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多栋建筑布局下利用风阻效应的抗雨侵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7366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多栋建筑布局下利用风阻效应的抗雨侵蚀方法,包括在不同的风速雨强下,利用四周建筑本身的布局针对场地产生的风阻效应来降低四周雨水落在建筑表面的降雨侵蚀;利用前后方建筑之间的气流来阻碍前方建筑的来流风速;考虑风速,雨强的影响下,孤立建筑以及双栋建筑进行风雨联合作用下,其前方建筑与后方建筑所产生的风阻效应对迎风立面上最不利位置的边缘线和的风阻效应强弱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周围建筑来阻止空气的流动,降低风速,从而降低雨滴落在建筑的表面。且后方建筑为前方建筑提供降低空气流动效果,前方建筑为后方建筑遮挡下方雨滴,布局恰当可以同时保护双方;在中低风速和中雨小雨的气候条件使得风阻效果达到最大值。阻效果达到最大值。阻效果达到最大值。

A rain erosion resistance method using wind resistance effect under multi building layo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多栋建筑布局下利用风阻效应的抗雨侵蚀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抗雨侵蚀的
,尤其涉及一种在多栋建筑布局下利用风阻效应的抗雨侵蚀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当今时代,风灾是一种常见的灾难,大部分都是属于直接经济损失。例如房屋的损坏,建筑上所搭建的太阳能热水器与窗户的折损。但更多时候会引发另一种自然降雨现象造成间接性侵蚀损害。建筑表面最重要的水分来源之一,水分会由表面慢慢渗透进内部,过多的水分累积会严重影响某些相关的性能。例如:建筑耐久性和湿热性能。在水分转移过程中会诱发一系列不良影响。如外表面的霜冻破坏,建筑内部侵蚀,壁面风化退色,水分转移的盐分迁移,外墙面污染及内墙面的菌类生长。温度与湿度梯度的变化甚至会导致结构变形。大气中弥漫着各种粒子,在风力驱动下会被建筑外墙捕捉(干沉降),而降雨在建筑外墙会增大其粘性。大气污染物会直接溶解在水分里污染外墙壁,它所形成的墙面径流在污染物运输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多栋建筑布局下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多栋建筑布局下利用风阻效应的抗雨侵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不同的风速雨强下,利用四周建筑本身的布局针对场地产生的风阻效应来降低四周雨水落在建筑表面的降雨侵蚀;S2:利用前后方建筑之间的气流来阻碍前方建筑的来流风速;S3:考虑风速,雨强的影响下,孤立建筑以及双栋建筑进行风雨联合作用下,其前方建筑与后方建筑所产生的风阻效应对迎风立面上最不利位置的边缘线和的风阻效应强弱变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多栋建筑布局下利用风阻效应的抗雨侵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不同的风速和雨强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田孙芳锦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