利用向前后方向的摆动使上部件相对于下部件进行前后摆动。下方接头在直立姿势中比上方接头靠该人型玩具的前方且设于下部件侧,能够利用向前后方向的摆动使上部件相对于下部件进行前后摆动。人型玩具通过利用前后摆动使上部件相对于下部件倾斜,能够前屈或后屈。够前屈或后屈。够前屈或后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型玩具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10月28日、申请号为201911030151.0、专利技术名称为“人型玩具”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型玩具。

技术介绍

[0003]已知具有可动部的玩具。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利用远程操作使玩具的可动部移动而玩赏的玩具。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175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6]在具有可动部的玩具中,特别是在男孩子中受欢迎的是再现在漫画、动画、特效电影、游戏、小说等(以下,统称为“原作”)中出场的变身英雄、士兵、大型人型机器人等角色的人型玩具。
[0007]使用者在购买在原作中出场的角色的人型玩具时,一定会想要使其作出与在原作中所看到的姿势相同的姿势。然而,原本在原作中出场的角色是假想的存在,在将它们作为人型玩具进行立体造形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实现像人类那样的自然的姿势,大多原作中并没有考虑在内。因此,当将人型玩具进行商品化时,存在可动部的可动范围不足以使人型玩具摆出原作那样的姿势、姿势的再现不完整的情况。从使用者的立场来看,存在如下情况:可动部的机动性不充分,因此即使想要作出接近原作的姿势也难以实现而会使人产生遗憾的感觉。
[0008]本专利技术是以提高人型玩具的可动部的机动性作为课题而进行提案的。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型玩具,该人型玩具包括:上部件和下部件,上部件和下部件在直立姿势中处于上下相邻的位置关系;以及关节构造,其以能够使所述上部件相对于所述下部件进行前屈或后屈的前后摆动的方式连结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所述关节构造具有:上方接头,其设于所述上部件侧,能够利用该上方接头处的摆动运动使所述上部件相对于所述下部件进行所述前后摆动;以及下方接头,其在所述直立姿势中从所述人型玩具来看比所述上方接头靠前方且设于所述下部件侧,能够利用该下方接头处的摆动运动使所述上部件相对于所述下部件进行所述前后摆动。
[0011]此外,也可以是,所述关节构造具有中间接头,该中间接头设于连接所述上方接头和所述下方接头的中间部,能够利用该中间接头处的摆动运动使所述上部件相对于所述下部件进行所述前后摆动。
[0012]此外,也可以是,所述上方接头和所述中间接头之间的距离比所述中间接头和所
述下方接头之间的距离短。
[0013]此外,也可以是,所述关节构造具有连结所述中间接头和所述下方接头的构件,所述人型玩具包括限制部,在所述中间接头以所述下方接头作为基准向后屈方向摆动移动时所述构件与所述限制部接触,从而限制所述中间接头向后屈方向摆动移动。
[0014]此外,也可以是,所述关节构造具有能够使所述中间接头相对于所述下方接头向前屈方向摆动且能够使所述上方接头相对于所述中间接头向后屈方向摆动的构造。
[0015]此外,也可以是,所述上部件是头部的部件,所述下部件是躯干部的上方的部件。
[0016]此外,也可以是,所述关节构造具有连结所述上方接头和所述下方接头的构件,所述人型玩具包括限制部,在所述上方接头以所述下方接头作为基准向后屈方向摆动移动时所述构件与所述限制部接触,从而限制所述上方接头向后屈方向摆动移动。
[0017]此外,也可以是,所述限制部设于在所述直立姿势中与所述构件接触的位置,所述关节构造构成为能够利用所述上方接头处的摆动运动使所述上部件相对于所述下部件进行从所述直立姿势向后屈方向的摆动。
[0018]此外,也可以是,所述上部件是躯干部的上方的部件,所述下部件是躯干部的下方的部件。
[0019]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人型玩具的可动部的机动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人型玩具的直立姿势时的前面外观图(正面外观图)。
[0022]图2是用于说明人型玩具所具有的关节构造的位置关系的主要构造部的配置图。
[0023]图3是第1关节构造的示意图。
[0024]图4是简单地表示第1关节构造的各部件的形状且从人型玩具的左斜上方观察得到的立体图。
[0025]图5是图4的分解图。
[0026]图6是用于说明使第1关节构造自直立状态向前屈状态转换时的动作的图。
[0027]图7是用于说明使第1关节构造自直立状态向后屈状态转换时的动作的图。
[0028]图8是第2关节构造的示意图。
[0029]图9是简单地表示第2关节构造的各部件的形状且从人型玩具的左斜上方观察得到的立体图。
[0030]图10是图9的分解图。
[0031]图11是用于说明使第2关节构造从直立状态向前屈状态转换时的动作的图。
[0032]图12是用于说明使第2关节构造从直立状态向后屈状态转换时的动作的图。
[0033]图13是以人型玩具的躯干部为中心的直立姿势时的纵剖视图。
[0034]图14是以人型玩具的躯干部为中心的、使第1关节构造和第2关节构造前屈的状态时的纵剖视图。
[0035]图15是以人型玩具的躯干部为中心的、使第1关节构造和第2关节构造后屈的状态时的纵剖视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
[0037]2、人型玩具;3、关节构造;3a、第1关节构造;3b、第2关节构造;4、头部;6、躯干部;11、上方接头;12、下方接头;13、中间接头;14、上方连结构件;15、下方连结构件;21、上方接头;22、下方接头;23、辊接头;24、偏转接头;25、上方连结构件;26、中间连结构件;27、下方连结构件;62、上躯干部件;62b、背部;62s、限制部;64、下躯干部件;64s、限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图1是作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人型玩具2的直立姿势时的前面外观图(正面外观图)。另外,各图所示的箭头的方向标注表示相对于人型玩具2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以后的说明中的方向基于以上说明。
[0039]人型玩具2是将以漫画、动画、特效电影、游戏、小说等为原作的角色作为立体造形物再现的玩具。本实施方式的人型玩具2是具有模仿人型机器人的设计并通过将按部位区分开的部件组装起来而作成的玩具。
[0040]图2是用于说明人型玩具2所具有的关节构造3(3a、3b、

