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谷序文曹芬专利>正文

一种蓝藻净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85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藻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先分别制备蜡样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的种子液,将两种种子液同时接种至发酵罐中进行液态混菌发酵,发酵培养采用分段控温法,发酵前期、中期和后期使用不同的温度进行发酵,发酵完成后,向所得发酵液中添加椰子油,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发酵混合液,浓缩混合液,将菌体干燥,检测,包装,即得到蓝藻净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使用上述方法获得的蓝藻净化剂以及该蓝藻净化剂在水产养殖水体水质改良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发酵中采用分段控温法,有效提高了活菌数,液态发酵结束后添加椰子油,提高了芽孢率,增强了菌株抗逆性,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所得蓝藻净化剂用于养殖水体水质改良有很好的效果。良有很好的效果。良有很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藻净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蓝藻净化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该方法制得的蓝藻净化剂,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涉及了该蓝藻净化剂对“蓝藻水华”的生态改良及在现代农业和水环境治理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水是水产养殖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其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养殖的经济效益。
[0003]蓝藻是养殖水体中常见的一类有害藻类,主要包括微囊藻、螺旋藻、鱼腥藻、颤藻等,其中以微囊藻最为典型,危害性最大。
[0004]蓝藻极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大量繁殖,并在水体表面形成一层粘腻、腥臭的蓝绿色薄膜,严重时可以布满整个养殖水体,蓝藻生长速度快,稳定性差,容易因老化而大量死亡,死亡藻体被细菌分解,消耗水体中大量溶氧,导致鱼类缺氧。另外,大多蓝藻具有藻毒素,其中研究最多的微囊藻毒素可直接造成养殖动物的中毒死亡,并且微囊藻毒素具有致癌性,在肝脏毒性和神经毒性上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蓝藻水华不仅破坏养殖生态环境,制约着水产养殖经济效益,也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0005]目前,养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藻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种子液;(b)将上述两个菌种的种子液接入同一液态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在发酵培养过程中采用分段控温法,发酵前期、中期和后期使用不同的温度进行发酵,在发酵前期发酵温度较高,在发酵中期发酵温度较低,在发酵后期发酵温度调高;(c)发酵完成后,向步骤(b)所得的发酵液中添加椰子油,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发酵混合液,浓缩混合液,将菌体干燥,检测,包装,即得到蓝藻净化剂。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液的接种量均为液态发酵培养基重量的3~8%;所述发酵培养条件为:起始pH为7.0~7.5,转速为150~180r/min,罐压为0.04

0.06MPa,发酵时间为24~28h,在1~6h控温35~39℃,6h~20h控温28~32℃,20h至发酵结束控温33~37℃。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液态发酵培养基由以下组分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蓝藻粉4~6%、硫酸铵0.2~0.5%、磷酸氢二钾0.1~0.2%、硫酸镁0.05%、硫酸亚铁0.05%、硫酸锰0.01%、氯化钠0.01%,余量为水。按上述配方配制好液态发酵培养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序文曹芬樊俊
申请(专利权)人:谷序文曹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