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业车间的空气过滤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866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工业车间的空气过滤净化装置,涉及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该用于工业车间的空气过滤净化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风结构、用于电离空气进而吸附空气中杂质的除尘结构、净化结构和出风结构,该进风结构包括安装块和设置于安装块上端的进风管;该除尘结构包括除尘外壳、离子发生器和集尘电极盘,该离子发生器和集尘电极盘均设置于除尘外壳内;该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外壳、紫外线灯和可透光的螺旋导流管,通过采用进风结构、除尘结构、净化结构和出风结构自动化的实现了空气的进入、除尘、净化和排出,将空气中的颗粒进行吸附,有毒害气体进行分解,活性炭过滤层吸附异味,净化效率高。净化效率高。净化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工业车间的空气过滤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工业车间的空气过滤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业空气污染对环境影响越来越严重,其中工业车间中的空气存在大量粉尘有害气体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如不经净化排入外界空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对于在化工厂工作的员工以及对于环境都是一种极大地危害;现有的化工厂空气净化装置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点,需要进一步的改进,现有的化工厂空气净化装置大部分都是直接将空气简单的过滤后直接排入空气中,使有害气体几乎没有除去,对环境造成污染,从而达不到环保的作用;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用于工业车间的空气过滤净化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工业车间的空气过滤净化装置,其通过采用进风结构、除尘结构、净化结构和出风结构自动化的实现了空气的进入、除尘、净化和排出,将空气中的颗粒进行吸附,有毒害气体进行分解,活性炭过滤层吸附异味,净化效率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工业车间的空气过滤净化装置,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风结构、用于电离空气进而吸附空气中杂质的除尘结构、净化结构和出风结构,该进风结构包括安装块和设置于安装块上端的进风管;该除尘结构包括除尘外壳、离子发生器和集尘电极盘,该离子发生器和集尘电极盘均设置于除尘外壳内;该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外壳、紫外线灯和可透光的螺旋导流管,该紫外线灯安装于螺旋导流管的中间位置,该净化外壳内侧壁设置有螺纹导流管相匹配的凹槽,该净化外壳包覆于螺旋导流管的外侧,该螺旋导流管贯穿设置有用于供空气通过的空气通道,于空气通道内壁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该出风结构包括安装箱、风扇和出风管,该风扇设置于安装箱内,该出风管设置于安装箱的下端,该风扇的出风端朝向出风管,该安装块、除尘外壳、净化外壳和安装箱依次从上至下分布。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净化结构还包括隔挡块,所述紫外线灯和螺旋导流管均并排设置复数个,所述净化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该隔挡块位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其中一排紫外线灯可拆卸式的位于第一外壳和隔挡块左侧之间,另外一排紫外线灯可拆卸式的位于隔挡块右侧和第二外壳之间。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挡块两侧均设置有与螺旋导流管相匹配的弧形槽,该隔挡块的外侧壁与螺纹导流外侧壁相匹配。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净化外壳和安装箱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该第一过滤框位于第二过滤框上方,该第一过滤框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网,该第二过滤框
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之间设置有隔板,该隔板上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复数个用于供空气通过的通孔。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集尘电极盘上设置有用于容置灰尘的容置槽。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箱上侧壁开设有用于安装风扇的安装孔,风扇通过安装孔设置于安装箱上侧壁。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采用进风结构、除尘结构、净化结构和出风结构自动化的实现了空气的进入、除尘、净化和排出,将空气中的颗粒进行吸附,有毒害气体进行分解,活性炭过滤层吸附异味,净化效率高;螺旋导流管呈螺旋状分布于紫外线灯外侧,使得紫外线灯对空气的照射更充分;净化外壳包覆于螺旋导流管的外侧,使得空气与紫外线灯的接触更充分,提高了净化效率,节约了成本。
