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ER肽在调节胆酸代谢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379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大豆ER肽在调节胆酸代谢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大豆ER肽在调节胆酸代谢中的应用,血清样品的非靶向代谢组分析发现高脂饮食显著改变了大鼠血清的代谢概况,特别是影响了脂质相关的物质的代谢;相对于高脂饮食和7S蛋白干预,ER肽干预显著增加了大鼠血清GCDCA,GUDCA和HAD的含量。粪便样品的靶向代谢组分析发现,相对于高脂饮食和7S蛋白干预,ER肽显著增加了大鼠粪便的初级胆酸和次级胆酸排泄,表明ER肽影响了胆酸的肠道吸收,增加了胆酸的肠道排泄。ER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进而影响了初级胆酸到次级胆酸的生物转化。胆酸的生物转化。胆酸的生物转化。

Application of soybean Er peptide in regulating bile acid metabol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豆ER肽在调节胆酸代谢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大豆ER肽在调节胆酸代谢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胆酸是胆汁的主要功能成分,是胆固醇在肝脏代谢的最终产物。胆酸在脂质代谢中发挥着多种作用;例如胆酸在小肠中与脂质组分形成复合胶束,促进膳食脂质和脂溶性微生物的吸收;胆囊中的胆酸可溶解胆汁中的胆固醇,从而阻止胆固醇结晶和胆结石的形成;胆酸的肠道排泄维持机体胆固醇的稳态。除了参与脂质吸收,胆固醇代谢的调节,胆酸作为信号分子参与机体的多种代谢的调节。研究发现胆酸可以通过激活法尼醇X受体(FXR)和G

蛋白偶联受体(GPCRs),参与调节多个代谢路径。其中,FXR受体作为胆酸激活的核受体,参与机体胆酸,脂质和葡萄糖稳态的调节。值得注意的是,肠道微生物通过一系列去结合、脱氢、脱羟基和异构化过程将初级胆酸代谢为次级胆酸,这个过程反过来通过胆酸的负反馈调节机制调节肝脏的胆酸合成。此外,胆酸可以通过影响胆酸敏感细菌和胆酸代谢细菌进一步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肠道微生物和胆酸的相互作用在脂质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0003]研究报道了膳食大豆蛋白增加了仓鼠的粪便胆酸排泄,并且大豆蛋白的摄入量与胆酸的排泄呈现显著的相关性。Nagaoka等也报道了大豆肽(VAWWMY)可以结合胆酸,并且抑制大鼠胆固醇的吸收。Liu等研究发现相比于大豆分离蛋白,大豆7S蛋白通过增加粪便甾醇排泄呈现更有效的血浆胆固醇降低效应。Higaki等发现抗消化的大豆蛋白组分可以结合胆酸,并增加大鼠粪便的胆酸排泄。然而,一些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Maki等并没有发现膳食大豆蛋白和牛奶蛋白的人群粪便胆酸排泄的显著性差异。最近,Watanabe等的研究表明膳食大豆蛋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依赖的胆酸代谢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这些研究都表明膳食大豆蛋白可能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和机体的胆酸代谢来调节血脂,然而关于肠道微生物如何调节胆酸代谢,并进一步影响机体的脂质代谢方面还没有得到清晰的阐释。
[0004]因此,提供大豆ER肽在调节胆酸代谢中的应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大豆ER肽在调节胆酸代谢中的应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大豆ER肽在调节胆酸代谢中的应用。
[0008]进一步,大豆ER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在调节胆酸代谢中的应用。
[0009]进一步,所述的大豆ER肽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10](1)将大豆7S蛋白分散于蒸馏水中,获得溶液;溶液中蛋白浓度为10g/L,调节pH到3.5;添加胃蛋白酶,使溶液中胃蛋白酶活力为400U/mL;在37℃条件下消化6h,通过调节pH
到7.0终止消化,获得水解物;
[0011](2)将水解物进行离心,收集离心后的上清液;
[0012](3)对收集的上清液进行分离,分别收集渗透和滞留的部分,浓缩,透析,冷冻干燥;渗透的肽为ER肽。
[0013]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大豆ER肽在调节胆酸代谢中的应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血清样品的非靶向代谢组分析发现高脂饮食显著改变了大鼠血清的代谢概况,特别是影响了脂质相关的物质的代谢。相对于高脂饮食和7S蛋白干预,ER肽干预显著增加了大鼠血清GCDCA,GUDCA和HAD的含量。(2)粪便样品的靶向代谢组分析发现,相对于高脂饮食和7S蛋白干预,ER肽显著增加了大鼠粪便的初级胆酸和次级胆酸排泄,表明ER肽影响了胆酸的肠道吸收,增加了胆酸的肠道排泄。(3)ER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进而影响了初级胆酸到次级胆酸的生物转化。大鼠血清和粪便样品中增加的胆酸含量与ER肽血脂代谢的调节效应密切相关。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非靶向代谢组揭示ND组和HFD组大鼠血清样品的差异代谢物;
[0016]其中,a:月桂酸,b:溶血卵磷脂酰胆碱16:1,c:棕榈油酸,d:8,15

