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单掷双击断电复位的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875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单掷双击断电复位的温控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外侧设有感温面盖,感温面盖的一侧设有环状双金属片,第一壳体的内部且位于环状双金属片的下方设有PTC发热片,PTC发热片的下方设有矩形动簧片,矩形动簧片的顶部设有与环状双金属片配合使用的柱状动作顶杆,矩形动簧片的外侧设有动触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空间合理,环状双金属片可灵活成型温度,弹片触点可增大,绝缘距离及排弧距离大,相比传统温控有合理的工作结构,产品性能稳定,不拉弧、动作干脆、寿命长、体积小、电流大、动作速度、感温效果佳、简单可靠,可以轻松实现转换电路功能,安全性佳。安全性佳。安全性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单掷双击断电复位的温控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温控器
,具体为一种新型单掷双击断电复位的温控器。

技术介绍

[0002]温控器,是指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也叫温控开关、温度保护器、温度控制器,简称温控器,或是通过温度保护器将温度传到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发出开关命令,从而控制设备的运行以达到理想的温度及节能效果;现有技术中的温控器大多数是较传统的单刀单掷,产品功能单一,缺少创新,应用领域单一,不便于实际中的使用,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单掷双击断电复位的温控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单刀单掷,产品功能单一,缺少创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单掷双击断电复位的温控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设有感温面盖,所述感温面盖的一侧设有环状双金属片,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且位于环状双金属片的下方设有PTC发热片,所述PTC发热片的下方设有矩形动簧片,所述矩形动簧片的顶部设有与环状双金属片配合使用的柱状动作顶杆,所述矩形动簧片的外侧设有动触点,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依次设有第一导电插件端子和第二导电插件端子,所述第一导电插件端子的一侧设有与动触点配合使用的第一静触点,所述第二导电插件端子的一侧设有与动触点配合使用的第二静触点,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且位于矩形动簧片的下方设有连接导电端子。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壳体。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与第二壳体的内部均设有收纳槽。
[0007]优选的,所述矩形动簧片的外侧设有梯形结构动作支撑片。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插件端子的外侧设有第一PTC导电焊片,所述连接导电端子的外侧设有第二PTC导电焊片,所述第一PTC导电焊片的一端和第二PTC导电焊片的一端均与PTC发热片的导电电极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设有与第二壳体配合使用的紧固铆钉。
[0010]优选的,所述感温面盖的截面形状为凹槽形。
[0011]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空间合理,环状双金属片可灵活成型温度,弹片触点可增大,绝缘距离及排弧距离大,相比传统温控有合理的工作结构,产品性能稳定,不拉弧、动作干脆、寿命长、体积小、电流大、动作速度、感温效果佳、简单可靠,可以轻松实现转换电路功能,安全性佳。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
[0013]图中:1、第一壳体;2、感温面盖;3、环状双金属片;4、PTC发热片;5、柱状动作顶杆;6、第一PTC导电焊片;7、第二PTC导电焊片;8、第一导电插件端子;9、梯形结构动作支撑片;10、矩形动簧片;11、连接导电端子;12、紧固铆钉;13、第二导电插件端子;14、第二壳体;15、动触点;16、第一静触点;17、第二静触点;18、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阅图1

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单掷双击断电复位的温控器,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的外侧设有感温面盖2,通过感温面盖2对温度进行感应;感温面盖2的一侧设有环状双金属片3,通过环状双金属片3对温度变化产生形变;第一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环状双金属片3的下方设有PTC发热片4,PTC发热片4为内部热源,用于环状双金属片3反向工作后,瞬间产生热量,阻止环状双金属片3受温度降低而复位回弹,保持柱状动作顶杆5的工作机制;PTC发热片4的下方设有矩形动簧片10,矩形动簧片10的顶部设有与环状双金属片3配合使用的柱状动作顶杆5,矩形动簧片10的外侧设有动触点15,第一壳体1的内部依次设有第一导电插件端子8和第二导电插件端子13,第一导电插件端子8的一侧设有与动触点15配合使用的第一静触点16,第二导电插件端子13的一侧设有与动触点15配合使用的第二静触点17,第一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矩形动簧片10的下方设有连接导电端子11,将梯形结构动作支撑片9、矩形动簧片10和连接导电端子11相结合,形成矩形动簧片10动作机制,通过梯形结构动作支撑片9的应力作用将可将动触点15与第一静触点16相互接触接电,从而使第一PTC导电焊片6、第一导电插件端子8、第一静触点16、动触点15、梯形结构动作支撑片9、矩形动簧片10、第二PTC导电焊片7和连接导电端子11之间形成常闭状态,形成电路接通初始值。
[0016]进一步的,第一壳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壳体14,便于装置的组装。
[0017]进一步的,第一壳体1的内部与第二壳体14的内部均设有收纳槽18,通过收纳槽18对内部结构进行收纳。
[0018]进一步的,矩形动簧片10的外侧设有梯形结构动作支撑片9,通过梯形结构动作支撑片9便于矩形动簧片10的复位。
[0019]进一步的,第一导电插件端子8的外侧设有第一PTC导电焊片6,连接导电端子11的
外侧设有第二PTC导电焊片7,第一PTC导电焊片6的一端和第二PTC导电焊片7的一端均与PTC发热片4的导电电极连接,便于控制PTC发热片4的状态。
[0020]进一步的,第一壳体1的外侧设有与第二壳体14配合使用的紧固铆钉12,便于装置的连接固定。
[0021]进一步的,感温面盖2的截面形状为凹槽形,便于感温面盖2的安装与使用。
[0022]具体的,使用本专利技术时,将温控开关安装在需要使用的地方,温度通过感温面盖2感温,引起环状双金属片3对温度特性的感应,从而产生反向形变,此时柱状动作顶杆5受到环状双金属片3因形变产生的反方向曲度,将柱状动作顶杆5往下顶开,使得第一静触点16与动触点15分离,并使得动触点15与第二静触点17导通连接,此时电路方向受到环状双金属片3的动作机制使得第二导电插件端子13和连接导电端子11接通,反向工作时,第一导电插件端子8与连接导电端子11的电流会使PTC发热片4发热,此时环状双金属片3受到PTC发热片4的加热温度,不再受到低温影响,使得环状双金属片3无法自动复位,此时使第一导电插件端子8和连接导电端子11持续保持通电,只有等整机断开整个产品电路,使PTC发热片4不再发热,环状双金属片3在内部自动复位,此时柱状动作顶杆5不再受到环状双金属片3的反向曲度压力,产品恢复连接导电端子11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单掷双击断电复位的温控器,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侧设有感温面盖(2),所述感温面盖(2)的一侧设有环状双金属片(3),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环状双金属片(3)的下方设有PTC发热片(4),所述PTC发热片(4)的下方设有矩形动簧片(10),所述矩形动簧片(10)的顶部设有与环状双金属片(3)配合使用的柱状动作顶杆(5),所述矩形动簧片(10)的外侧设有动触点(15),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依次设有第一导电插件端子(8)和第二导电插件端子(13),所述第一导电插件端子(8)的一侧设有与动触点(15)配合使用的第一静触点(16),所述第二导电插件端子(13)的一侧设有与动触点(15)配合使用的第二静触点(17),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矩形动簧片(10)的下方设有连接导电端子(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单掷双击断电复位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学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斯菲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