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作智能机器人机芯及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30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动作智能机器人机芯及玩具,包括牙箱座、走路点头机构、蹲下摆尾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电源机构,所述牙箱座内设有安装腔,所述走路点头机构套设在所述牙箱座上,所述蹲下摆尾机构套设在牙箱座上且蹲下摆尾机构位于所述走路点头机构的内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左侧且第一驱动机构的后侧向后穿出所述牙箱座的后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走路点头机构移动点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右侧且第二驱动机构的后侧穿出所述牙箱座的后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蹲下摆尾机构蹲下摆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动作多样,用户体验感好等优点。用户体验感好等优点。用户体验感好等优点。

Multi action intelligent robot movement and toy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动作智能机器人机芯及玩具


[0001]本技术属于玩具
,具体涉及一种多动作智能机器人机芯及玩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玩具机芯动作比较单一,功能繁琐,带来的用户体验差,无法带来新鲜感和喜悦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动作多样的多动作智能机器人机芯及玩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多动作智能机器人机芯,包括:
[0006]牙箱座,所述牙箱座内设有安装腔;
[0007]走路点头机构,所述走路点头机构套设在所述牙箱座上;
[0008]蹲下摆尾机构,所述蹲下摆尾机构套设在牙箱座上且蹲下摆尾机构位于所述走路点头机构的内侧;
[0009]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左侧且第一驱动机构的后侧向后穿出所述牙箱座的后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走路点头机构移动点头;
[0010]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右侧且第二驱动机构的后侧穿出所述牙箱座的后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蹲下摆尾机构蹲下摆尾;以及
[0011]电源机构,所述电源机构设置在所述牙箱座的底面下方且所述电源机构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电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走路点头机构包括点头件、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三凸轮、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第四支撑脚、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沿左右方向设置在牙箱座前侧,第二连杆沿左右方向设置在牙箱座后侧,第三连杆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第三连杆的前端向前穿出牙箱座的左侧前壁后伸至牙箱座的左侧前壁的前侧,第三连杆的后端向后穿出牙箱座的左侧后壁后伸至牙箱座的后侧,所述第一凸轮的后部安装在第三连杆的前端,所述第二凸轮的前部安装在第三连杆的后端,所述第一支撑脚安装在第一凸轮的前部上,第二支撑脚安装在第二凸轮的后部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左端套设在第一凸轮的后部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左端套设在第二凸轮的前部上,所述第三支撑脚安装在第一连杆的右端前侧壁上,所述第四支撑脚安装在第二连杆的右端后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右端通过所述蹲下摆尾机构的右部与第二连杆的右端相连,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点头件位于所述牙箱座的后侧左部上方,所述点头件底部安装有第四连杆,所述第三凸轮位于所述第四连杆的底部前侧,所述第四连杆的底部套设在第三凸轮的后部上,所述第三凸轮的前侧中部水平向前设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上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左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
二齿轮传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左部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朝后穿出牙箱座伸至牙箱座的后侧,所述第一皮带轮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且第一皮带轮位于所述牙箱座的后侧,所述第二横杆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安装腔内左侧且第二横杆的后端向后伸至牙箱座的后侧,所述第二皮带轮安装在第二横杆的后端部上且第二皮带轮位于牙箱座的后侧,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套设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横杆的中部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通过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通过第五齿轮与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位于第一电机的左侧,所述第一电机与电源机构电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蹲下摆尾机构包括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第七连杆、第四凸轮、第五凸轮、第六凸轮、第一摆动件、第二摆动件和第三摆动件,所述第五连杆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与牙箱座之间,所述第六连杆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与牙箱座之间,所述第五连杆的右端后侧向后穿过牙箱座的前壁伸至安装腔内,所述第六连杆的右端前侧向前穿过牙箱座的后壁伸至安装腔内,所述第五连杆的右端与第六连杆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右端后侧通过第一摆动件与所述第五连杆的右端前侧相连,所述第二连杆的右端前侧通过第二摆动件与所述第六连杆的右端后侧相连,所述第四凸轮设置在牙箱座的前壁中部前侧,所述第五凸轮设置在牙箱座的后壁中部后侧,所述第五连杆的左端套设在第四凸轮的前部,所述第六连杆的左端套设在第五凸轮的后部,所述第四凸轮通过第三横杆与第五凸轮相连,所述第三横杆的中部安装有第六齿轮,所述第六凸轮设置在牙箱座的前壁前侧且第六凸轮位于第四凸轮的右侧,所述第七连杆的下端套设在第六凸轮的前部上,所述第七连杆的上端与第三摆动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摆动件位于牙箱座的右中部上方,所述第三摆动件的另一端通过扭簧连接有弹簧件,所述第六凸轮的后侧中部水平向后设有第四横杆,所述第四横杆上设有第七齿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与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传动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安装腔内右侧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朝后设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