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74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该内窥镜在收纳体上设有照明单元和摄像单元。在该收纳体上一体地设有管体。设于管体的中空的管路,其前端贯通收纳体,并在其外表面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体腔内等进行内窥镜检查的内窥镜。
技术介绍
近年来,内窥镜被广泛应用在医疗用领域和工业用领域。并且,最近还提出了胶囊形状的胶囊型内窥镜,通过从口等吞入,可以比较容易地对体内进行内窥镜检查。在以往的胶囊型内窥镜中,存在如下缺点在插入体腔内后,观察(拍摄)窗由于体液等的附着而使得摄像功能降低,该情况下难以改善摄像功能的降低,或者即使处于可以观察应该处理的状态的患部的状态,也不能进行处理等。并且,在日本特开2003-135388号公报中公开了以滞留于体内为目的的胶囊型内窥镜。在该公报公开的先行示例中,通过内窥镜导入体内,然后在应该滞留的部位,向设于胶囊型内窥镜外周侧的球体内输送流体使其膨胀,拉开胶囊型内窥镜,从而滞留胶囊型内窥镜。因此,在上述公报公开的先行示例中,为了导入到体内的目标部位,以都使用内窥镜为前提,具有使用受限制的缺点。并且,该公报虽然公开了为了使球体膨胀而设置与可以装卸于胶囊型内窥镜上的导管连通的沟道的结构,但没有披露怎样送气或送水等。并且,由于以滞留并设定为观察状态为目的,所以在被滞留而实质上设定为使用状态的状态下,导管被卸下(即,没有把导管设计为一体),所以不能执行如下工作进行送气送水以确保观察视场、进行吸引、插通处理器具进行处理等。并且,作为先行示例的胶囊型内窥镜,例如像日本特开平11-225966号公报公开的那样,一般在胶囊形状的收纳体内设置照明单元和观察单元。这样,先行示例的胶囊型内窥镜不像具有细长插入部的内窥镜那样,具备通过使插入部弯曲来变更观察的视场方向的功能。因此,在上述日本特开平11-225966号公报等的先行示例中,即使存在期望观察的部位,也由于观察视场未朝向该方向而有时不能观察到。因此,在先行示例中,具有观察功能降低的缺点。另外,日本特开2000-342522号公报公开了细长导管形状的吞入型内窥镜,在该内窥镜中设有弯曲部,可以改变视场方向。但是,在该先行示例中,形成有在长度方向上连续设置普通的弯曲片的弯曲部,所以总长度变长,具有在插入患者体内时,插入性降低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防止摄像功能降低、进行采用处理器具的处理等,具有最适合内窥镜检查等的功能的内窥镜。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确保插入性、而且适合于可以提高观察功能的内窥镜检查的内窥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的特征在于,具有收纳体;设在所述收纳体上的照明单元和摄像单元;设在所述收纳体上并与其为一体的细长且软性的管体;以及中空的管路,其在所述软性管体内通过,且其前端贯通所述收纳体内部而在所述收纳体的外表面开口。根据上述结构,实现管体的细径化,并且通过设于管体内的管路进行送气送水,以清洗摄像单元的摄像窗,防止摄像功能的降低,或容易顺利地进行采用处理器具通过管路进行处理等内窥镜检查。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的特征在于,具有收纳体;设在所述收纳体上的照明单元和观察单元;以及视场方向变更单元,其设在所述收纳体内,变更所述观察单元的视场方向。根据上述结构,可以使管体细径化而确保插入性,并且利用视场方向变更单元改变观察单元的视场方向,提高了观察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内窥镜系统的概略的整体结构图。图2A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无线方式的数据传输方式的图。图2B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有线方式的数据传输方式的图。图2C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光通信方式的数据传输方式的图。图3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内窥镜的整体结构的图。图3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内窥镜的前端侧的一部分的图。图4A是表示操作遥控器的侧视图。图4B是表示操作遥控器的主视图。图4C是表示操作遥控器的后视图。图4D是表示操作遥控器的俯视图。图5A是表示手持操作遥控器操作的使用示例的图。图5B是表示变形例的操作遥控器的图。图6是表示内窥镜的电气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图7是表示操作遥控器的电气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图8是表示AWS单元的连接器附近的结构的图。图9是表示AWS单元的电气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图10是表示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的图像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的结构的图。图11A是表示监视器上的内窥镜图像等的显示示例的图。图11B是表示监视器上的主菜单的显示示例的图。图11C是表示监视器上的功能开关的功能分配示例的图。图12是表示AWS单元侧的起动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图13是表示内窥镜侧的起动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图14是表示摄像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图15是表示送气送水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图16是表示可以改变视场方向的角度控制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图17是表示人机界面中的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侧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图18是表示人机界面中的内窥镜侧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图19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内窥镜的整体结构的图。图19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内窥镜的前端侧的一部分的图。图20A是表示操作遥控器的图。图20B是表示变形例的操作遥控器的图。图21是表示内窥镜的电气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图22是表示操作遥控器的电气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图23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内窥镜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3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内窥镜的前端侧的构成的图。图24是表示内窥镜的电气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图2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内窥镜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6是表示内窥镜的电气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图27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的内窥镜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7B是表示实施例5的变形例的内窥镜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图28是表示内窥镜的电气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图29是表示硬度可变控制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图30是硬度可变的设定动作等的说明图。图31是表示变形例的内窥镜的电气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图32是表示第1变形例的操作遥控器等的图。图33是表示第2变形例的操作遥控器等的图。图34是表示第3变形例的操作遥控器等的图。图3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的内窥镜的结构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图18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内窥镜系统1由以下部分构成内窥镜3,其对横躺在检查床2上的未图示的患者的体腔内部进行检查;送气送水吸引单元(简称为AWS单元)4,其可自由装卸地连接该内窥镜3,进行送气送水及吸引的控制动作;进行针对内窥镜3等的控制处理的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观察监视器6,其显示通过该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生成的内窥镜图像等;以及操作用遥控单元(简称为操作遥控器)7,其用于对内窥镜3等进行各种远程操作。该操作遥控器7通过连接线8,可自由装卸地连接在例如AWS单元4的连接器9上。图2A~图2C表示在本实施例等中使用的数据通信方式。被用作在内窥镜3和操作遥控器7的数据收发、内窥镜3和AWS单元4的数据收发、AWS单元4和内窥镜系统控制装置5的数据收发等中使用的数据收发单元。图2A表示无线方式的数据收发单元。此处说明在操作遥控器7和内窥镜3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情况。利用内置于操作遥控器7的数据通信控制部11,操作遥控器7经过数据发送部12进行调制后,从天线部13以无线方式发送给内窥镜3。并且,操作遥控器7通过天线部13接收从内窥镜3侧以无线方式发送的数据,在通过数据接收部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具有:收纳体;设在所述收纳体上的照明单元和摄像单元;设在所述收纳体上并与其为一体的管体;以及中空的管路,其在所述管体内通过,且其前端贯通所述收纳体内部而在所述收纳体的外表面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村澄洋谷口明野口利昭小野田文幸铃木克哉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