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救援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96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水域救援鞋,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鞋体,所述鞋体底部固定连接有鞋底,所述鞋底内部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韧性层,所述韧性层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顶部固定连接有增韧层,所述韧性层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所述韧性层内部设有韧性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鞋体的舒适度大大提高,耐磨层可以增加鞋底的寿命和鞋体的防滑能力,并且不易损坏,可以防止尖锐物体对鞋底造成损伤,防滑能力的增加可以防止救援人员在湿滑位置进行救援时发生滑倒,就不会影响救援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脚跟处为凸起设计,这样在使用时方便与脚蹼配合使用,从而便于水域救援工作。于水域救援工作。于水域救援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域救援鞋


[0001]本技术涉及救援设备
,具体涉及水域救援鞋。

技术介绍

[0002]水域救援是一项突发性强、时间紧迫、技术要求高、救援难度大、危险性高的救援项目。狭义的水域救援是指在通航水域航行作业的船舶、竹筏等浮动设置发生水上交通事故时开展的火灾扑救及人员救助等工作。广义上的水域救援,除包含上述内容外,还包括因洪水等造成的建筑物被淹、人员被困的处置,以及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得的救灾工作。
[0003]现有的水域救援鞋的鞋底质量较差容易破损使用寿命短,整体的质地比较硬,舒适性差,并且防滑性能较差,这样救援人员在湿滑位置进行救援时容易发生滑倒,大大影响了救援工作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水域救援鞋,通过韧性层、缓冲层、增韧层和耐磨层的设计就可以使鞋底的质量大大提高,并且韧性层是由流涎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酰亚胺纤维相互交叉编织而成的,这样就可以增加鞋底的韧性和耐疲劳性,在长时间使用下都不会出现断底的现象,缓冲层和增韧层与鞋体内部的氯丁橡胶内垫相配合就可以使鞋体减震性大大提高,这样就可以将鞋体的舒适度大大提高,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水域救援鞋,包括鞋体,所述鞋体底部固定连接有鞋底,所述鞋底内部设有辅助机构;
[0006]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韧性层,所述韧性层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顶部固定连接有增韧层,所述韧性层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所述韧性层内部设有韧性棒。
[0007]具体的,通过韧性层、缓冲层、增韧层和耐磨层的设计就可以使鞋底的质量大大提高,可以提高鞋底的使用寿命。
[0008]优选的,所述韧性层由流涎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酰亚胺纤维制成,所述流涎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酰亚胺纤维相互交叉编织。
[0009]具体的,流涎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酰亚胺纤维相互交叉编织而成的,这样就可以增加鞋底的韧性和耐疲劳性,在长时间使用下都不会出现断底的现象。
[0010]优选的,所述流涎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酰亚胺纤维均缠绕在韧性棒外部。
[0011]具体的,流涎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酰亚胺纤维均缠绕在韧性棒外部可以使鞋底的韧性得到质的提升。
[0012]优选的,所述缓冲层内部设有两个聚乙烯醋酸酯,两个所述聚乙烯醋酸酯均设置为螺旋状且相互交织。
[0013]具体的,两个聚乙烯醋酸酯为螺旋状且相互交织可以使鞋体减震性大大提高,这样就可以将鞋体的舒适度大大提高。
[0014]优选的,所述增韧层由聚氨基甲酸酯材料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成,所述聚氨基甲酸酯位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顶部。
[0015]具体的,增韧层可以使鞋体的舒适度得到质的提高,还可以大大提高鞋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并且鞋跟处为凸起设计。
[0016]优选的,所述氨基甲酸酯底部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顶部均设置为波浪形,所述聚氨基甲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相契合。
[0017]具体的,通过聚氨基甲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相契合可以使鞋底的舒适度大大提高,使用者长时间使用不会出现累脚的现象。
[0018]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由聚氨酯材料制成。
[0019]具体的,耐磨层可以增加鞋底的寿命和鞋体的防滑能力,并且不易损坏,可以防止尖锐物体对鞋底造成损伤,防滑能力的增加可以防止救援人员在湿滑位置进行救援时发生滑倒,就不会影响救援工作的正常进行,这样不仅可以适应水域救援也可以适应陆地救援。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技术通过韧性层、缓冲层、增韧层和耐磨层的设计就可以使鞋底的质量大大提高,并且韧性层是由流涎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酰亚胺纤维相互交叉编织而成的,这样就可以增加鞋底的韧性和耐疲劳性,在长时间使用下都不会出现断底的现象,缓冲层和增韧层与鞋体内部的氯丁橡胶内垫相配合就可以使鞋体减震性大大提高,这样就可以将鞋体的舒适度大大提高,耐磨层可以增加鞋底的寿命和鞋体的防滑能力,并且不易损坏,可以防止尖锐物体对鞋底造成损伤,防滑能力的增加可以防止救援人员在湿滑位置进行救援时发生滑倒,就不会影响救援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脚跟处为凸起设计,这样在使用时方便与脚蹼配合使用,从而便于水域救援工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鞋底局部剖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图2中的A处放大图;
[0025]图中:1鞋体、2鞋底、3韧性层、4缓冲层、5增韧层、6耐磨层、7韧性棒、8流涎聚丙烯、9聚氯乙烯、10聚酰亚胺纤维、11聚乙烯醋酸酯、12聚氨基甲酸酯、1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参照附图1

