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隧道的组合式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739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既有隧道的组合式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既有隧道两侧的既有围护桩上方分别浇筑冠梁和拉梁;在既有围护桩的内侧浇筑出注浆加固区;在所述注浆加固区施工多个竖井至既有隧道顶板,分别浇筑出压顶墩;在既有围护桩外侧分别施工出抗拔桩;在既有围护桩外侧顺地铁分段开挖至通道基坑下方,分别浇筑连梁;在既有围护桩两侧对称分段分区开挖通道基坑,及时施工通道结构并压重;分段分区开挖既有围护桩之间的基坑,并凿除既有围护桩;及时施工通道结构,与两侧通道相连,同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压重;本发明专利技术保障了既有隧道的稳定,又能保证地铁上部的土方开挖施工快速推进。挖施工快速推进。挖施工快速推进。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mbined protective structure of existing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隧道的组合式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既有隧道的组合式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铁沿线及周边的工程建设日益增加,常见需要在既有隧道上盖建筑的情况,而地铁上部的土方开挖容易对既有隧道产生极大的安全风险。如何既可保障已运营的既有隧道的安全稳定,又能保证地铁上部的土方开挖施工快速推进是急需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既有隧道的组合式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以解决如何既可保障既有隧道的安全稳定,又能保证地铁上部的土方开挖施工快速推进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既有隧道的组合式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S1:在既有隧道两侧的既有围护桩上方分别浇筑冠梁,两侧冠梁之间浇筑拉梁;
[0006]步骤S2:在所述既有围护桩的内侧浇筑出注浆加固区;
[0007]步骤S3:在所述注浆加固区施工多个竖井至既有隧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隧道的组合式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既有隧道(1)两侧的既有围护桩(2)上方分别浇筑冠梁(5),两侧冠梁(5)之间浇筑拉梁(7);步骤S2:在所述既有围护桩(2)的内侧浇筑出注浆加固区(3);步骤S3:在所述注浆加固区(3)施工多个竖井至既有隧道(1)顶板,分别浇筑出压顶墩(4);所述压顶墩(4)和既有围护桩(2)有效连接;步骤S4:在既有围护桩(2)外侧分别施工出抗拔桩(6);步骤S5:在既有围护桩(2)外侧顺地铁分段开挖至通道基坑下方,分别浇筑连梁(8);所述连梁(8)和既有围护桩(2)有效连接;步骤S6:在既有围护桩(2)两侧对称分段分区开挖通道基坑,及时施工通道结构并压重;步骤S7:分段分区开挖既有围护桩(2)之间的基坑,并凿除既有围护桩(2);及时施工通道结构,与两侧通道相连,同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压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隧道的组合式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既有围护桩(2)之间采用地面袖阀管注浆加固既有隧道(1)上方的土层;两侧浇筑出注浆加固区(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既有隧道的组合式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袖阀管采用直径为52mm的PVC管道,壁厚为4mm;所述地面袖阀管的长度为拉梁(7)下方3m以下至具有隧道(1)顶部0.5m;注浆加固水泥采用硫铝酸盐水泥,水灰比1:1;注浆加固宽度2.5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隧道的组合式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采用倒挂井壁法施工压顶墩(4);倒挂井壁采用钢筋格栅喷砼,厚度约30cm,井壁四周设置注浆锚管,井深约9.0~10.5m,井平面内净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鑫范立军李延昌张明明康胜国耿彬马强赵忠诚高亭刘世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