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志敏专利>正文

一种针灸进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63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3:42
一种针灸进针器,有效的解决了芒针进针时操作繁琐、不易控制的问题;包括主体,主体内设有移动板,主体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导向盒,导向盒内经弧形槽滑动连接有移动盒,移动盒内滑动连接有捻动块;移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斜槽,主体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上端设有档位柱,主体内后侧壁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导向槽,主体后侧壁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辅助槽,升降板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后端经压簧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杆前端设有弧形板,弧形板上滑动连接有挤压板,主体内滑动连接有换向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双手配合,减少经验与指力对进针的影响,减少新手进针时的失误,增加患者舒适度。增加患者舒适度。增加患者舒适度。

An acupuncture needle fee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灸进针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灸
,特别是一种针灸进针器。

技术介绍

[0002]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003]常见的针具有毫针、芒针等,其中毫针长度较短,单手即可操作,而芒针长度较长,5至8寸的芒针最为常见,这就需要双手操作才可正常进针。若使用芒针进行针灸,则在进针时,需要双手配合,刺手持针柄,使针尖抵在穴区皮肤,押手持针身,刺手捻转,双手用力,使针头迅速透过表皮,之后刺手继续捻转,押手缓慢进针,将芒针刺入适当的深度,进针结束后,单手进行捻转提拉的行针操作,在行针结束后,单手捻转并缓慢退出,另一手对针刺穴位周围进行指肚按揉,完成出针。
[0004]由此可见,芒针进针对医护人员的操作要求较高,在整个进针过程中需要双手紧密配合,并且需要医护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力,而对于新手或经验较少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若配合不当或指力达不到要求,则会造成患者的疼痛,增加患者的不适,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芒针的弯曲与折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针灸进针器,有效的解决了芒针进针时操作繁琐、不易控制的问题。
[0006]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主体,主体内设有可前后移动且倒L形的移动板,主体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导向盒,导向盒内经弧形槽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移动盒,移动盒随移动板的前后移动而沿弧形槽滑动,移动盒内滑动连接有弧形的捻动块;所述的移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前高后低的斜槽,两个斜槽前后方向的长度相等,右侧的斜槽上下方向的长度小于左侧的斜槽上下方向的长度,主体内滑动连接有倒T形的升降板,升降板上端设有可随其上下移动而左右移动且可插入斜槽内的档位柱,主体内后侧壁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等腰梯形且内小外大的导向槽,导向槽外侧竖直部分的槽深从上至下依次增大,主体后侧壁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位于导向槽中部且内高外低的辅助槽,辅助槽与导向槽连通,升降板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后端经压簧连接有可插入导向槽内的连接柱,连接杆前端设有弧形板,弧形板上滑动连接有可与捻动块同轴且弧形的挤压板,主体内滑动连接有等腰三角形的换向块,当档位柱右端插入斜槽内时,换向块的倾斜面与辅助槽下端面平齐。
[0007]本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医护人员只需将芒针固定在两个捻动块之间,然后对准穴位,启动电动伸缩杆即可实现自动进针,且进针的效率与要求与人工相同甚至更好,无需双手配合,减少经验与指力对进针的影响,更加的方便、快捷,减少
新手进针时的失误,增加患者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轴测图。
[000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后视轴测图。
[001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剖切左视轴测图。
[001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12]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4中A的放大图。
[0013]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4中B的放大图。
[0014]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剖切轴测图。
[0015]图8是本专利技术图7中C的放大图。
[0016]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0017]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剖切主视图。
[0018]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切轴测图。
[0019]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切后视局部轴测图。
