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高产高油高抗薹油两用型油菜油苔928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6598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作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早熟高产高油高抗薹油两用型油菜油苔928的选育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不育系168A为母本,自选的口感脆甜、发育早、抗性强的恢复系927为父本进行杂交,再经过定向筛选获得的发育早、口感脆甜、抗倒抗病抗寒性好、菜薹和菜籽产量高、双低高油的新品种油苔928。本发明专利技术选育的油菜新品种油苔928比传统油菜品种早熟性好,菜薹提早上市30天,且摘薹后油菜籽成熟时期与传统油菜相当,不影响后季作物生产,实现了菜薹、菜籽、菜油产量的三丰收和菜籽油的提质增效,比传统油菜品种果糖含量高,口感脆甜,深受消费者喜爱,突破了传统油菜单一的油用功能,提高油菜种植效益。油菜种植效益。

Breeding method of oilseed rape oilcoat 928 with early maturity, high yield, high oil content and high resistance to bolting and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早熟高产高油高抗薹油两用型油菜油苔928的选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早熟高产高油高抗薹油两用型油菜油苔928的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油菜种植效益,现有技术中已开展了油菜“一菜两用”技术研究,即油菜薹期采摘一次菜薹,后期再收获菜籽。但现有研究中,基本上以栽培技术研究为主,所涉及到的品种基本是传统油用品种,对于薹油两用品种的研究极少。传统油用品种作为薹油两用品种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是菜薹口感差、上市集中;二是发育迟,采摘菜薹后油菜生育期延长,影响下季作物的生产,有些更迟的品种,采摘菜薹后会因高温逼熟导致籽粒不饱满,影响产量、产油量和油的品质;三是品种摘薹后分枝少,伤口导致油菜菌核病发生,菜籽严重减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早熟高产高油高抗薹油两用型油菜油苔928的选育方法,能够解决菜薹口感差,菜籽菜油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育成的新品种油苔928实现了菜薹、菜籽、菜油产量的三丰收和菜籽油的提质增效,提高油菜种植效益。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早熟高产高油高抗薹油两用型油菜油苔928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06](1)F0杂交:选用不育系168A为母本,自选的口感脆甜、发育早、抗性强的恢复系927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代种子;
[0007]其中所述恢复系927以中双11号为母本,早熟新品系P4为父本进行杂交,连续多代自交定向选育而成;
[0008]所述早熟新品系P4以恢5为母本,中双6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再经连续6代定向选择而成;
[0009](2)种植所述F1代种子,进行组合鉴定,对生育期、口感、再生能力、抗性、产量以及室内品质检测进行选择,组合168A
×
927具有发育早、口感脆甜、抗倒抗病抗寒性好、菜薹和菜籽产量高、双低高油的特点,组合168A
×
927即为所述品种油苔928。
[0010]所述步骤(2)中通过分别记载各组合的播种期、出苗期、现蕾期、抽薹期、主薹采薹期、成熟期,进行生育期的选择;通过田间尝鲜和清炒品尝结合的方法,进行菜薹口感的选择;通过对每个组合连续20株的商品菜薹根数的统计,筛选再生能力强的组合;通过抗倒性、抗病性和抗寒性调查,进行油菜薹抗性的选择;统计商品菜薹和油菜籽的实际产量,进行油菜薹产量的选择;通过室内品质检测,选择双低高油的组合。
[0011]所述不育系168A是由油研10号中的不育株(Y10A)与双低油菜品系H6(R31/中双4号)为材料,通过测交、回交、系内成对兄妹交转育而成,于2012年通过湖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油2012007。
[0012]所述恢复系927以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双11号(国审油2008030)为母本,早熟新品系P4为父本进行杂交,连续多代自交定向选育而成。其中P4是以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湘杂油3号(湘品审317号)的父本恢5为母本,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双6号(国审油2003027)为父本杂交,再经连续6代连续定向选择而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选育的油菜新品种油苔928比传统油菜品种早熟性好,菜薹提早上市30天,且摘薹后油菜籽成熟时期与传统油菜相当,不影响后季作物生产,实现了菜薹、菜籽、菜油产量的三丰收和菜籽油的提质增效,比传统油菜品种果糖含量高,口感脆甜,深受消费者喜爱,突破了传统油菜单一的油用功能,提高油菜种植效益。薹油两用一般只要求采摘主薹,所以主薹的粗度和单薹重是决定菜薹产量的重要指标,分枝能力、抗倒性、抗病性是决定菜籽产量的重要指标,黄籽含油量是决定菜油产量和品质偶的重要指标。油苔928每亩菜薹比传统油菜增产100

150公斤,每亩增收400

600元;菜籽油优质加价及增产两项比传统油菜增效100

150元/亩,合计新增经济效益500

750元。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927的选育系谱。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1恢复系927的选育
[0018](1)选育目标:口感脆甜、发育早、抗性强。
[0019](2)选育过程:以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双11号(国审油2008030)为母本,早熟新品系P4为父本进行杂交,连续多代自交定向选育而成。其中P4是以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湘杂油3号(湘品审317号)的父本恢5为母本,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双6号(国审油2003027)为父本杂交,再经连续6代连续定向选择而成。
[0020]恢复系927的具体选育过程为:
[0021]F0:2012年春季,以中双11号为母本,P4为父本进行杂交。
[0022]F1:2013年春季,在F1代中套袋10株,收获后混合。
[0023]F2:2013年夏季,播种上代混合籽,种植300株,选择抽苔早、苔适口性性好、苔粗壮、抗寒性和抗病性好、株叶型好的单株11株套袋,成熟后分单株收获。
[0024]F3:2013年秋季,将上代入选的11株,分单株种植成株行,入选早苔株行7个,在7个早苔株行中分别再选符合目标性状的单株套袋,入选单株18株。
[0025]F4:2014年夏季,将上代入选的18株分单株种成株行,入选符合目标性状且整齐度高的株行3个,在入选的株行中再进行单株选择,成熟后分株系收种,并混合。
[0026]F5:2015年春季,继续对上代入选的3个株系(925、927、929)进行单株选择后,分系留种。
[0027]F6:2015年夏季,继续按同样方法选择加以稳定。
[0028]2015

2016年进行株系比较,927表现早熟、口感脆甜、抗病抗病抗寒性强。育成早熟新品系927。
[0029]927的选育系谱如图1所示:
[0030]实施例2油苔928的选育
[0031]不育系168A是由油研10号中的不育株(Y10A)与双低油菜品系H6(R31/中双4号)为材料,通过测交、回交、系内成对兄妹交转育而成,于2012年通过湖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油2012007。
[0032]2016年春季用不育系168A与恢复系927配制杂交组合,2016

2017年进行组合鉴定,分别记载各组合的播种期、出苗期、现蕾期、抽薹期、主薹采薹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早熟高产高油高抗薹油两用型油菜油苔928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F0杂交:选用不育系168A为母本,以自选的口感脆甜、发育早、抗性强的恢复系927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代种子;其中所述恢复系927以中双11号为母本,以早熟新品系P4为父本进行杂交,连续多代自交定向选育而成;所述早熟新品系P4以恢5为母本,以中双6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再经连续6代定向选择而成;(2)种植所述F1代种子,进行组合鉴定,对生育期、口感、再生能力、抗性、产量以及室内品质检测进行选择,组合168A
×
927具有发育早、口感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传霞胡金荣魏廷龙彭国钢黄琳罗晓玲张洋薛高尚雷世鸣田军周娟柏秀芳
申请(专利权)人: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