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煤矿液支架27SiMn立柱内表面堆焊铜合金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348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煤矿液支架27SiMn立柱内表面堆焊铜合金的工艺,S1、油缸内表面评估:重点检查油缸是否有胀缸现象,对于有胀缸现象的油缸一律做报废处理;S2、焊前机械加工:首先去掉缸体外表面的阀座等配件,然后检查油缸内表面,对于局部的腐蚀处,进行局部打磨焊补处理,进一步在缸体尾部焊接工艺环,并以缸口为基准加工工艺环作为焊后机加工的预留基准,加工缸体外表面的架子位,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焊接技术领域。该在煤矿液支架27SiMn立柱内表面堆焊铜合金的工艺,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接保护好,焊接质量稳定,极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新工艺对环境污染较低,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小。健康影响较小。健康影响较小。

A process of surfacing copper alloy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27SiMn column of coal mine liquid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煤矿液支架27SiMn立柱内表面堆焊铜合金的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
,具体为一种在煤矿液支架27SiMn立柱内表面堆焊铜合金的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液压支架的底缸在工作过程中,与立柱配合面容易积聚煤屑等硬质颗粒,引起划伤,且液压油中易混进水分、H2S等腐蚀介质,从而导致底缸内表面出现锈蚀,影响密封效果,最终造成举升力下降,目前使用电镀工艺,缺点:一,此工艺对环境高污染、对身体严重致癌二、易脱落,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煤矿液支架27SiMn立柱内表面堆焊铜合金的工艺,解决了传统工艺容易对环境高污染,影响身体健康,以及易脱落,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在煤矿液支架27SiMn立柱内表面堆焊铜合金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油缸内表面评估:重点检查油缸是否有胀缸现象,对于有胀缸现象的油缸一律做报废处理;
[0005]S2、焊前机械加工:首先去掉缸体外表面的阀座等配件,然后检查油缸内表面,对于局部的腐蚀处,进行局部打磨焊补处理,进一步在缸体尾部焊接工艺环,并以缸口为基准加工工艺环作为焊后机加工的预留基准,加工缸体外表面的架子位,进一步车削缸体的止口、静密封和倒角,最后用镗床加工缸体内表面;
[0006]S3、焊前除油除污:对于直径大于250mm的缸体,采用激光除污专机将缸体内表面快速灼烧一边,清除内壁残存的油污等杂质,对于直径小于250mm,不能使用激光除污的,采用工业酒精清洗油缸内表面;
[0007]S4、油缸内表面焊接:采用直径1.2mm的铜合金焊丝为焊接材料,在油缸除螺纹之外的内表面通过热丝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
[0008]S5、油缸内表面加工:以焊前预留的工艺环为基准,加工导向孔、静密封,进一步采用刮滚机加工内孔到缸体原设计尺寸,然后以内孔为基准用车床加工缸体的静密封、止口、缸口倒角到设计尺寸,并对丝扣进行过刀处理,最后去掉缸尾的工艺环。
[0009]优选的,所述S1中对油缸内表面状况进行评估,对于有胀缸现象的油缸做报废处理,是为了消除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0010]优选的,所述S4中油缸内表面焊接,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采用的保护气体为纯氩,纯氩纯度为99.999%。
[0011]优选的,所述S4中油缸内表面焊接,采用的焊接电流为230