[0020]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由图1至图13给出,包括主体1,主体1内设有可前后移动且倒L形的移动板2,主体1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导向盒3,导向盒3内经弧形槽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移动盒4,移动盒4随移动板2的前后移动而沿弧形槽滑动,移动盒4内滑动连接有弧形的捻动块5;所述的移动板2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固定板6,固定板6上开设有前高后低的斜槽7,两个斜槽7前后方向的长度相等,右侧的斜槽7上下方向的长度小于左侧的斜槽7上下方向的长度,主体1内滑动连接有倒T形的升降板8,升降板8上端设有可随其上下移动而左右移动且可插入斜槽7内的档位柱9,主体1内后侧壁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等腰梯形且内小外大的导向槽10,导向槽10外侧竖直部分的槽深从上至下依次增大,主体1后侧壁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位于导向槽10中部且内高外低的辅助槽11,辅助槽11与导向槽10连通,升降板8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后端经压簧连接有可插入导向槽10内的连接柱13,连接杆12前端设有弧形板14,弧形板14上滑动连接有可与捻动块5同轴且弧形的挤压板15,主体1内滑动连接有等腰三角形的换向块16,当档位柱9右端插入斜槽7内时,换向块16的倾斜面与辅助槽11下端面平齐。
[0023]为了使移动板2可前后移动,所述的主体1内设有前后方向的电动伸缩杆17,电动伸缩杆17前端与移动板2固定连接。
[0024]为了使移动盒4随移动板2的前后移动而沿弧形槽滑动,所述的主体1内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转轴18,转轴18上端设有推动杆19,推动杆19经连杆20与左侧的移动盒4上端铰接连接,右侧的移动盒4后端经拉带21与左侧的移动盒4连接,右侧的移动盒4前端经弹性带22与右侧的导向盒3连接,移动板2前后两侧分别经拉绳23与转轴18连接,两个拉绳23缠绕在转轴18上的旋向不同。
[0025]为了使档位柱9随升降板8的上下移动而左右移动,所述的档位柱9与升降板8滑动连接,档位柱9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内低外高的换挡槽24,主体1内后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摆杆25,摆杆25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腰形槽,主体1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倒L形且可插入其对应侧的换挡槽24内的插入板26,插入板26上设有插入腰形槽内的插柱27,右侧的插入板26下端设有上下方向的拉杆28,拉杆28下端与主体1之间设有辅助压簧,拉杆28下侧开设有开口向左的凹槽,主体1内滑动连接有位于升降板8下方的凹形块29,凹形块29右端面为下左上右且插入凹槽内的倾斜面,升降板8下端设有可插入凹形块29开口内的凸块30,凸块30下端面为左低右高的倾斜面。
[0026]为了当档位柱9右端插入斜槽7内时,换向块16的倾斜面与辅助槽11下端面平齐,所述的主体1后端开设有上下方向且T形的操作槽,换向块16后端滑动连接有伸出操作槽且T形的操作杆31,操作杆31前端与换向块16之间设有复位压簧,换向块16下端与主体1之间设有弹簧。
[0027]为了对换向块16的位置进行限制,所述的换向块16下端开设有倒L形槽,凹形块29上端设有可插入倒L形槽内的限位杆32。
[0028]为了便于放入芒针,所述的左侧的导向盒3与主体1固定连接,右侧的导向盒3与主体1滑动连接,两个导向盒3前端经卡扣33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灸进针器,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主体(1)内设有可前后移动且倒L形的移动板(2),主体(1)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导向盒(3),导向盒(3)内经弧形槽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移动盒(4),移动盒(4)随移动板(2)的前后移动而沿弧形槽滑动,移动盒(4)内滑动连接有弧形的捻动块(5);所述的移动板(2)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固定板(6),固定板(6)上开设有前高后低的斜槽(7),两个斜槽(7)前后方向的长度相等,右侧的斜槽(7)上下方向的长度小于左侧的斜槽(7)上下方向的长度,主体(1)内滑动连接有倒T形的升降板(8),升降板(8)上端设有可随其上下移动而左右移动且可插入斜槽(7)内的档位柱(9),主体(1)内后侧壁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等腰梯形且内小外大的导向槽(10),导向槽(10)外侧竖直部分的槽深从上至下依次增大,主体(1)后侧壁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位于导向槽(10)中部且内高外低的辅助槽(11),辅助槽(11)与导向槽(10)连通,升降板(8)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后端经压簧连接有可插入导向槽(10)内的连接柱(13),连接杆(12)前端设有弧形板(14),弧形板(14)上滑动连接有可与捻动块(5)同轴且弧形的挤压板(15),主体(1)内滑动连接有等腰三角形的换向块(16),当档位柱(9)右端插入斜槽(7)内时,换向块(16)的倾斜面与辅助槽(11)下端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进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内设有前后方向的电动伸缩杆(17),电动伸缩杆(17)前端与移动板(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进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内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转轴(18),转轴(18)上端设有推动杆(19),推动杆(19)经连杆(20)与左侧的移动盒(4)上端铰接连接,右侧的移动盒(4)后端经拉带(21)与左侧的移盒(4)连接,右侧的移动盒(4)前端经弹性带(22)与右侧的导向盒(3)连接,移动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敏刘俊宏张珂畅
申请(专利权)人:吴志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