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顺浆式可抗强风的烟囱围护结构及作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7160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动顺浆式可抗强风的烟囱围护结构及作业方法,属于烟囱防护技术领域,所述烟囱围护结构包括:用于套设在烟囱外侧的多个叶素围护结构以及用于套设固定在烟囱外侧的多条滑轨,每条滑轨均包括开口朝上的第一滑道和开口朝下的第二滑道;叶素围护结构为流线体状,叶素围护结构的顶部设有与第一滑道配合的第一滑轮组,叶素围护结构的底部设有与第二滑道配合的第二滑轮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流线体外形使得风流过叶素表面时不产生漩涡脱落,有效降低了因漩涡脱落产生的横向风荷载,并且可规避涡激共振现象。并且可规避涡激共振现象。并且可规避涡激共振现象。

Chimney enclosur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method with active grouting and strong wind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顺浆式可抗强风的烟囱围护结构及作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囱防护
,特别涉及一种主动顺浆式可抗强风的烟囱围护结构及作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0003]目前,电力资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出现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等新型清洁能源发电方式,但现阶段仍主要通过火力发电获取电力资源。在火电厂中,烟囱是一种为锅炉的热烟气或烟雾提供通风的结构,其安全性能不仅直接关系到周边建筑物的安全,而且一旦烟囱受损,将严重影响城市生命线的正常运行。
[0004]专利技术发现,目前的烟囱高度已经达到200米量级,其具有柔度大、阻尼小、自振频率极低且分布密集等特征,属于典型的风敏感结构,烟囱结构在强台风发生毁坏的事例屡见不鲜,并且在特定斯脱罗哈数的风况下发生涡激共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动顺浆式可抗强风的烟囱围护结构及作业方法,流线体的外形使得风流过叶素围护结构表面时不产生漩涡脱落,有效降低了因漩涡脱落产生的横向风荷载,并且可规避涡激共振现象。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动顺浆式可抗强风的烟囱围护结构。
[0008]一种主动顺浆式可抗强风的烟囱围护结构,包括:
[0009]用于套设在烟囱外侧的多个叶素围护结构以及用于套设固定在烟囱外侧的多条滑轨,每条滑轨均包括开口朝上的第一滑道和开口朝下的第二滑道;
[0010]叶素围护结构为流线体状,叶素围护结构的顶部设有与第一滑道配合的第一滑轮组,叶素围护结构的底部设有与第二滑道配合的第二滑轮组。
[0011]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主动顺浆式可抗强风的烟囱围护结构。
[0012]一种主动顺浆式可抗强风的烟囱围护结构,包括:
[0013]用于套设在烟囱外侧的多个叶素围护结构以及用于套设固定在烟囱外侧的多条滑轨,每条滑轨均包括开口朝上的第一子轨道和开口朝下的第二子轨道,第一子轨道和第二自轨道背向固定;
[0014]叶素围护结构为流线体状,叶素围护结构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子轨道配合的第一滑轮组,叶素围护结构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子轨道配合的第二滑轮组。
[0015]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滑轮组的各个滑轮均匀间隔设置,第二滑轮组的各个滑轮均匀间隔设置。
[0016]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各个叶素围护结构的结构和尺寸相同,各个圆形滑轨同轴布置,且各个圆形滑轨的结构和尺寸相同。
[0017]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叶素围护结构为封闭的中空结构。
[0018]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空的叶素围护结构内部设有钢材质的骨架。
[0019]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叶素围护结构的顶板和底板为钢板。
[0020]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叶素围护结构外皮采用复合材料蒙皮。
[0021]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烟囱的截面为矩形。
[0022]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烟囱的截面为多边形或者圆形。
[0023]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主动顺浆式可抗强风的烟囱围护结构的作业方法,利用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述的主动顺浆式可抗强风的烟囱围护结构,包括:
[0024]当遇到强风时,各个流线体的叶素围护结构根据自身所受空气动力作用,相邻叶素围护结构之间能够相对滑动,各分段叶素围护结构迎风主动变桨,绕烟囱转动,且使得各个叶素始终保持风向的顺浆状态。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主动顺浆式可抗强风的烟囱围护结构及作业方法,由于流线体的叶素围护结构具有较低的阻力系数,有效的减小了顺风向风荷载。
[0027]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主动顺浆式可抗强风的烟囱围护结构及作业方法,流线体外形使得风流过叶素围护结构表面时不产生漩涡脱落,有效降低了因漩涡脱落产生的横向风荷载,并且可规避涡激共振现象。
[0028]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主动顺浆式可抗强风的烟囱围护结构及作业方法,提高了烟囱结构在强风条件下和共振临界风速下的安全性能,结构新颖、合理,可显著降低烟囱在运行过程中破坏失效的可能性,可延长烟囱的使用寿命,降低发电成本,适合推广使用。
[0029]本专利技术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0]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绕流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囱迎风变桨效果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囱及围护结构俯视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个叶素内部结构截面图。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其他应用场景。
[0036]其中,1、矩形烟囱;2、叶素围护结构;2

1、圆形滑轨;2

2、滑轮;2

3、叶素外壳;2

4、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8]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40]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专利技术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专利技术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1]本专利技术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3]实施例1:
[004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主动顺浆式可抗强风的烟囱围护结构,包括:
[0045]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顺浆式可抗强风的烟囱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套设在烟囱外侧的多个叶素围护结构以及用于套设固定在烟囱外侧的多条滑轨,每条滑轨均包括开口朝上的第一滑道和开口朝下的第二滑道;叶素围护结构为流线体状,叶素围护结构的顶部设有与第一滑道配合的第一滑轮组,叶素围护结构的底部设有与第二滑道配合的第二滑轮组。2.一种主动顺浆式可抗强风的烟囱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套设在烟囱外侧的多个叶素围护结构以及用于套设固定在烟囱外侧的多条滑轨,每条滑轨均包括开口朝上的第一子轨道和开口朝下的第二子轨道,第一子轨道和第二自轨道背向固定;叶素围护结构为流线体状,叶素围护结构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子轨道配合的第一滑轮组,叶素围护结构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子轨道配合的第二滑轮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动顺浆式可抗强风的烟囱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滑轮组的各个滑轮均匀间隔设置,第二滑轮组的各个滑轮均匀间隔设置。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动顺浆式可抗强风的烟囱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叶素围护结构的结构和尺寸相同,各个圆形滑轨同轴布置,且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兵李旭徐俊祥孙晓红王君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