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群穿梭法改良优质温敏核不育水稻材料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620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作物杂交种育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分群穿梭法改良优质温敏核不育水稻材料技术,步骤一,收集资源,并用常规和分子技术鉴定其遗传组成,并根据杂交种对父母本的要求,分为母本A类,父本B类;步骤二,对收集的资源进行分类。该种分群穿梭法改良优质温敏核不育水稻材料技术,根据种质资源来源进行分类,并用分子技术进行鉴定,可根据亲缘关系将需要进行改良利用的主要资源材料,根据亲缘关系分成A、B两类,类别内尽量拥有足够多的目标性状基因,类别间的亲缘关系尽可能远,基因差异尽可能大,在选择时轮流置于不同的环境下,特别是逆境条件下,使得有利基因得以充分表达。使得有利基因得以充分表达。

A cluster shuttle method for improving high quality Thermo 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Rice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群穿梭法改良优质温敏核不育水稻材料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作物杂交种育种
,具体为一种分群穿梭法改良优质温敏核不育水稻材料技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知的水稻群体改良技术

轮回选择主要是针对单一性状进行改良,亲本选配时不考虑亲缘关系和基因表达与环境的关系,不能很好地利用双亲之间的基因差异提高杂种优势水平。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群体改良技术

轮回选择主要是针对单一性状进行改良,亲本选配时不考虑亲缘关系,不能很好地利用双亲之间的基因差异提高杂种优势水平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群穿梭法改良优质温敏核不育水稻材料技术,具备能够很好地利用双亲之间的基因差异提高杂种优势水平的不足的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群穿梭法改良优质温敏核不育水稻材料技术,由以下步骤构成:
[0006]步骤一,收集资源,并用常规和分子技术鉴定其遗传组成,并根据杂交种对父母本的要求,分为母本A类,父本B类;
[0007]步骤二,对收集的资源进行分类,再将分类的收集到的资源进行互交

穿梭选择

互交,最后进行系谱选择,分别获得优良亲本种质材料AX、BY;
[0008]1)高异交率温敏核不育系不同来源的抗病材料或综合性状优良的材料,
[0009]2)分离世代充分混合分成两份分别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特别是逆境条件进行随机多交(适当喷施“九二0”和辅助授粉),
[0010]3)选择农艺和品质性状都理想的抗性优良的单株,包括不育与可育单株,充分混合,
[0011]4)在继步骤3)后得到理想可育株和理想不育,
[0012]步骤三,培育或筛选高异交率高的温敏核不育系;
[0013]步骤四,筛选抗性种质和配合力强、综合性状好的优质种质,分组群构建血缘关系不同(遗传基础很可能不同)的基础群体;
[0014]步骤五,进行系谱穿梭高压选择,在至少进行了三轮互交的群体中,选择农艺和品质性状都理想的抗性0

3级的单株或抗性0

1级的单株,分成多份;
[0015]步骤六,进行测交鉴定,用三系不育系与稳定的当选株系杂交;
[0016]步骤七,进行起点温度鉴定,对于当选的温敏核不育系,在人工气候室对其进行起点温度鉴定,符合要求的株系即为温敏核不育系抗稻瘟病种质;
[0017]步骤八,进行人工接种抗谱测定,对当选株系进行人工接种鉴定,保留对已知病菌
的全群抗性频率达到90%以上的种质材料。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A、B类之间尽量扩大遗传(基因)差异,A、B类内尽量能完全拥有需要改良的目标性状(基因)。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二进行的互交

穿梭选择

互交,分组群用遗传基础不同的高异交率温敏核不育系,分别与构建亲本种质创建群体的基础材料杂交,从F2代起,将所有种子按粒数等比例充分混合,分成两份以上,分别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特别是逆境条件下种植,每点群体在20万株以上,开花期有选择地对矮株喷少量九二0,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成熟时,按2

4比1的比例,选择农艺和品质性状都理想的抗性0

3级的单株或抗性0

1级的不育与可育单株,充分混合,然后各个点的当选单株重新混合,分成多份并重复上述工作,在操作时,在田边和中间撒些病草,同时适当偏施氮肥,以加重病的发生。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将分成份的农艺和品质性状都理想的抗性0

