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引导图示生成方法、装置、导航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668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9:13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道路引导图示生成方法、装置、导航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出度路段目标车道和入度路段目标车道;根据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与入度路段目标车道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道路引导类型;根据所述道路引导类型,获取道路引导图示生成参数;根据所述道路引导图示生成参数,生成道路引导图示。该技术方案对于不同道路引导类型采取不同绘制道路引导图示生成策略,使得道路引导图示的转折弧度可控制且与道路引导类型相对应,避免出现同一出入度角度对应的道路引导图示存在较大的差异的情况,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使用体验。使用体验。

Road guidance diagram generation method, device, navigation method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引导图示生成方法、装置、导航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渲染
,具体涉及一种道路引导图示生成方法、装置、导航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道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路况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很多用户的出行都依赖于导航路线的指引。在导航指引时,对于车辆在路口的转弯动作通常使用具有转弯形态的箭头来进行引导,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传统二阶贝塞尔曲线绘制方法来绘制引导箭头,比如引导箭头的转弯处使用二阶贝塞尔曲线插值算法和高斯平滑来绘制,但二阶贝塞尔曲线插值算法的插入点依赖于路口的出度路段和入度路段的出入度角度,以及出度路段的末端坐标和入度路段的起始坐标,对于同一出入度角度,若坐标点位置不同,则插入的点将会完全不同,这将会导致同一出入度角度对应的引导箭头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上可知,传统二阶贝塞尔曲线绘制方法得到的引导箭头的转弯形态不规则、可控性差、难以约束,进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道路引导图示生成方法、装置、导航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引导图示生成方法,包括:确定出度路段目标车道和入度路段目标车道;根据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与入度路段目标车道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道路引导类型;根据所述道路引导类型,获取道路引导图示生成参数;根据所述道路引导图示生成参数,生成道路引导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与入度路段目标车道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道路引导类型,包括:当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与入度路段目标车道之间的夹角处于直角范围时,所述道路引导类型为直角转弯;当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与入度路段目标车道之间的夹角处于平角范围且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与入度路段目标车道行进方向相反时,所述道路引导类型为平行掉头转弯;当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与入度路段目标车道之间的夹角处于锐角范围时,所述道路引导类型为锐角转弯;当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与入度路段目标车道之间的夹角处于钝角范围时,所述道路引导类型为钝角转弯;当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与入度路段目标车道之间的夹角处于平角范围且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与入度路段目标车道行进方向相同时,所述道路引导类型为平行转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道路引导类型,获取道路引导图示生成参数,包括:当所述道路引导类型为直角转弯、锐角转弯、钝角转弯或平行转弯时,所述道路引导图示生成参数包括:出度路段目标车道尺寸、入度路段目标车道尺寸和相应路口边界位置;当所述道路引导类型为平行掉头转弯时,所述道路引导图示生成参数包括:出度路段目标车道尺寸、入度路段目标车道尺寸、出度路段目标车道与入度路段目标车道之间的距离和相应路口边界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当所述道路引导类型为直角转弯时,所述根据所述道路引导图示生成参数,生成道路引导图示,包括:根据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尺寸和入度路段目标车道尺寸确定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尺寸的出度中心延长线和入度路段目标车道的入度中心延长线,得到两条中心延长线的交点;从交点沿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方向和入度路段目标车道反方向分别延长第一距离,得到出度端点和入度端点,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从所述交点沿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方向和入度路段目标车道反方向分别延长至路口边界的较短距离的第一预设比例;以所述出度端点和入度端点为切点,生成中心线与所述出度中心延长线和入度中心延长线相切的圆弧,其中,所述圆弧的角度为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和入度路段目标车道之间的夹角,所述圆弧的宽度为预设宽度;自所述圆弧靠近出度路段目标车道的端面,沿着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的方向生成箭头,其中,所述箭头的宽度为预设宽度;自所述圆弧靠近入度路段目标车道的端面,沿着所述入度路段目标车道的反方向生成箭尾,其中,所述箭尾的宽度为预设宽度;
顺次连接所述箭头、圆弧和箭尾,生成道路引导图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当所述道路引导类型为锐角转弯时,所述根据所述道路引导图示生成参数,生成道路引导图示,包括:根据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尺寸和入度路段目标车道尺寸确定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尺寸的出度中心延长线和入度路段目标车道的入度中心延长线,得到两条中心延长线的交点;从交点沿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方向和入度路段目标车道反方向分别延长第二距离,得到出度端点和入度端点,其中,所述第二距离为从所述交点沿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方向和入度路段目标车道反方向分别延长至路口边界的较短距离减去第一预设距离;以所述出度端点和入度端点为切点,生成中心线与所述出度中心延长线和入度中心延长线相切的圆弧,其中,所述圆弧的角度为出度端点、交点和入度端点形成的夹角的补角,所述圆弧的宽度为预设宽度;自所述圆弧靠近出度路段目标车道的端面,沿着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的方向生成箭头,其中,所述箭头的宽度为预设宽度;自所述圆弧靠近入度路段目标车道的端面,沿着所述入度路段目标车道的反方向生成箭尾,其中,所述箭尾的宽度为预设宽度;顺次连接所述箭头、圆弧和箭尾,生成道路引导图示。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当所述道路引导类型为钝角转弯时,所述根据所述道路引导图示生成参数,生成道路引导图示,包括:根据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尺寸和入度路段目标车道尺寸确定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尺寸的出度中心延长线和入度路段目标车道的入度中心延长线,得到两条中心延长线的交点;从交点沿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方向和入度路段目标车道反方向分别延长第三距离,得到出度端点和入度端点,其中,所述第三距离为从所述交点沿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方向和入度路段目标车道反方向分别延长至路口边界的较短距离的第二预设比例;以所述出度端点和入度端点为切点,生成中心线与所述出度中心延长线和入度中心延长线相切的圆弧,其中,所述圆弧的角度为出度端点、交点和入度端点形成的夹角的补角,所述圆弧的宽度为预设宽度;自所述圆弧靠近出度路段目标车道的端面,沿着所述出度路段目标车道的方向生成箭头,其中,所述箭头的宽度为预设宽度;自所述圆弧靠近入度路段目标车道的端面,沿着所述入度路段目标车道的反方向生成箭尾,其中,所述箭尾的宽度为预设宽度;顺次连接所述箭头、圆弧和箭尾,生成道路引导图示。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当所述道路引导类型为平行转弯时,所述根据所述道路引导图示生成参数,生成道路引导图示,包括: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旭郑玥
申请(专利权)人: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