[0013]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之用于工业车间的空气过滤净化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之用于工业车间的空气过滤净化装置分解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之隔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之除尘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识说明:
[0019]图中:10、进风结构;11;安装块;12;进风管;20、除尘结构;21、除尘外壳;22、离子发生器;23、集尘电极盘;30、净化结构;31、净化外壳;32、凹槽;33、第一外壳;34、第二外壳;35、隔挡块;36、弧形槽; 37、紫外线灯;38、螺旋导流管;40、出风结构;41、安装箱;42、安装孔; 43、风扇;44、出风管;50、第一过滤框;51、第一过滤网;60、第二过滤框;61、第二过滤网;70、隔板;7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工业车间的空气过滤净化装置,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风结构10、用于电离空气进而吸附空气中杂质的除尘结构20、净化结构30和出风结构40,其中:
[0021]该进风结构10包括安装块11和设置于安装块11上端的进风管12;该除尘结构20包括除尘外壳21、离子发生器22和集尘电极盘23,该离子发生器 22和集尘电极盘23均设置于除尘外壳21内;该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外壳31、紫外线灯37和可透光的螺旋导流管38,该紫外线灯37安装于螺旋导流管38 的中间位置,该净化外壳31内侧壁设置有螺旋导流管相匹配的凹槽32,该净化外壳31包覆于螺旋导流管38的外侧,该螺旋导流管38贯穿设置有用于供空气通过的空气通道,于空气通道内壁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该出风结构40 包括安装箱41、风扇43和出风管44,该风扇43设置于安装箱41内,该出风管44设置于安装箱41的下端,该风扇43的出风端朝向出风管44,该安装块11、除尘外壳21、净化外壳31和安装箱41依次从
上至下分布。
[0022]此空气过滤净化装置可以挂置于墙壁上进行使用,该设备的工作原理为:待净化的空气由进风管12进入至除尘外壳21内;空气与离子发生器22相接触,离子发生器22具有高电压,将流过离子发生器22内的空气电离,使空气中的杂质颗粒带电,集尘电极盘23连接有电池,通过电池为集尘电极盘23 供电,集尘电极盘23采用导电材料制作,利用通电导体可以吸附带电粒子的原理,从而对灰尘进行吸附,将粉尘吸附在集尘电极盘23中,由此完成集尘电极盘23对细小颗粒进行吸附,从而完成对空气的除尘操作;除尘后的空气一部分通过空气通道进入螺旋导流管38内,螺旋导流管38内壁中的活性炭过滤层对空气中的颗粒和异味进行吸附,另一部分进入净化外壳31与螺旋导流管38的间隙处,紫外线灯37将对两部分的空气进行照射,利用紫外线灯 37发出的紫外线光束照射空气,一方面将空气中的有害大分子气体进行分解,如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和苯乙烯,使呈游离状态的污染物分子分解为小分子无害或低害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和水等;另一方面紫外线灯37可以杀菌消毒,将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业车间的空气过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风结构、用于电离空气进而吸附空气中杂质的除尘结构、净化结构和出风结构,该进风结构包括安装块和设置于安装块上端的进风管;该除尘结构包括除尘外壳、离子发生器和集尘电极盘,该离子发生器和集尘电极盘均设置于除尘外壳内;该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外壳、紫外线灯和可透光的螺旋导流管,该紫外线灯安装于螺旋导流管的中间位置,该净化外壳内侧壁设置有螺旋导流管相匹配的凹槽,该净化外壳包覆于螺旋导流管的外侧,该螺旋导流管贯穿设置有用于供空气通过的空气通道,于空气通道内壁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该出风结构包括安装箱、风扇和出风管,该风扇设置于安装箱内,该出风管设置于安装箱的下端,该风扇的出风端朝向出风管,该安装块、除尘外壳、净化外壳和安装箱依次从上至下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车间的空气过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结构还包括隔挡块,所述紫外线灯和螺旋导流管均并排设置复数个,所述净化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该隔挡块位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强朱凤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嘉一智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