3级的单株或抗性0

1级的单株在多个点交叉进行系谱选择,选择在多个点农艺和品质性状都理想的抗性0

3级的单株或抗性0

1级的单株或株系,直至稳定。在田间还种植一些诱发品种,以创造更好的发病条件。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其完全保持的即为保持系抗稻瘟病种质,完全恢复的即为恢复系抗稻瘟病种质,不保不恢的可以作为两系杂交稻父本或常规稻育种的抗稻瘟病种质。
[0022]优选的,所述不同优良亲本种质材料AX、BY进行广泛应用并配组,筛选强优杂交种组合。
[0023]与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根据种质资源来源进行分类,并用分子技术进行鉴定,可根据亲缘关系将需要进行改良利用的主要资源材料,根据亲缘关系分成A、B两类,类别内尽量拥有足够多的目标性状基因,类别间的亲缘关系尽可能远,基因差异尽可能大,在选择时轮流置于不同的环境下,特别是逆境条件下,使得有利基因得以充分表达,分别获得聚合有众多有利性状(基因)的育种材料AX、BY,再用AX、BY配组,由于它们各自有利性状多,它们之间亲缘关系远(基因相差多),故杂种优势水平可以提高,可以在综合改良单个杂交亲本抗性、配合力等的同时,由于合理区分了组群,有效扩大了杂交种双亲的遗传差异(基因差异),从而可以改善杂交种的抗性等重要农艺性状,提高杂种优势水平,实现增产增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一种分群穿梭法改良优质温敏核不育水稻材料技术,包括以下步骤构成:
[0026]步骤一,收集资源,并用常规和分子技术鉴定其遗传组成,并根据杂交种对父母本的要求,分为母本A类,父本B类,A、B类之间尽量扩大遗传(基因)差异,A、B类内尽量能完全拥有需要改良的目标性状(基因);
[0027]步骤二,对收集的资源进行分类,再将分类的收集到的资源进行互交

穿梭选择

互交,最后进行系谱选择,分别获得优良亲本种质材料AX、BY,
[0028]1)高异交率温敏核不育系不同来源的抗病材料或综合性状优良的材,
[0029]2)分离世代充分混合分成两份分别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特别是逆境条件进行随机多交(适当喷施“九二0”和辅助授粉,
[0030]3)选择农艺和品质性状都理想的抗性优良的单株,包括不育与可育单株,充分混合,
[0031]4)在继步骤3)后得到理想可育株和理想不育株,分组群用遗传基础不同的高异交率温敏核不育系,分别与构建亲本种质创建群体的基础材料杂交,从F2代起,将所有种子按粒数等比例充分混合,分成两份以上,分别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特别是逆境条件下种植,每点群体在20万株以上,开花期有选择地对矮株喷少量九二0,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成熟时,按2

4比1的比例,选择农艺和品质性状都理想的抗性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群穿梭法改良优质温敏核不育水稻材料技术,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步骤构成:步骤一,收集资源,并用常规和分子技术鉴定其遗传组成,并根据杂交种对父母本的要求,分为母本A类,父本B类;步骤二,对收集的资源进行分类,再将分类的收集到的资源进行互交

穿梭选择

互交,最后进行系谱选择,分别获得优良亲本种质材料AX、BY,1)高异交率温敏核不育系不同来源的抗病材料或综合性状优良的材,2)分离世代充分混合分成两份分别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特别是逆境条件进行随机多交(适当喷施“九二0”和辅助授粉),3)选择农艺和品质性状都理想的抗性优良的单株,包括不育与可育单株,充分混合,4)在继步骤3)后得到理想可育株和理想不育株,步骤三,培育或筛选高异交率高的温敏核不育系;步骤四,筛选抗性种质和配合力强、综合性状好的优质种质,分组群构建血缘关系不同(遗传基础很可能不同)的基础群体;步骤五,进行系谱穿梭高压选择,在至少进行了三轮互交的群体中,选择农艺和品质性状都理想的抗性0

3级的单株或抗性0

1级的单株,分成多份;步骤六,进行测交鉴定,用三系不育系与稳定的当选株系杂交;步骤七,进行起点温度鉴定,对于当选的温敏核不育系,在人工气候室对其进行起点温度鉴定,符合要求的株系即为温敏核不育系抗稻瘟病种质;步骤八,进行人工接种抗谱测定,对当选株系进行人工接种鉴定,保留对已知病菌的全群抗性频率达到90%以上的种质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群穿梭法改良优质温敏核不育水稻材料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A、B类之间尽量扩大遗传(基因)差异,A、B类内尽量能完全拥有需要改良的目标性状(基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群穿梭法改良优质温敏核不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小金田继微孟祥伦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