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装置、医疗器具部件以及医疗器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672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9:23
提供医疗装置、医疗器具部件以及医疗器具,能够容易地确认埋入体内使用的医疗器具中的规定部位。医疗器具10具有主体部11;设置于主体部11内的药液容器12;通知部17,其由多个发光部17a构成,在送电部22与受电部16的相对位置关系随着送电部22的移动而达到规定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发光部17a通过使用由受电部16接受到的电力发出光来通知已成为规定状态这一情况;和供注射针插通的软质部13,多个发光部17a以沿着软质部13的外缘的方式配置,第1线圈15是以内径大于药液容器12的外径的方式配置的无芯线圈。置的无芯线圈。置的无芯线圈。

Medical devices, medical appliance parts and medical applian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医疗装置、医疗器具部件以及医疗器具


[0001]本申请公开内容涉及对埋入被检体的体内而使用的医疗器具的位置进行检测的医疗装置、医疗器具部件以及医疗器具。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向体内投入药液,使用在体内埋入医疗器具的体内埋入型的医疗装置。该医疗器具减轻为了投入药液而必须频繁注射的患者的负担。医疗器具的主体部具有供注射针插通的软质部。该软质部例如由硅橡胶等形成。并且,通过软质部向医疗器具的药液容器注入药液。药液通过输液管输送到血管。
[0003]这样的医疗器具由于主体部埋入体内,因此难以通过从身体的外部进行视觉辨认来确定软质部的位置。
[0004]因此,考虑应用专利文献1所提出的技术使用如下的医疗器具:将通过照射近红外激发光而发出近红外荧光的发光材料混合于树脂材料来构成软质部。如果是这样的医疗器具,则通过使近红外荧光转换为可见光,有可能能够通过视觉辨认来确定软质部的位置。
[0005]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体内埋入型的医疗装置中,公开了通过利用线圈的非接触供电来向医疗装置所具备的多个光源供给电力,使搭载于医疗器具的光源发光的技术。通过这种技术,有可能将光源作为标记来确定埋入到体内的医疗装置的位置。
[0006][现有技术文献][0007][专利文献][000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58922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71910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0011]但是,在将发光材料混合到树脂材料中来构成软质部的情况下,发光材料发生凝聚,发光材料发出的近红外荧光量因浓度消光而降低,结果有可能难以确定软质部的位置。
[0012]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对具有软质部的医疗器具进行了叙述,但在不具有软质部的体内埋入型的医疗装置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0013]另外,为了准确地确定埋入体内的医疗器具的位置、倾斜度等,需要多个光源,来自埋入体内的光源的光为了到达体表面,还需要一定以上的光量。因此,需要一定以上的供电量。
[0014]为了确保供电量,考虑在各个光源上安装磁芯使用铁氧体等磁性体的线圈来有效地供电的方法。但是,存在铁氧体等磁性体容易成为MRI图像的伪影的问题。另一方面,若不使用铁氧体芯,则由于包含线圈的受电部大型化而导致医疗器具的厚度增加等,无法避免医疗器具自身的大型化。
[0015]本申请公开内容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确认埋入
体内使用的医疗器具中的规定部位的医疗装置、医疗器具部件以及医疗器具。
[0016][解决问题的手段][0017]本专利技术的医疗装置,其包括:送电部,其具有以非接触方式传送电力的第2线圈;和埋入体内使用的医疗器具,该医疗器具具有包含第1线圈的受电部,所述第1线圈接受从所述送电部传送的电力,所述医疗器具具有: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容器;通知部,其由多个发光部构成,在所述送电部与所述受电部的相对位置关系随着所述送电部的移动而达到规定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由所述受电部接受到的电力来发光,从而通知已成为所述规定状态这一情况;和供注射针插通的软质部,所述多个发光部以沿着所述软质部的外缘的方式配置,所述第1线圈是以内径大于所述容器的外径的方式配置的无芯线圈。
[0018]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医疗装置中,所述多个发光部共用所述受电部,各发光部并联地电连接。
[0019]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医疗器具部件是搭载于埋入体内使用的医疗器具上的医疗器具部件,所述医疗器具具有:包含第1线圈的受电部,所述第1线圈接受从体外单元的送电部以非接触方式传送的电力;和通知部,其由多个发光部构成,在所述送电部与所述受电部的相对位置关系随着所述送电部的移动而达到规定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由所述受电部接受到的电力来发光,从而通知已成为所述规定状态这一情况,其中,所述第1线圈是无芯线圈,所述受电部设置在基板的一个平面上,所述通知部设置在基板的另一个平面上。
[0020]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医疗器具部件中,所述基板的另一个平面与所述通知部一起被树脂材料覆盖。