240A,采用电弧电压为29

30V。
[0012]优选的,所述S4中油缸内表面焊接,采用惰性气体的流量为20

25L/min,焊接速度
0.35

0.4m/min,焊接电流特性为直流反接。
[0013]优选的,所述S2中焊前机械加工,车削缸体的止口、静密封和倒角时,单边加工掉1.5mm,镗床加工缸体内表面时,单边去掉0.85mm。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煤矿液支架27SiMn立柱内表面堆焊铜合金的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在煤矿液支架27SiMn立柱内表面堆焊铜合金的工艺,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接保护好,焊接质量稳定,极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新工艺对环境污染较低,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焊接工艺参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两种技术方案:一种在煤矿液支架27SiMn立柱内表面堆焊铜合金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实施例:
[0020]实施例1
[0021]S1、油缸内表面评估:重点检查油缸是否有胀缸现象,对于有胀缸现象的油缸一律做报废处理;
[0022]S2、焊前机械加工:首先去掉缸体外表面的阀座等配件,然后检查油缸内表面,对于局部的腐蚀处,进行局部打磨焊补处理,进一步在缸体尾部焊接工艺环,并以缸口为基准加工工艺环作为焊后机加工的预留基准,加工缸体外表面的架子位,进一步车削缸体的止口、静密封和倒角,最后用镗床加工缸体内表面;
[0023]S3、焊前除油除污:对于直径大于250mm的缸体,采用激光除污专机将缸体内表面快速灼烧一边,清除内壁残存的油污等杂质,对于直径小于250mm,不能使用激光除污的,采用工业酒精清洗油缸内表面;
[0024]S4、油缸内表面焊接:采用直径1.2mm的铜合金焊丝为焊接材料,在油缸除螺纹之外的内表面通过热丝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
[0025]S5、油缸内表面加工:以焊前预留的工艺环为基准,加工导向孔、静密封,进一步采用刮滚机加工内孔到缸体原设计尺寸,然后以内孔为基准用车床加工缸体的静密封、止口、缸口倒角到设计尺寸,并对丝扣进行过刀处理,最后去掉缸尾的工艺环。
[0026]本专利技术中,S1中对油缸内表面状况进行评估,对于有胀缸现象的油缸做报废处理,是为了消除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0027]本专利技术中,S4中油缸内表面焊接,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采用的保护气体为纯氩,纯氩纯度为99.999%。
[0028]本专利技术中,S4中油缸内表面焊接,采用的焊接电流为230A,采用电弧电压为29V。
[0029]本专利技术中,S4中油缸内表面焊接,采用惰性气体的流量为20L/min,焊接速度0.35m/min,焊接电流特性为直流反接。
[0030]本专利技术中,S2中焊前机械加工,车削缸体的止口、静密封和倒角时,单边加工掉1.5mm,镗床加工缸体内表面时,单边去掉0.85mm。
[0031]实施例2
[0032]S1、油缸内表面评估:重点检查油缸是否有胀缸现象,对于有胀缸现象的油缸一律做报废处理;
[0033]S2、焊前机械加工:首先去掉缸体外表面的阀座等配件,然后检查油缸内表面,对于局部的腐蚀处,进行局部打磨焊补处理,进一步在缸体尾部焊接工艺环,并以缸口为基准加工工艺环作为焊后机加工的预留基准,加工缸体外表面的架子位,进一步车削缸体的止口、静密封和倒角,最后用镗床加工缸体内表面;
[0034]S3、焊前除油除污:对于直径大于250mm的缸体,采用激光除污专机将缸体内表面快速灼烧一边,清除内壁残存的油污等杂质,对于直径小于250mm,不能使用激光除污的,采用工业酒精清洗油缸内表面;
[0035]S4、油缸内表面焊接:采用直径1.2mm的铜合金焊丝为焊接材料,在油缸除螺纹之外的内表面通过热丝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煤矿液支架27SiMn立柱内表面堆焊铜合金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油缸内表面评估:重点检查油缸是否有胀缸现象,对于有胀缸现象的油缸一律做报废处理; S2、焊前机械加工:首先去掉缸体外表面的阀座等配件,然后检查油缸内表面,对于局部的腐蚀处,进行局部打磨焊补处理,进一步在缸体尾部焊接工艺环,并以缸口为基准加工工艺环作为焊后机加工的预留基准,加工缸体外表面的架子位,进一步车削缸体的止口、静密封和倒角,最后用镗床加工缸体内表面; S3、焊前除油除污:对于直径大于250mm的缸体,采用激光除污专机将缸体内表面快速灼烧一边,清除内壁残存的油污等杂质,对于直径小于250mm,不能使用激光除污的,采用工业酒精清洗油缸内表面; S4、油缸内表面焊接:采用直径1.2mm的铜合金焊丝为焊接材料,在油缸除螺纹之外的内表面通过热丝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 S5、油缸内表面加工:以焊前预留的工艺环为基准,加工导向孔、静密封,进一步采用刮滚机加工内孔到缸体原设计尺寸,然后以内孔为基准用车床加工缸体的静密封、止口、缸口倒角到设计尺寸,并对丝扣进行过刀处理,最后去掉缸尾的工艺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煤矿液支架27SiMn立柱内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克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英源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