)的位置关系的主要构造部的配置图。人型玩具2具有作为关节构造的第1关节构造3a和第2关节构造3b,该关节构造以能够使上部件相对于下部件进行前屈或后屈的前后摆动的方式连结直立姿势中处于上下相邻的位置关系的上部件和下部件。
[0041]将上部件设为头部4、将下部件设为躯干部6的上方的部件即上躯干部件62,第1关节构造3a连结这两者。上躯干部件62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人型玩具2的胸部或胴体部。
[0042]将上部件设为躯干部6的上方的部件即上躯干部件62、将下部件设为躯干部6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型玩具,其中,该人型玩具包括:上部件和下部件,该上部件和下部件在直立姿势中处于上下相邻的位置关系;以及关节构造,其以能够使所述上部件相对于所述下部件进行前屈或后屈的前后摆动的方式连结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所述关节构造具有:上方接头,其设于所述上部件侧,能够利用该上方接头处的摆动运动使所述上部件相对于所述下部件进行所述前后摆动;以及下方接头,其在所述直立姿势中从所述人型玩具来看比所述上方接头靠前方且设于所述下部件侧,能够利用该下方接头处的摆动运动使所述上部件相对于所述下部件进行所述前后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型玩具,其中,所述关节构造具有中间接头,该中间接头设于连接所述上方接头和所述下方接头的中间部,能够利用该中间接头处的摆动运动使所述上部件相对于所述下部件进行所述前后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型玩具,其中,所述上方接头和所述中间接头之间的距离比所述中间接头和所述下方接头之间的距离短。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人型玩具,其中,所述关节构造具有连结所述中间接头和所述下方接头的构件,所述人型玩具包括限制部,在所述中间接头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俊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万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