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天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6532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适应天线装置包含天线元件(13、14)。天线元件(13)具有超过λ/2(这里,λ是无线信号的波长。)并且给定的上限波长以下的电长度L1,天线元件(14)具有给定的下限波长以上并且λ/2以下的电长度L2。控制器(24)根据由天线元件(13、14)收到的各无线信号,调整各无线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中的至少一方,自适应控制自适应天线装置,从而在实质上形成对于干涉波方向,包含多个零的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的辐射方向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移动电话等通信仪器中使用的移动通信用自适应天线装置和使用它的无线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移动电话等便携式无线通信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急速进展。此外,便携式无线通信装置不仅作为以往的电话机使用,还变身为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和基于WWW(万维网)的网页浏览的数据终端机。处理的信息也从以往的声音和文字信息变为相片和动画图象,实现大容量化,要求通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在这样的状况下,提出把此前主要在基站天线的高性能化中使用的自适应天线装置应用到便携式终端中(例如参照后面描述的专利文献1)。图17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与第一
技术介绍
有关的移动终端用天线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在第一
技术介绍
中,为了解决在发送时,在人体头部中变换为热的功率无助于通信,变为无用的,此外延迟波相互干涉,使接收特性恶化等课题,具有导电性框体71、多个天线元件72、收发电路73、通过调整天线元件72的振幅和相位从而减少对人体一侧的辐射功率的振幅相位调整电路74。据此,在发送时,减少向人体头部一侧辐射的功率,能更高效向空间辐射对天线元件72传递的信号,在接收时,对于移动终端,对人体一侧不具有指向性,所以对于人体一侧以外的方向,能提高天线指向性,所以具有效率变好的作用效果。此外,为了除去成为干涉波的延迟波,提出把指向性的零(null)向着延迟波的方向的结构(例如参照后面描述的专利文献2)。图18是表示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与第
技术介绍
有关的移动通信用基站天线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在第
技术介绍
中,在移动通信用基站天线装置中,为了防止延迟波的干涉,减少使用阵列结构实现笔形波束时的天线元件数量,具有以下的结构。第
技术介绍
是照射带状的区域的移动通信用的基站天线装置,多个天线元件81排列为与带状区域的长度方向正交的直线状,该天线元件81具有2个元件以上,5个元件以下的元件数量,各天线元件81之间的间隔S设定为1波长以上,3波长以下。此外,在各天线输入部中具有使从各天线元件81通过频率变换器82输入的输入信号的振幅和相位变化的振幅相位可变器83。振幅相位计算部84计算各天线输入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从而接收一侧预先已知的信号和由各天线元件81接收的信号的合成信号的误差变为最小,调整各振幅相位可变器83的输出,从而由该振幅相位计算部84计算的各天线元件81的振幅和相位变为该振幅相位可变器83的输出。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成11年28442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成10年242739号公报。这些与
技术介绍
有关的天线装置主要使用无指向性的天线元件,所以当天线元件的个数为多个(N)时,与辐射方向图中的零的形成数对应的天线元件的自由度只有N-1,为了把零向着人体和干涉波,更多的天线元件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的问题,提供能用比
技术介绍
更少的天线元件在辐射方向图中形成多个零的自适应天线装置和使用它的无线通信装置。第一专利技术的自适应天线装置设置了包括具有超过λ/2(这里,λ是无线信号的波长。)并且给定的上限波长以下的电长度L1的第一天线元件、具有给定的下限波长以上并且λ/2以下的电长度L2的第二天线元件的至少2个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由所述第一和第二天线元件收到的各无线信号,调整所述各无线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中的至少一方,自适应控制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从而在实质上形成对于干涉波方向,包含多个零的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的辐射方向图的控制部件。在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具有超过λ/2并且给定的上限波长以下的电长度L1、L1’的至少2个第一天线元件;包含所述第二天线元件的至少3个天线元件;所述电长度L1和所述电长度L1’彼此相同或不同。此外,在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分别具有给定的下限波长以上并且λ/2以下的电长度L2、L2’的至少2个第二天线元件;所述电长度L2和所述电长度L2’彼此相同或不同。第二专利技术的自适应天线装置包括分别具有超过λ/2(这里,λ是无线信号的波长。)并且给定的上限波长以下的电长度L1、L1’、L1”的至少3个第一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由所述第一天线元件收到的各无线信号,调整所述各无线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中的至少一方,自适应控制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从而在实质上形成对于干涉波方向,包含多个零的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的辐射方向图的控制部件;所述电长度L1、L1’、L1”中的至少2个彼此不同。在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波长是λ/4、λ/8或λ/16。此外,在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波长是10λ、3λ或λ。此外,在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天线元件是非平衡型天线或平衡型天线。在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天线中的至少1个天线元件是板状倒F天线。此外,在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天线元件中的至少1个天线元件是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的框体的至少一部分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天线元件。此外,在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比较使用多个天线元件进行自适应控制时的无线信号的信号质量、单独使用所述各天线元件不进行自适应控制时的无线信号的信号质量,控制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从而设定具有最佳信号质量的情形。第三专利技术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收发由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接收的无线信号的无线通信电路。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适应天线装置,设置了包括具有超过λ/2(这里,λ是无线信号的波长。)并且给定的上限波长以下的电长度L1的第一天线元件、具有给定的下限波长以上并且λ/2以下的电长度L2的第二天线元件的至少2个天线元件,包括根据由所述第一和第二天线元件收到的各无线信号,调整所述各无线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中的至少一方,自适应控制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从而在实质上形成对于干涉波方向,包含多个零的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的辐射方向图的控制部件。此外,根据其他本专利技术的自适应天线装置,包括分别具有超过λ/2(这里,λ是无线信号的波长。)并且给定的上限波长以下的电长度L1、L1’、L1”的至少3个第一天线元件,包括根据由所述第一天线元件收到的各无线信号,调整所述各无线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中的至少一方,自适应控制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从而在实质上形成对于干涉波方向,包含多个零的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的辐射方向图的控制部件;所述电长度L1、L1’、L1”中的至少2个彼此不同。通过采用以上的结构,与
技术介绍
相比,能提供用少数的天线元件能在辐射方向图中形成多个零的自适应天线装置和使用它的无线通信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具有自适应天线装置的无线通信装置11的结构和对于天线元件13、14的长度方向位置的电路分布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的无线通信装置11的无线通信电路110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把图1的自适应天线装置中的各天线元件13、14分别置换为偶极天线13A、14A时的自适应天线装置的实施例的平面图。图4是图3的自适应天线装置的仿真结果,是表示改变偶极天线的全长时的辐射方向图的变化的图。图5是图3的自适应天线装置的仿真结果,是表示L1=L2(1/4)λ时,方位角180度的所需波、方位角15度的第一干涉波、方位角-15度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适应天线装置,具有包括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在内的至少2个天线元件,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具有超过λ/2并且给定的上限波长以下的电长度L1;所述第二天线元件具有给定的下限波长以上并且λ/2以下的电长度L2,这里,λ是无线信号的波长,    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包括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根据由所述第一和第二天线元件收到的各无线信号,通过调整所述各无线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中的至少一方,自适应控制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从而形成在干涉波方向实质上包含多个零的所述自适应天线装置的辐射方向图。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井浩山本温小川晃一小柳芳雄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