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玻璃加工的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762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玻璃加工的打磨装置,包括输送带、移动结构、打磨结构;输送带用以承托输送玻璃板;移动结构横跨输送带的上方,打磨结构安装在移动结构上,移动结构可带动打磨结构进行移动;打磨结构上设有可竖向移动的打磨盘,打磨盘可贴近玻璃板;打磨结构可在打磨盘的边缘外侧形成环形状的吸尘区域,吸尘区域的外侧形成环形状的气幕区域;其结构新颖,可对打磨的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抽吸及隔绝,有效的方式粉尘的外排,减少污染。减少污染。减少污染。

A grinding device for glass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玻璃加工的打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加工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玻璃加工的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玻璃是一个非结晶的,无定形固体,其通常是透明的并且在窗玻璃,餐具和光电子学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技术和装饰用途,最熟悉且历史上最古老的人造玻璃是基于化合物二氧化硅的硅酸盐玻璃,主要成分为沙,在流行的用法中,术语玻璃通常仅用于指代这种类型的材料,其在用作窗玻璃和玻璃瓶中是常见的,在玻璃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有些特殊玻璃需要对表面进行磨砂,传统使用贴纸作为保护的玻璃,长时间玻璃容易发黄且极不美观,所以很多玻璃在制作时就要求需要进行磨砂处理,传统磨砂处理方法效率较低,并且容易产生大量的粉末,虽然部分设备在打磨部分临近加装吸尘的结构,但普遍仅是一个简单的吸嘴,无法更好抽吸及清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心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玻璃加工的打磨装置,其结构新颖,可对打磨的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抽吸及隔绝,有效的方式粉尘的外排,减少污染。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玻璃加工的打磨装置,包括输送带、移动结构、打磨结构;输送带用以承托输送玻璃板;移动结构横跨输送带的上方,打磨结构安装在移动结构上,移动结构可带动打磨结构进行移动;打磨结构上设有可竖向移动的打磨盘,打磨盘可贴近玻璃板;打磨结构可在打磨盘的边缘外侧形成环形状的吸尘区域,吸尘区域的外侧形成环形状的气幕区域。
[0006]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移动结构包括第一直线滑台、两第二直线滑台;两第二直线滑台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分布于输送带的顶部上方两侧,第一直线滑台架设于两第二直线滑台的滑块之间、第一直线滑台横跨输送带的上方;第一直线滑台的滑块上安装有托架,打磨结构安装在托架上。
[0007]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打磨结构包括支撑框、电动缸、驱动电机、打磨盘、第一气盒、第二气盒;驱动电机、第一气盒及第二气盒均安装在支撑框上;电动缸安装在托架上,电动缸的活塞杆朝下设置,支撑框的顶面与电动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打磨盘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且打磨盘与输送带的带面平行;第一气盒、第二气盒均呈环形状结构,且轴线与打磨盘的轴线重合;第一气盒的底部设有吸气孔,第二气盒的底部设有排气孔,第二气盒位于第一气盒的外侧;通过第一气盒形成吸尘区域,通过第二气盒形成气幕区域。
[0008]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托架上安装有吸尘器;第一气盒设于打磨盘的外侧,第一气盒与吸尘器的进气口通过第一软管连通,于打磨盘的外侧形成吸尘区域;第二气盒
设于第一气盒的外侧,第二气盒与吸尘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二软管连通,于吸尘区域的外侧形成气幕区域。
[0009]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气盒的外侧壁固定设有延伸板,延伸板绕第一气盒的中心呈闭环状结构,延伸板的端部抵持于第二气盒的内壁,对第一气盒与第二气盒之间的空缺部位进行封堵填充。
[0010]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二气盒的底部设有4个排气孔,各排气孔上均设有一个缺口部、使得排气孔呈非闭环状的轮廓结构,四排气孔同圆心依次嵌套设置;四个缺口部所处区域绕第二气盒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
