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磊磊专利>正文

一种低温冷却制药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677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冷却制药反应釜,包括反应球和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球包括内球和外球,外球和内球之间形成中间腔室,外球的顶部滑动设置有进料管,外球的底部滑动设置有出料管,内球上设置有一缺口,进料管、出料管和缺口在同一直线上,内球的左、右侧壁上向外延伸有转动柱,转动柱转动设置于外球上,搅拌机构设置于内球内,转轴伸出外球和一驱动电机连接,在转轴外端上传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在转动柱的外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轮,转轴穿过中空的第二锥齿轮,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之间啮合传动有中间锥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温冷却制药反应釜,提高药物中间体冷却的效率和均匀性。间体冷却的效率和均匀性。间体冷却的效率和均匀性。

A low temperature cooling pharmaceutical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冷却制药反应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药
,尤其涉及一种低温冷却制药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每年约需与化工配套的原料和中间体多种,需求量达万吨以上;所谓医药中间体,实际上是一些用于药品合成工艺过程中的一些化工原料或化工产品。这种化工产品,不需要药品的生产许可证,在普通的化工厂即可生产,只要达到一些的级别,即可用于药品的合成。医药中间体行业由化工行业中的一个分支,经过近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产值数十亿元的新兴行业,其竞争也随之更趋白热化。在行业发展初期,因投资较小、回报率高,医药中间体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0003]西药的药物中间体绝大多数是通过有机合成得到,很多的有机合成基本上在反应釜上完成,但是现有反应釜基本上放置静止状态下反应,静止状态下的反应釜反应时间长,由于搅拌不充分容易导致反应不完全,反应效果差,工作效率低下;且在反应釜反应过程中药物中间体会放出大量热量,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出现医药中间体变质影响使用的现象。
[0004]为此,现有公开号为CN206315796U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低温冷却式制药反应釜》,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对称安装有两块支撑板,每块支撑板上均焊接有一个支撑环,每个支撑环中部通过轴承均安装有一根转动轴,且两块支撑板上的两根转动轴之间焊接有反应球,反应球内安放有待反应的医药中间体,位于反应球左侧的转动轴上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在L型支架上,L型支架焊接在位于反应球左侧的支撑板上;所述反应球内壁的上下两端对称安装有四个内冷箱;所述反应球外壁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外冷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低温冷却制药反应釜,提高药物中间体冷却的效率和均匀性。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温冷却制药反应釜,包括反应球和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转轴和设置于转轴上的搅拌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球包括内球和外球,外球和内球之间形成中间腔室,外球的顶部滑动设置有进料管,外球的底部滑动设置有出料管,内球上设置有一缺口,进料管、出料管和缺口在同一直线上,缺口处滑动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和一密封驱动件连接,在外球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管道和外部的水箱连接,水箱内设置有水泵和制冷器,内球的外壁上设置有导热搅拌板,内球的左、右侧壁上向外延伸有转动柱,转动柱转动设置于外球上,搅拌机构设置于内球内,转轴伸出外球和一驱动电机连接,在转轴外端上传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在转动柱的外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轮,转轴穿过中空的第二锥齿轮,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之间啮合传动有中间锥齿轮。
[0007]作为改进,所述导热搅拌板内开设有冷却流道,内球侧壁内开设有多层U形通道,
冷却流道和其中一层U形通道连通。
[0008]再改进,所述进料管的下方设置有上锁套,在上锁套和进料管之间连接有上柔性连接管,在上柔性连接管外套设有上连接弹簧,上连接弹簧的上端和进料管下端连接,上连接弹簧的下端和上锁套连接,在上锁套内设置有上永磁体,在内球的缺口处设置有电磁铁。
