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酵母中建立基于红色荧光蛋白的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在酵母中建立基于红色荧光蛋白的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蛋白质间的互作构成生命活动的基础,在后基因组时代,科研人员已经建立了包括细菌、酵母、拟南芥、线虫和人类在内等的多个物种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并在此基础上鉴定了许多蛋白质的新功能及其在蛋白质互作网络中的作用,为揭示蛋白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然而现有网络中含有的相互作用蛋白数目距离理论估算的数目仍有较大差距,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实验技术本身的缺陷所导致的。例如酵母双杂交技术只能用于入核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其技术本身还存在着自激活和假阳性等问题,且实验周期较长,工作量较大。而亲和纯化串联质谱技术主要是针对蛋白质复合体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在蛋白质纯化的过程中会丢失一些较弱的相互作用,其后续的蛋白质分析和检测费用较高且需要较为专业的生物信息学知识对质谱结果进行分析。因此,开发快速、简便、可信性好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新技术将会在规模化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目的蛋白A与目的蛋白B是否为互作蛋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红色荧光蛋白分成N端部分和C端部分;在所述N端部分的编码基因的5
’
末端或3
’
末端通过连接序列连接目的蛋白A的编码基因,形成融合基因片段A;在所述C端部分的编码基因的5
’
末端或3
’
末端通过所述连接序列连接目的蛋白B的编码基因,形成融合基因片段B;所述红色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N端部分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的第1
‑
159位所示;所述C端部分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的第160
‑
236位所示;所述连接序列编码SEQ ID No.2所示连接肽;(2)将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导入同一受体酵母细胞,得到转基因酵母细胞;培养所述转基因酵母细胞,然后检测所述转基因酵母细胞是否产生红色荧光,根据检测结果按照如下确定所述目的蛋白A与所述目的蛋白B是否互作:若所述转基因酵母细胞产生红色荧光,则所述目的蛋白A与所述目的蛋白B为或候选为互作蛋白;若所述转基因酵母细胞不产生红色荧光,则所述目的蛋白A与所述目的蛋白B不为或候选不为互作蛋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是通过酵母重组表达载体A导入所述受体酵母细胞中的;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是通过酵母重组表达载体B导入所述受体酵母细胞中的;所述酵母重组表达载体A中启动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转录的启动子为pADH启动子;所述酵母重组表达载体B中启动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转录的启动子为pADH启动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重组表达载体A为将所述N端部分的编码基因和所述目的蛋白A的编码基因,两者中的一个插入到酵母表达载体A的酶切位点SalI和BglII之间,另一个插入到所述酵母表达载体A的酶切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商立民,刘禹辰,金超智,田春艳,原艳芝,宓庆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