向后穿出牙箱座伸至牙箱座的后侧,所述第三皮带轮安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七齿轮与第二电机之间设有第五横杆,第五横杆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安装腔内且第五横杆的后端向后穿出牙箱座伸至牙箱座的后侧,所述第四皮带轮安装在第五横杆的后端部上,所述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均位于牙箱座的后侧且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上套设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五横杆的中部安装有第八齿轮,所述第八齿轮通过第九齿轮与第六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八齿轮通过第十齿轮与第七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六齿轮、第七齿轮和第八齿轮均位于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之间,所述第二电机与电源机构电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电源机构包括电源盒、电源和电源开关,所述电源盒设置在所述牙箱座的下方,所述电源和电源开关安装在电源盒内,所述电源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电源开关电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轮的左侧设有第一限位开关,所述第四凸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开关和第三限位开关。
[0018]优选的,所述牙箱座的左侧设有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点头件的后侧设有喇叭。
[0019]优选的,所述牙箱座、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套设有外壳,所述点头件、扭簧、弹簧件、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和第四支撑脚均位于外壳的外侧。
[0020]本技术还公开了玩具,包括上述的多动作智能机器人机芯。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设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走路点头机构、蹲下摆尾机构等机构,走路点头机构和蹲下摆尾机构又包括点头件、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三凸轮、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第四支撑脚、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第七连杆、第四凸轮、第五凸轮、第六凸轮及第三摆动件等零部件,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作用,第一电机可以驱动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第四支撑脚移动以及点头件的上下点头,第二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动作智能机器人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牙箱座,所述牙箱座内设有安装腔;走路点头机构,所述走路点头机构套设在所述牙箱座上;蹲下摆尾机构,所述蹲下摆尾机构套设在牙箱座上且蹲下摆尾机构位于所述走路点头机构的内侧;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左侧且第一驱动机构的后侧向后穿出所述牙箱座的后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走路点头机构移动点头;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右侧且第二驱动机构的后侧穿出所述牙箱座的后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蹲下摆尾机构蹲下摆尾;以及电源机构,所述电源机构设置在所述牙箱座的底面下方且所述电源机构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动作智能机器人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路点头机构包括点头件、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三凸轮、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第四支撑脚、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沿左右方向设置在牙箱座前侧,第二连杆沿左右方向设置在牙箱座后侧,第三连杆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第三连杆的前端向前穿出牙箱座的左侧前壁后伸至牙箱座的左侧前壁的前侧,第三连杆的后端向后穿出牙箱座的左侧后壁后伸至牙箱座的后侧,所述第一凸轮的后部安装在第三连杆的前端,所述第二凸轮的前部安装在第三连杆的后端,所述第一支撑脚安装在第一凸轮的前部上,第二支撑脚安装在第二凸轮的后部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左端套设在第一凸轮的后部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左端套设在第二凸轮的前部上,所述第三支撑脚安装在第一连杆的右端前侧壁上,所述第四支撑脚安装在第二连杆的右端后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右端通过所述蹲下摆尾机构的右部与第二连杆的右端相连,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点头件位于所述牙箱座的后侧左部上方,所述点头件底部安装有第四连杆,所述第三凸轮位于所述第四连杆的底部前侧,所述第四连杆的底部套设在第三凸轮的后部上,所述第三凸轮的前侧中部水平向前设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上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左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动作智能机器人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左部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朝后穿出牙箱座伸至牙箱座的后侧,所述第一皮带轮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且第一皮带轮位于所述牙箱座的后侧,所述第二横杆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安装腔内左侧且第二横杆的后端向后伸至牙箱座的后侧,所述第二皮带轮安装在第二横杆的后端部上且第二皮带轮位于牙箱座的后侧,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套设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横杆的中部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通过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通过第五齿轮与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位于第一电机的左侧,所述第一电机与电源机构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动作智能机器人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蹲下摆尾机构包括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第七连杆、第四凸轮、第五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文山温奕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文山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