[0009]再改进,所述出料管的上方设置有下锁套,在下锁套和出料管之间连接有下柔性连接管,在下柔性连接管外套设有下连接弹簧,下连接弹簧的下端和出料管上端连接,下连接弹簧的上端和下锁套连接,在下锁套内设置有下永磁体,在内球的缺口处设置有电磁铁。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将传统反应球设计成内、外球结构,将冷却水循环输送至中间腔室内,使得冷却水和内球外壁直接接触,与此同时,将内球设计成转动的方式,导热搅拌板对中间腔室内的冷却水进行搅拌,内球内部的搅拌机构的转动反向和内球的转动方向相反,提高了内球内药物中间体冷却的效率和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低温冷却制药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进料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出料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导热搅拌板和内球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6]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中的低温冷却制药反应釜,包括反应球、搅拌机构5、水箱3、水泵31、制冷器32、第一锥齿轮61、第二锥齿轮62、中间锥齿轮63和驱动电机4。
[0017]其中,搅拌机构5包括转轴51和设置于转轴51上的搅拌叶52,反应球包括内球1和外球2,外球2和内球1之间形成中间腔室10,外球2的顶部滑动设置有进料管21,外球2的底部滑动设置有出料管22,在进料管21和出料管22内分别设置有避免冷却水流入的电磁阀门,内球1上设置有一缺口12,进料管21、出料管22和缺口12在同一直线上,缺口12处滑动设置有密封板13,密封板13和一密封驱动件连接,在外球2上设置有进液口23和出液口24,进液口23和出液口24通过管道和外部的水箱3连接,水箱3内设置有水泵31和制冷器32,内球1的外壁上设置有导热搅拌板11,内球1的左、右侧壁上向外延伸有转动柱14,转动柱14转动设置于外球2上,搅拌机构5设置于内球1内,转轴51伸出外球2和一驱动电机4连接,在转轴51外端上传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61,在转动柱14的外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轮62,转轴51穿过中空的第二锥齿轮62,在第一锥齿轮61和第二锥齿轮62之间啮合传动有中间锥齿轮63,这样,在驱动电机4通过转轴51带动搅拌叶52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锥齿轮61随转轴51同步转动,第一锥齿轮61通过中间锥齿轮63的作用后,使得第二锥齿轮62的转动方向和第一锥齿轮61刚好相反,而第二锥齿轮62和内球1的转动柱14相连,使得第二锥齿轮62能够带动内球1同步转动,同时,内球1和搅拌叶52的转动方向则刚好相反。
[0018]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为了提高内球1的散热能力,在导热搅拌板11内开设有冷却流道111,内球1侧壁内开设有多层U形通道101,冷却流道111和其中一层U形通道101连通。在内球1转动过程中,导热搅拌板11对冷却水进行搅动,冷却水的水流垂直作用于导热搅拌
板11的侧壁上,有部分冷却水从导热搅拌板11的冷却流道111进入导热搅拌板11内部,并从导热搅拌板11内流向内球的其中一个U形通道101内,最后从U形通道101外端流出,从U形通道101流出的冷却水再次作用于相邻的导热搅拌板11的外侧壁上;同时,还有大部分的冷却水会沿着导热搅拌板11的侧壁向内球外壁流动,流至导热搅拌板11的根部时,再有部分冷却水进入U形通道101内,之后,从U形通道101出来的冷却水同样作用于相邻的导热搅拌板11的外侧壁上,从而形成冷却水回流水循环,大大提高了对导热搅拌板11和内球1的冷却能力,在此过程中,导热搅拌板11除了能够将内球1的热量带至导热搅拌板11上,增加热量的扩散,同时,导热搅拌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冷却制药反应釜,包括反应球和搅拌机构(5),搅拌机构(5)包括转轴(51)和设置于转轴(51)上的搅拌叶(5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球包括内球(1)和外球(2),外球(2)和内球(1)之间形成中间腔室(10),外球(2)的顶部滑动设置有进料管(21),外球(2)的底部滑动设置有出料管(22),内球(1)上设置有一缺口(12),进料管(21)、出料管(22)和缺口(12)在同一直线上,缺口(12)处滑动设置有密封板(13),密封板(13)和一密封驱动件连接,在外球(2)上设置有进液口(23)和出液口(24),进液口(23)和出液口(24)通过管道和外部的水箱(3)连接,水箱(3)内设置有水泵(31)和制冷器(32),内球(1)的外壁上设置有导热搅拌板(11),内球(1)的左、右侧壁上向外延伸有转动柱(14),转动柱(14)转动设置于外球(2)上,搅拌机构(5)设置于内球(1)内,转轴(51)伸出外球(2)和一驱动电机(4)连接,在转轴(51)外端上传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61),在转动柱(14)的外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轮(62),转轴(51)穿过中空的第二锥齿轮(62),在第一锥齿轮(61)和第二锥齿轮(62)之间啮合传动有中间锥齿轮(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谢磊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