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集电体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集电体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储存性能、低温工作性等也优异,广泛利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并且,也可将电池进行大型化而用于以汽车为首的输送设备,并且还可作为夜间电力、基于自然能量发电的电力等的储存装置而利用。
[0003]为了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采用在两面形成有金属膜的硬质高分子薄膜作为集电体(专利文献1)。根据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技术,通过调节形成于硬质高分子薄膜上的金属膜的厚度,还能够使电池寿命增加10%至99%。
[0004]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由于其能量密度高,若过量充电或者发生内部短路,则这些成为所谓的热失控或着火的起因。因此,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采取了确保安全性的各种措施。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使用了具有多层结构的集电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专利文献2中所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和与该正极集电体接触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和与该负极集电体接触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及隔膜,配置于该正极与该负极之间,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所述正极集电体及所述负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者为层叠体,该层叠体具有:树脂薄膜;及配置于该树脂薄膜的单面或两面的、导电层与接触电阻降低层的层叠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在所述正极集电体由所述层叠体构成的情况下,该层叠体的所述导电层与所述树脂薄膜接触,该层叠体的所述接触电阻降低层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接触,在所述负极集电体由所述层叠体构成的情况下,该层叠体的所述导电层与所述树脂薄膜接触,该层叠体的所述接触电阻降低层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在所述正极集电体由所述层叠体构成的情况下,该层叠体的所述导电层包含铝,该层叠体的所述接触电阻降低层包含导电性碳。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在所述负极集电体由所述层叠体构成的情况下,该层叠体的所述导电层包含铜及镍中的至少一种,该层叠体的所述接触电阻降低层包含导电性碳、镍、钛、钽及钨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构成所述负极集电体的所述层叠体的所述导电层包含铜,该层叠体的所述接触电阻降低层包含导电性碳及镍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接触电阻降低层包含防锈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导电层的至少一个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3μm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集电体及所述负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者为具有树脂薄膜和配置于该树脂薄膜的单面的导电层的层叠体,该导电层的至少一个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3μm以上。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接触电阻降低层的厚度为10~3000nm。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10~5000nm。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树脂薄膜包含聚酯树脂及聚烯烃树脂中的至少一种。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树脂薄膜的厚度为1~50μm。13.一种集电体,其具有:树脂薄膜;及
配置于该树脂薄膜的单面或两面的、导电层与接触电阻降低层的层叠结构。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电体,其中,所述导电层与所述树脂薄膜接触。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集电...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