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ER拟真现实的3D动态内容捕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654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ER拟真现实的3D动态内容捕捉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拍摄模块、前端浏览器和后端服务器,所述拍摄模块、前端浏览器和后端服务器之间通过通信连接,所述拍摄模块用于拍摄视频信息,并将拍摄的视频信息发送给后端服务器,所述后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前端浏览器发送的视频信息,根据视频信息制作相应的图片集,再根据图片集生成待展示3D用户视图,前端浏览器接收所述待展示3D用户视图,通过陀螺仪的展示方式展示3D用户视图,本发明专利技术对被扫描物体的材质、颜色、形状没有要求,同时对被扫描物体的体积大小也没有过于严格要求,能够实现最真实的还原。够实现最真实的还原。够实现最真实的还原。

A 3D dynamic content capture system based on ER pseudo re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ER拟真现实的3D动态内容捕捉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ER拟真现实的3D动态内容捕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计算机的应用广泛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基于图片自动生成动画效果,在互联网娱乐方面有很多应用,目前国内市面上没有类似产品出现,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储备还不够完善,不能百分百的还原真实场景,因此应用难度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ER拟真现实的3D 动态内容捕捉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ER拟真现实的3D 动态内容捕捉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拍摄模块、前端浏览器和后端服务器,所述拍摄模块、前端浏览器和后端服务器之间通过通信连接,所述拍摄模块用于拍摄视频信息,并将拍摄的视频信息发送给后端服务器,所述后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前端浏览器发送的视频信息,根据视频信息制作相应的图片集,再根据图片集生成待展示3D用户视图,前端浏览器接收所述待展示3D用户视图,通过陀螺仪的展示方式展示3D用户视图。
[0005]进一步地,所述后端服务器包括接受模块、视频处理模块、视图构建模块和下发模块,所述接受模块用于接受前端浏览器上传的视频信息;所述视频处理模块用于对视频信息进行碎片化处理,生产图片集;视图构建模块通过Viewer模组调用图片集,生成3D用户视图;所述下发模块用于将生成的待展示3D用户视图下发至前端浏览器。
[0006]进一步地,所述后端服务器包括特征提取模块,所述视频处理模块根据视频信息制作相应的图片集后,通过特征提取模块识别图片集中的有效物体,并对图片集进行智能压缩、裁剪,将有效物体居中展示,所述后端服务器选取一张预览图片,发送到前端浏览器,所述前端浏览器展示预览图片。
[0007]进一步地,所述特征提取模块中的预设的AR识别模型,对多张所述图片信息进行识别,识别出图片信息中的有效物体的轮廓。
[0008]进一步地,所述特征提取模块识别图片集中的有效物体和拍摄时间信息,根据拍摄时间信息对图片集进行排序,选取首帧图片进作为预览图片。
[0009]进一步地,所述前端浏览器接收到所述待展示3D用户视图数据后,将所述待展示3D用户视图数据存储至预设的存储位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视频处理模块对视频信息进行抽帧,获得图片集。
[0011]本专利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ER拟真现实的3D动态内容捕捉系统,通过在一定角度内环拍物体,将物体由传统的2维静态图片展示,转换为3D动态效果,同时结合陀螺仪,实现更便
捷的展示操作。区别于传统扫描方式,本专利技术对被扫描物体的材质、颜色、形状没有要求,同时对被扫描物体的体积大小也没有过于严格要求,能够实现最真实的还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块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ER拟真现实的3D动态内容捕捉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拍摄模块、前端浏览器和后端服务器,所述拍摄模块、前端浏览器和后端服务器之间通过通信连接,所述拍摄模块用于拍摄视频信息,并将拍摄的视频信息发送给后端服务器,所述后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前端浏览器发送的视频信息,根据视频信息制作相应的图片集,再根据图片集生成待展示3D用户视图,前端浏览器接收所述待展示3D用户视图,通过陀螺仪的展示方式展示3D用户视图。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端服务器包括接受模块、视频处理模块、视图构建模块和下发模块,所述接受模块用于接受前端浏览器上传的视频信息;所述视频处理模块用于对视频信息进行碎片化处理,生产图片集;视图构建模块通过Viewer模组调用图片集,生成3D用户视图;所述下发模块用于将生成的待展示3D用户视图下发至前端浏览器。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端服务器包括特征提取模块,所述视频处理模块根据视频信息制作相应的图片集后,通过特征提取模块识别图片集中的有效物体,并对图片集进行智能压缩、裁剪,将有效物体居中展示,所述后端服务器选取一张预览图片,发送到前端浏览器,所述前端浏览器展示预览图片。
[0018]具体地,所述特征提取模块中的预设的AR识别模型,对多张所述图片信息进行识别,识别出图片信息中的有效物体的轮廓。
[0019]同时选取预览图片时,所述特征提取模块识别图片集中的有效物体和拍摄时间信息,根据拍摄时间信息对图片集进行排序,选取首帧图片进作为预览图片。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端浏览器接收到所述待展示3D用户视图数据后,将所述待展示3D用户视图数据存储至预设的存储位置。
[0021]具体地,所述视频处理模块对视频信息进行抽帧,获得图片集。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3]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本领域技
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ER拟真现实的3D动态内容捕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拍摄模块、前端浏览器和后端服务器,所述拍摄模块、前端浏览器和后端服务器之间通过通信连接,所述拍摄模块用于拍摄视频信息,并将拍摄的视频信息发送给后端服务器,所述后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前端浏览器发送的视频信息,根据视频信息制作相应的图片集,再根据图片集生成待展示3D用户视图,前端浏览器接收所述待展示3D用户视图,通过陀螺仪的展示方式展示3D用户视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ER拟真现实的3D动态内容捕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服务器包括接受模块、视频处理模块、视图构建模块和下发模块,所述接受模块用于接受前端浏览器上传的视频信息;所述视频处理模块用于对视频信息进行碎片化处理,生产图片集;视图构建模块通过Viewer模组调用图片集,生成3D用户视图;所述下发模块用于将生成的待展示3D用户视图下发至前端浏览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ER拟真现实的3D动态内容捕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服务器包括特征提取模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大学潘攀杨楠马兵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爱客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