[0021]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医疗器具是埋入体内使用的医疗器具,其中,所述医疗器具具有:包含第1线圈的受电部,所述第1线圈接受从体外单元的送电部以非接触方式传送的电力;通知部,其由多个发光部构成,在所述送电部与所述受电部的相对位置关系随着所述送电部的移动而达到规定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由所述受电部接受到的电力来发光,从而通知已成为所述规定状态这一情况;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容器;和供注射针插通的软质部,所述多个发光部以沿着所述软质部的外缘的方式配置,所述第1线圈是以内径大于所述容器的外径的方式配置的无芯线圈。
[0022]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医疗器具具备:所述壳体具有所述容器的第1外装部;第2外装部,其具有供所述第1外装部插入的插入部;和医疗器具部件,其配置在所述第2外装部与所述第1外装部之间,在一个平面上设置有所述受电部,在位于与所述一个平面相反侧的另一个平面上设置有通知部。
[0023]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医疗器具中,所述发光部从所述第1外装部朝向所述第2外装部发光。
[0024]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医疗器具中,所述医疗器具部件设置于所述第1外装部。
[0025][专利技术效果][0026]根据本申请公开内容,起到能够容易地确认埋入体内使用的医疗器具中的规定部位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7][图1]图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线圈、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发光
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设置在基板上的发光部的数量不同的例子的立体图。
[0028][图2]图2(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医疗器具的分解立体图,图2(b)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医疗器具的整体立体图。
[0029][图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医疗器具的侧面剖视图。
[0030][图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医疗器具的侧面剖视图。
[0031][图5]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医疗器具的侧面剖视图。
[0032][图6]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医疗器具的侧面剖视图。
[0033][图7]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方式的医疗器具的侧面剖视图。
[0034][图8]图8(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6实施方式的设置在基板上的电容器及多个发光部的立体图,图8(b)是说明通过透明树脂模制设置在基板上的电容器及多个发光部的立体图。
[0035][图9]图9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7实施方式的电容器、在基板上设置了多种发光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6][图10]图10是说明其他体外单元的例子的图。
[0037][图11]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8实施方式的医疗器具的侧面剖视图。
[0038][图12]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9实施方式的医疗器具的侧面剖视图。
[0039][图13]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0实施方式的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医疗装置,其包括:送电部,其具有以非接触方式传送电力的第2线圈;和埋入体内使用的医疗器具,该医疗器具具有包含第1线圈的受电部,所述第1线圈接受从所述送电部传送的电力,所述医疗器具具有: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容器;通知部,其由多个发光部构成,在所述送电部与所述受电部的相对位置关系随着所述送电部的移动而达到规定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由所述受电部接受到的电力来发光,从而通知已成为所述规定状态这一情况;和供注射针插通的软质部,所述多个发光部以沿着所述软质部的外缘的方式配置,所述第1线圈是以内径大于所述容器的外径的方式配置的无芯线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发光部共用所述受电部,各发光部并联地电连接。3.医疗器具部件,是搭载于埋入体内使用的医疗器具上的医疗器具部件,所述医疗器具具有:包含第1线圈的受电部,所述第1线圈接受从体外单元的送电部以非接触方式传送的电力;和通知部,其由多个发光部构成,在所述送电部与所述受电部的相对位置关系随着所述送电部的移动而达到规定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由所述受电部接受到的电力来发光,从而通知已成为所述规定状态这一情况,其中,所述第1线圈是无芯线圈,所述受电部设置在基板的一个平面上,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末松克辉樋村敦司八木健奈良一孝荒井恒宪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