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厢内饰生产用覆膜收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8741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车厢内饰生产用覆膜收卷装置,属于地铁车厢内饰生产技术领域,解决了卷辊更换较为耗时、不便捷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卷轴,所述卷轴的外周可拆卸式固定套设有卷辊,所述卷轴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上半体和下半体,所述下半体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所述上半体设置在下半体的上方,且上半体的左侧与下半体的左侧铰接。所述下半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卷轴相适配的下弧形槽口,所述上半体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下弧形槽口相对应的上弧形槽口。所述下弧形槽口和上弧形槽口的内部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滚动连接设有若干滚珠。述凹槽的内部滚动连接设有若干滚珠。述凹槽的内部滚动连接设有若干滚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厢内饰生产用覆膜收卷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地铁车厢内饰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厢内饰生产用覆膜收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铁车厢的内饰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覆膜,覆膜是指将涂有黏合剂的塑料薄膜与需要覆膜的物品表面进行加热、加压后黏合在一起,形成一体的产品。覆膜技术在1977年诞生,最初用于制罐,可代替内涂、外涂技术,到现在为止已发展到了建材内装、家电外壳、车厢内饰、船舶内装等多种领域。目前对车厢内饰的覆膜主要采用覆膜机来完成,覆膜机一般包括机架的工作面,在工作面上方设置有转动的压辊以及放置薄膜的集膜辊,薄膜通过压辊带动运行,最终将薄膜通过压辊贴合到内饰板材上,完成覆膜的内饰板材被后序的卷辊收集。在卷辊工作一段时间后,卷辊收卷满后需要更换新的卷辊,但是现有的卷辊更换非常不便捷,更换需要停机,停机时间长,更换新卷辊较为浪费时间,影响覆膜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地铁车厢内饰生产用覆膜收卷装置,解决了卷辊更换较为耗时、不便捷的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厢内饰生产用覆膜收卷装置,包括卷轴(1),所述卷轴(1)的外周可拆卸式固定套设有卷辊(2),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1)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有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上半体(4)和下半体(5),所述下半体(5)固定连接在机架(6)上,所述上半体(4)设置在下半体(5)的上方,且上半体(4)的左侧与下半体(5)的左侧铰接;所述下半体(5)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卷轴(1)相适配的下弧形槽口(7),所述上半体(4)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下弧形槽口(7)相对应的上弧形槽口(8);所述下弧形槽口(7)和上弧形槽口(8)的内部均设置有凹槽(31),所述凹槽(31)的内部滚动连接设有若干滚珠(9);所述卷轴(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对接端(10),所述对接端(10)的周侧壁上且沿对接端(10)的周向等间距固定设有多个正方体凸键(11),对接端(1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厢内饰生产用覆膜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的上表面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各固定设有一个竖直向上的支板(13),在两个所述支板(13)之间且平行与机架(6)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覆膜辊(14)、第一压杆(15)、集膜辊(16)、第二压杆(17),所述覆膜辊(14)、第一压杆(15)、集膜辊(16)和第二压杆(17)的两端均与其各自相对应的支板(13)转动连接;所述机架(6)的上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支板(13)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内饰从左至右输送的传送装置(18),且传送装置(18)设置在所述覆膜辊(14)、第一压杆(15)、集膜辊(16)和第二压杆(17)的下方,所述支板(13)的右端设有撑杆(19),所述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建杨炎鑫魏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竹林德盛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