3,本技术提供的水域救援鞋,包括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鞋底2,所述鞋底2内部设有辅助机构;
[0028]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韧性层3,所述韧性层3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层4,所述缓冲层4顶部固定连接有增韧层5,所述韧性层3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6,所述韧性层3内部设有韧性棒7;
[0029]本实施方案中,通过韧性层3、缓冲层4、增韧层5和耐磨层6的设计就可以使鞋底2
的质量大大提高,并且不易损坏,可以防止尖锐物体对鞋底2造成损伤,可以保证救援工作的正常进行,可以适应水域救援也可以适应陆地救援。
[0030]其中,为了实现提高韧性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韧性层3由流涎聚丙烯8、聚氯乙烯9和聚酰亚胺纤维10制成,所述流涎聚丙烯8、聚氯乙烯9和聚酰亚胺纤维10相互交叉编织,所述流涎聚丙烯8、聚氯乙烯9和聚酰亚胺纤维10均缠绕在韧性棒7外部,可以增加鞋底2的韧性和耐疲劳性;
[0031]其中,为了实现提高减震性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缓冲层4内部设有两个聚乙烯醋酸酯11,两个所述聚乙烯醋酸酯11均设置为螺旋状且相互交织,所述增韧层5由聚氨基甲酸酯12材料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3材料制成,所述聚氨基甲酸酯12位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3顶部,所述氨基甲酸酯底部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3顶部均设置为波浪形,所述聚氨基甲酸酯12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3相契合,缓冲层4和增韧层5与鞋体1内部的氯丁橡胶内垫相配合就可以使鞋体1减震性大大提高,这样就可以将鞋体1的舒适度得到质的提高,还可以大大提高鞋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
[0032]其中,为了实现耐磨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耐磨层6由聚氨酯材料制成,耐磨层6可以增加鞋底2的寿命和鞋体1的防滑能力,并且不易损坏,可以防止尖锐物体对鞋底2造成损伤,防滑能力的增加可以防止救援人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域救援鞋,包括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鞋底(2),所述鞋底(2)内部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韧性层(3),所述韧性层(3)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层(4),所述缓冲层(4)顶部固定连接有增韧层(5),所述韧性层(3)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6),所述韧性层(3)内部设有韧性棒(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域救援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韧性层(3)由流涎聚丙烯(8)、聚氯乙烯(9)和聚酰亚胺纤维(10)制成,所述流涎聚丙烯(8)、聚氯乙烯(9)和聚酰亚胺纤维(10)相互交叉编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域救援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涎聚丙烯(8)、聚氯乙烯(9)和聚酰亚胺纤维(10)均缠绕在韧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姝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鸿宝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