[0011]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输送带的带面上固定设有两凸条,凸条沿输送带的带面进行延伸、并呈闭环状结构,打磨盘边缘到第二气盒的边缘的距离小于凸条内侧到输送带侧壁边缘的间距。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玻璃加工的打磨装置,其结构新颖,包括输送带、移动结构、打磨结构;输送带用以承托输送玻璃板,移动结构可带动打磨结构进行移动,打磨结构上设有可竖向移动的打磨盘,打磨盘可贴近玻璃板,从而可实现对玻璃板的全面的打磨;其中,打磨结构可在打磨盘的边缘外侧形成环形状的吸尘区域,吸尘区域的外侧形成环形状的气幕区域,从而对打磨的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抽吸及隔绝,有效防止粉尘的外排,减少污染。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玻璃加工的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打磨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打磨盘、第一气盒、第二气盒的分布状态仰视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气盒的仰视图;
[0018]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气盒的仰视图;
[0019]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打磨结构的正视状态的气流示意图;
[0020]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打磨结构的仰视状态的气流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00、输送带;110、凸条;200、移动结构;210、第一直线滑台;220、第二直线滑台;230、托架;300、打磨结构;310、打磨盘;320、支撑框;330、电动缸;340、驱动电机;350、第一气盒;351、吸气孔;352、延伸板;360、第二气盒;361、排气孔;370、吸尘器;381、第一软管;382、第二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4]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加工的打磨装置,包括输送带100、移动结构200、打磨结构300;输送带100用以承托输送玻璃板;移动结构200横
跨输送带100的上方,打磨结构300安装在移动结构200上,移动结构200可带动打磨结构300进行移动;打磨结构300上设有可竖向移动的打磨盘310,打磨盘310可贴近玻璃板进行打磨;打磨结构300可在打磨盘310的边缘外侧形成环形状的吸尘区域,从而进行充分的抽吸除尘,吸尘区域的外侧形成环形状的气幕区域,可防止粉尘的外排,也可在打磨前对玻璃板的壁面进行喷吹清洁。
[0025]上述的一种用于玻璃加工的打磨装置,其结构新颖,包括输送带、移动结构、打磨结构;输送带用以承托输送玻璃板,移动结构可带动打磨结构进行移动,打磨结构上设有可竖向移动的打磨盘,打磨盘可贴近玻璃板,从而可实现对玻璃板的全面的打磨;其中,打磨结构可在打磨盘的边缘外侧形成环形状的吸尘区域,吸尘区域的外侧形成环形状的气幕区域,从而对打磨的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抽吸及隔绝,有效防止粉尘的外排,减少污染。
[0026]进一步地,移动结构200包括第一直线滑台210、两第二直线滑台220;两第二直线滑台220沿输送带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分布于输送带100的顶部上方两侧,第一直线滑台210架设于两第二直线滑台220的滑块之间、第一直线滑台210横跨输送带200的上方;第一直线滑台210的滑块上安装有托架230,打磨结构300安装在托架230上;通过第一直线滑台及第二直线滑台的配合,可带动打磨结构于玻璃板的上方进行移动,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玻璃加工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移动结构、打磨结构;输送带用以承托输送玻璃板;移动结构横跨输送带的上方,打磨结构安装在移动结构上,移动结构可带动打磨结构进行移动;打磨结构上设有可竖向移动的打磨盘,打磨盘可贴近玻璃板;打磨结构可在打磨盘的边缘外侧形成环形状的吸尘区域,吸尘区域的外侧形成环形状的气幕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加工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结构包括第一直线滑台、两第二直线滑台;两第二直线滑台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分布于输送带的顶部上方两侧,第一直线滑台架设于两第二直线滑台的滑块之间、第一直线滑台横跨输送带的上方;第一直线滑台的滑块上安装有托架,打磨结构安装在托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加工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打磨结构包括支撑框、电动缸、驱动电机、打磨盘、第一气盒、第二气盒;驱动电机、第一气盒及第二气盒均安装在支撑框上;电动缸安装在托架上,电动缸的活塞杆朝下设置,支撑框的顶面与电动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打磨盘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且打磨盘与输送带的带面平行;第一气盒、第二气盒均呈环形状结构,且轴线与打磨盘的轴线重合;第一气盒的底部设有吸气孔,第二气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母建华曾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志豪兴工程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