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643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中,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外筒体和内筒体共用一个盖板,内筒体对应的盖板上设有气体进口,内筒体中设置内筒体冷媒组件,在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位置对应的盖板上设有气体出口,内筒体底部设有作为内筒出口的通孔,内筒出口沿内筒体切线方向设置,外筒体外壁设有外筒体冷媒组件,在外筒体的最底端设置液体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内盘管和外半管的两级冷却,可保证气相中的可回收利用成分更多地冷却下来。通过两级离心分离,可更好地实现气体的净化和液体的回收。具有性能稳定可靠、结构稳固、适应性强、分离效率高等优点。率高等优点。率高等优点。

A gas-liquid separ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a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gas-liquid separation device. A gas-liquid separation device, which includes an outer cylinder and an inner cylinder, the outer cylinder and the inner cylinder share a cover plate, the cover plate corresponding to the inner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gas inlet, the inner cylinder refrigerant assembly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cylinder, the cover plate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between the outer cylinder and the inner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gas outlet,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s the outlet of the inner cylinder, and the outlet of the inner cylinder is arranged along the tangent direction of the inner cylinder, The outer wall of the outer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n outer cylinder refrigerant component, and a liquid outlet is arranged at the lowest end of the outer cylinder. The remarkable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application can ensure that more recyclable components in the gas phase can be cooled down through the two-stage cooling of the inner coil and the outer half pipe. