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供电的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及受电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418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供电的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及受电接头,包括充电桩体,充电桩体底端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保护罩,保护罩上端位置设置有底部端座,且保护罩内部固定安装有双向伺服电机,双向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上端设置有与之啮合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一端固定安装有在底部端座上,且主动齿轮另一端在充电桩体内壁上转动连接,底部端座一侧外壁设置有多个步进滑轨,每个步进滑轨之间滑动连接,且其中一个最外侧的步进滑轨与底部端座之间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自动抓住磁场最强的充电位置,从而可以起到提高充电效率的作用。以起到提高充电效率的作用。以起到提高充电效率的作用。

A wireless power supply intelligent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pile and power receiving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供电的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及受电接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供电的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及受电接头。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其中最为重要的技术就是储电技术,以蓄电池模组组成汽车的能源“心脏”。
[0003]其次最为主要的就是充电技术,充电方式分为有线供电和无线供电两种方式,尤其指出的是无线供电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发送端作为充电桩,而接收端为汽车上的受点接头,发送端上的初级线圈上通一定频率的交流电,由于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其优点是转换效率较高,但充电距离短,只能一对一进行充电。
[0004]另外按照上述内容描述,线圈产生的电磁场是以辐射的方式向外延伸,将一片电磁场理解为一个立体场,那么随着电磁场向外辐射,整片电磁场的中心点位置磁场最强,反之越弱,而当前电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供电的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体(1)底端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保护罩(5),所述保护罩(5)上端位置设置有底部端座(11),且所述保护罩(5)内部固定安装有双向伺服电机(19),所述双向伺服电机(19)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20),所述从动齿轮(20)上端设置有与之啮合的主动齿轮(18),所述主动齿轮(18)一端固定安装有在底部端座(11)上,且所述主动齿轮(18)另一端在充电桩体(1)内壁上转动连接;所述底部端座(11)一侧外壁设置有多个步进滑轨(4),每个所述步进滑轨(4)之间滑动连接,且其中一个最外侧的所述步进滑轨(4)与底部端座(11)之间固定连接,另外一个最外侧的所述步进滑轨(4)固定安装有安装箱体(2),所述安装箱体(2)内部滑动安装有发射端箱体(33),且所述发射端箱体(33)内部底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26),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6)的输出端安装在发射端箱体(33)下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安装箱体(2)下表面四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3);其中一个最外侧的所述步进电机(4)靠近安装箱体(2)的外壁位置上呈对称分布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13),两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3)的输出端均安装在安装箱体(2)的外壁上;所述发射端箱体(33)内部呈对称分布固定安装有发送线圈(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供电的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体(2)沿充电桩体(1)的中心平面呈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供电的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步进滑轨(4)的内壁沿靠近中心平面的方向呈倾斜状,且所述步进滑轨(4)中心平面位置呈均匀分布开设有渗水孔(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供电的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滑轨(4)上表面设置有折叠防护网(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供电的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箱体(33)上表面四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呈竖向分布的缓冲弹簧(24),每个所述缓冲弹簧(24)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接触盘(2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供电的智能电动汽车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沛尚连锋宋清源焦欣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