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液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6688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液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充液瓶具有使用模式、充液模式,液体储存在第一密封件以下的内瓶空间中,使用模式下,滑动密封圈被外瓶底部的密封拨动件拨动至密封槽位的下部,使得滑动密封圈与真空活塞的下液体通道脱离,此时滑动密封圈对下液体通道不起密封作用,按压喷头组件,内瓶中的液体经下流体通道流入真空活塞的充液通道下部,然后经吸管被泵向上吸附,经喷头组件喷出;充液模式下,滑动密封圈密封着下液体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滑动密封圈和第一密封圈的密封,充液时使内瓶产生真空,对母瓶中的液体产生吸附力,使内瓶一次性被充满液体。使内瓶一次性被充满液体。使内瓶一次性被充满液体。

A liquid filling bottle structur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液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液瓶
,具体地说是一种主要用于填充香水,并且可循环利用的充液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充液瓶是一种使用相对广泛的瓶子,如香水充液瓶。传统的香水充液瓶,往往是一次性使用的,用完之后就要舍弃掉,造成资源的浪费。为此,研发出了可循环充液的充液瓶。
[0003]现有的用于填充香水的可循环充液瓶,通过瓶子上设置的喷头,按压喷出香水,用完之后,通过母瓶与瓶体对接进行充液。充液时的操作,基本上是将母瓶中的瓶体利用充液压力强行送入充液瓶中,在充液瓶上会设置相应的排气结构,保证充液的顺利进行。目前的充结构操作,在将母瓶顶住时,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顶住母瓶进行充液,内瓶中由于没有真空环境,需要多次充液才能将内瓶中充满液体。另外,对于当瓶子内部还有液体存在的情况下,如果此时就充液,强行下压,则存在损坏及内瓶内液体外溢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液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液瓶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所述充液瓶具有使用模式、充液模式,液体储存在第一密封件以下的内瓶空间中;使用模式下,滑动密封圈被外瓶底部的密封拨动件拨动至密封槽位的下部,使得滑动密封圈与真空活塞的下液体通道脱离,此时滑动密封圈对下液体通道不起密封作用,按压喷头组件,内瓶中的液体经下流体通道流入真空活塞的充液通道下部,然后经吸管被泵向上吸附,经喷头组件喷出;充液模式下,内瓶中的液体被使用完毕,先使内瓶向上移动,相应的真空活塞连同真空活塞座一起向下移动,滑动密封圈被内瓶底部的密封拨动件拨动至密封槽位的上部,使滑动密封圈密封着真空活塞的下液体通道,直到真空活塞移动到内瓶的最下部,然后将母瓶对准充液阀,使真空活塞上移,相对的内瓶就下移,真空活塞在内瓶中上移过程中,使内瓶中形成真空,真空活塞下部容腔中的弹簧和密封球受到内瓶中的真空吸附,会向上移动,使得密封球有脱离充液阀的出液口的动作,使得充液母瓶的液体顺利进入到真空活塞中的充液通道,液体同时也受内瓶的真空吸附力,经上液体通道流入内瓶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液瓶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模式下,第一密封件的上密封部同时抵顶密封着中圈内衬和内瓶内壁,使第一密封圈形成对中圈内衬和内瓶内壁的密封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液瓶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液模式下,内瓶形成真空的具体方式为:通过外作用力使内瓶向下移动,相对的真空活塞向上移动,第一密封件也跟随向上移动,第一密封件的上密封部对内瓶内壁形成密封作用,使得第一密封件下方的内瓶空间形成真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液瓶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充液模式下,在充液过程中,随着充液母瓶中的液体不断进入内瓶,使得第一密封件下方的内瓶空间不断增大,真空活塞相对于内瓶不断上移,第一密封件的上密封部对内瓶内壁形成密封作用,直到内瓶充满液体时,第一密封件的上密封部抵顶密封着中圈内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液瓶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模式下,密封球受到自身重力以及弹簧的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落在充液阀的出液口处,并且通过弹簧的压迫形成定位,对充液阀形成密封作用,使得液体不会从充液阀倒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贻明王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怡信磁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