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T编织管回收料改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7012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ET编织管回收料改性树脂,包括ABS、回收的PET树脂、相容剂、TiO2、改性助剂、有机磷系阻燃剂M。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以ABS、回收PET树脂、相容剂与高分子量有机磷系阻燃剂M以及改性助剂按一定的重量百分比进行共混而制成的ABS/回收PET共混阻烯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乳液聚合合成具有壳核结构的MBS大分子做相容剂,MBS与PET极性相近,混容性好,可增加高温下的熔融速度,减少凝胶塑化时间,降低加工温度,减少PET的降解,增加流动性,又不影响制品的性能,且具有优越的耐候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无特殊要求,适于工业化生产,且成本低廉,清洁无污染,符合环境要求。符合环境要求。

A modified resin for recycled PET braided pip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T编织管回收料改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膜法水处理用的PET编织管回收料的重新加工利用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塑料改性
,具体为一种PET编织管回收料改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PET全称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中文名称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又俗称涤纶树脂,俗称涤纶树脂。它是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物,与PBT一起统称为热塑性聚酯,或饱和聚酯。PET塑料分子结构高度对称,是高度结晶性的聚合物,表面平滑而有光泽。耐蠕变、抗疲劳性、耐摩擦性好,磨耗小而硬度高,具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大的韧性;电绝缘性能好,受温度影响小,但耐电晕性较差。无毒、耐气候性、抗化学药品稳定性好,吸水率低,耐弱酸和有机溶剂,但不耐热水浸泡,不耐碱。具有一定的结晶取向能力,故而具有较高的成膜性。PET纤维由于其物美价廉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化纤面料纤维,在水处理过程中采用PET编织管作为PVDF超滤膜的支撑材料,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PET的编织管边脚料,而PVDF超滤膜的使用周期为3

5年,随着我国膜工业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的PET编织管回收料。
[0003]如果想使这部分回收料重新具备使用价值,除了通过改性来解决PET编织管回收料强度下降的问题,也要考虑PET材料自身不耐热水浸泡、不耐碱的特性。提升PET编织管回收料的利用价值,也会带来更多的社会效应。
[0004]因此,设计热稳定性高和力学强度高性的一种PET编织管回收料改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ET编织管回收料改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ET编织管回收料改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成的:ABS 50

70份、回收的PET树脂20

30份、相容剂1

10份、TiO
2 0.1

2 份、改性助剂0.5

15份、有机磷系阻燃剂M 0.1

0.5份;所述的有机磷系阻燃剂M,命名为:含DOPO侧基的聚聚二苯砜二磷酸酯,其结构式如下:;所述DOPO为9,10
‑ꢀ
二氢
‑9‑
氧杂

10

膦酰杂菲,结构式为: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相容剂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改性助剂为马来酸酐。
[0009]一种PET编织管回收料改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一:将ABS颗粒在80℃下干燥6

8h,获得干燥的ABS颗粒;将部分干燥的ABS颗粒安装重量比8

10:1加入马来酸酐,0

4℃搅拌20

30分钟;步骤二:将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按照3

5:1:1.5的质量比混合,加入到回流装置中,回流20分钟后停止;然后将温度控制在60

80℃搅拌30分钟,快速降温至4℃,持续搅拌20分钟,获得具有壳核结构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步骤三:将回收的PET树脂颗粒100℃下干燥10

12h,获得干燥的PET树脂;此步骤减少了加工过程中PET水解;步骤四:将上述干燥的ABS颗粒、接枝马来酸酐的ABS颗粒、干燥的PET颗粒、丙烯酸酯类共聚物、TiO2、改性助剂、有机磷系阻燃剂M混合,然后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混合挤出造粒,得到共混改性聚酯。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回收的PET树脂颗粒,干燥后切片的含水量需在100ppm以下。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混合挤出造粒工艺参数为: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一区:200
±
5℃℃;二区:260
±
5℃;三区:270
±
5℃;四区:270
±
5℃;五区:270
±
5℃;六区:270
±
5℃;七区:270
±
5℃;八区:270
±
5℃;九区:260
±
5℃;螺杆压力:0.01

0.6Mpa;螺杆转速:40

220rpm;切粒机转速:50

150rpm。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乳液聚合合成具有壳核结构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MBS)大分子做相容剂,MBS与PET极性相近,混容性好,可增加高温下的熔融速度,减少凝胶塑化时间,降低加工温度,减少PET的降解,增加流动性,又不影响制品的性能, 且具有优越的耐候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回收PET先与丙烯酸酯类共聚物(MBS)大分子相容剂共混来改性PET树脂,再将ABS与改性PET、ABS接枝马来酸酐、聚合型阻燃剂M以及其他助剂共混,ABS接枝马来酸酐与ABS结构相似,与ABS/改性PET树脂相容性好,ABS接枝马来酸酐中含有活性较强的酸酐基团,在高温及剪切力的作用下与共混物发生反应,能明显降低两相间的界面张力,使体系中高分子量阻燃剂M成分以及TiO2分散相粒子明显细化,无明显的团聚现象,从而提高共混物的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无特殊要求,适于工业化生产,且成本低廉,清洁无污染,符合环境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PET编织管回收料改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成的:ABS 50

70份、回收的PET树脂20

30份、相容剂1

10份、TiO
2 0.1

2 份、改性助剂0.5

15份、有机磷系阻燃剂M 0.1

0.5份;所述的有机磷系阻燃剂M,命名为:含DOPO侧基的聚聚二苯砜二磷酸酯,其结构式如下:;所述DOPO为9,10
‑ꢀ
二氢
‑9‑
氧杂

10

膦酰杂菲,结构式为:。
[00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相容剂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001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改性助剂为马来酸酐。
[0017]一种PET编织管回收料改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一:将A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T编织管回收料改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成的:ABS 50

70份、回收的PET树脂20

30份、相容剂1

10份、TiO
2 0.1

2 份、改性助剂0.5

15份、有机磷系阻燃剂M 0.1

0.5份;所述的有机磷系阻燃剂M,命名为:含DOPO侧基的聚聚二苯砜二磷酸酯,其结构式如下:;所述DOPO为9,10
‑ꢀ
二氢
‑9‑
氧杂

10

膦酰杂菲,结构式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T编织管回收料改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T编织管回收料改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助剂为马来酸酐。4.根据权利要求1

3所述,一种PET编织管回收料改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一:将ABS颗粒在80℃下干燥6

8h,获得干燥的ABS颗粒;将部分干燥的ABS颗粒安装重量比8

10:1加入马来酸酐,0

4℃搅拌20

30分钟;步骤二:将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按照3

5:1:1.5的质量比混合,加入到回流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强倪腾亚杨娜常军魏明杰杨俊雅杨理
申请(专利权)人:波塞冬江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