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伸缩机翼及包含其的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846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可伸缩机翼及包含其的飞行器,其中,可伸缩机翼包括:固定段、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第一机翼伸缩模块、第二机翼伸缩模块、副翼组、垂直起降模块;飞行器包括由可伸缩机翼组成的可伸缩机翼组、机身、连接模块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消除了常规复合翼存在的“死重”不足,气动效率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操纵力矩在垂直起降、平飞和转换时充足,飞行稳定,抗风性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发动机、螺旋桨和副翼部分失效时仍进行可控飞行,可靠性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翼展弦比可无级调整,提高了控制能力。提高了控制能力。提高了控制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伸缩机翼及包含其的飞行器


[0001]本技术涉及航空
,特别涉及可伸缩机翼及包含其的飞行器。

技术介绍

[0002]垂直起降飞行器能够垂直起飞和降落,不需要机场和跑道支持,可以在任何地点起降执行任务,在电力巡检、环保监控、物流运输等众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需求。但是常规的直升机方式控制复杂,飞行时间和航程不理想,特别是复杂的气动机构和控制方法导致其事故率很高;倾转旋翼机部分改善了直升机的固有缺点,相比直升机,其飞行时间和航程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倾转旋翼机在垂直起飞转平飞阶段升力和推力耦合且常常无法满足控制需要,特别是有外界风扰或执行扰动比较大的任务时这种缺点常导致失事事故发生;近年来发展起来一类新型的尾座式复合翼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它在垂直起降时利用多个旋翼提供升力和控制力矩,然后在固定翼螺旋桨的推动下转为固定翼平飞模式,相比直升机和倾转旋翼机控制简单、飞行稳定,但垂直起降和平飞由两套动力系统独立工作,这样造成“死重”过大,严重限制了该类无人机的技术能力。
[0003]如申请号为201811618297.2的专利申请给出了一种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机翼,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段、相对所述固定段对称的第一伸缩段和第二伸缩段、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伸缩段进行伸缩的第一机翼伸缩模块、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伸缩段进行伸缩的第二机翼伸缩模块;所述第一伸缩段和所述第二伸缩段的形状均与所述固定段的中空区域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机翼伸缩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段和所述第一伸缩段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第一机翼伸缩模块驱动所述第一伸缩段的局部区域在所述固定段的中空区域伸缩;所述第二机翼伸缩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段和所述第二伸缩段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第二机翼伸缩模块驱动所述第二伸缩段的局部区域在所述固定段的中空区域伸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翼伸缩模块和所述第二机翼伸缩模块的结构相同,分别包括动力单元、蜗杆、蜗轮、连杆;所述动力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蜗杆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蜗轮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段或所述第二伸缩段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动力单元驱动所述蜗杆进行旋转,带动所述蜗轮进行直线运动,所述蜗轮带动所述连杆进行伸缩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段或所述第二伸缩段进行伸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伸缩机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机翼伸缩模块和所述第二机翼伸缩模块的基板;所述基板的形状与所述固定段的表面的形状相适配,并与所述固定段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翼伸缩模块和所述第二机翼伸缩模块的动力单元均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4.一种飞行器,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伸缩机翼组、用于提供动力的垂直起降模块组、用于实现转向的副翼组和用于连接机身和所述可伸缩机翼组的连接模块组;所述连接模块组包括第一连接模块和第二连接模块,所述第一连接模块和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相对所述机身对称分布,并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所述可伸缩机翼组由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伸缩机翼组成,所述可伸缩机翼组包括第一可伸缩机翼和第二可伸缩机翼,所述第一可伸缩机翼和所述第二可伸缩机翼相对所述机身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连接模块和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可伸缩机翼的固定段和所述第二可伸缩机翼的固定段连接;所述垂直起降模块组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垂直起降模块,所述垂直起降模块包括用于提供升力的螺旋桨和驱动所述螺旋桨旋转的发动机,四个所述垂直起降模块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可伸缩机翼的第一伸缩段和第二伸缩段的尾端、所述第二可伸缩机翼的第一伸缩段和第二伸缩段的尾端;所述副翼组包括四个固定段副翼、四个伸缩段副翼和八个用于控制所述固定段副翼和所述伸缩段副翼的舵机;四个所述固定段副翼和对应的所述舵机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可伸缩机翼和所述第二可伸缩机翼的固定段的表面,且相对所述机身对称分布;四个所述伸缩段副翼和对应的舵机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可伸缩机翼的第一伸缩段和第二伸缩段以及所述第二可伸缩机翼的第一伸缩段和第二伸缩段的表面,且相对所述机身对称分布;所述固定段副翼在所述第一可伸缩机翼和所述第二可伸缩机翼的第一伸缩段和第二伸缩段处于收缩状态时作为副翼使用,在所述第一可伸缩机翼和所述第二可伸缩机翼的第一伸缩段和第二伸缩段处于伸长状态时作为襟翼使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伸缩机翼和所述第二可伸缩机翼均为后掠式飞翼,所述第一可伸缩机翼和所述第二可伸缩机翼的后掠角相等。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掠角的范围为5
°‑
70
°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伸缩机翼和/或所述第二可伸缩机翼设有上反角或下反角。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越乔正裴信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