二羟基二十碳四烯酸,e:溶血卵磷脂酰乙醇胺14:0,f:溶血卵磷脂酰乙醇胺16:1,g:溶血卵磷脂酰乙醇胺18:1,h:吲哚
‑3‑
乙酸甲酯,i:5

羟基吲哚
‑3‑
乙酸,j:柠檬酸,k:十六烷二酸,l:3

(3

羟基苯基)

丙酸,m:L
‑3‑
苯基乳酸,n:花生酸,o:鹅脱氧胆酸(CDCA),p:溶血卵磷脂酰甘油18:1,q:氧化三甲胺,r:皮质醇;ND:正常饮食对照;HFD:高脂饮食对照(n=10);
[0017]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差异代谢物韦恩图;
[0018]其中,a:HFD vs 7S,HFD vs CR和HFD vs ER差异代谢物韦恩图;b:7S vs CR和7S vs ER差异代谢物韦恩图;HFD:高脂饮食对照;7S:高脂饮食

大豆7S蛋白干预;CR:高脂饮食

CR片段干预;ER:高脂饮食

ER肽干预(n=10);
[0019]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非靶向代谢组揭示HFD组和ER组大鼠血清样品的差异代谢物;
[0020]其中,a:猪脱氧胆酸(HDCA),b: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c:甘氨胆酸(GCA),d:甘氨熊脱氧胆酸(GUDCA);HFD:高脂饮食对照;ER:高脂饮食

ER肽干预(n=10);
[0021]图4附图为本专利技术非靶向代谢组揭示7S组和ER组大鼠血清样品的差异代谢物;
[0022]其中,a: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b:甘氨熊脱氧胆酸(GUDCA),c:猪脱氧胆酸(HDCA),d:鹅脱氧胆酸(CDCA),e:7

酮基

3α,12α

二羟基胆烷酸;7S:高脂饮食

大豆7S蛋白干预;ER:高脂饮食

ER肽干预(n=10);
[0023]图5附图为本专利技术非靶向代谢组揭示CR组和ER组大鼠血清样品的差异代谢物;
[0024]其中,a:胆固醇,b:鹅脱氧胆酸(CDCA);CR:高脂饮食

CR片段干预;ER:高脂饮食

ER肽干预(n=10);
[0025]图6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组间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
[0026]其中,a:ND组与HFD组,b:HFD组与ER组,c:7S组与ER组,d:C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豆ER肽在调节胆酸代谢中的应用。2.大豆ER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在调节胆酸代谢中的应用。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豆ER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大豆7S蛋白分散于蒸馏水中,获得溶液;溶液中蛋白浓度为10g/L,调节pH到3.5;添加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泉韩凯宁刘彦张召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特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一元兰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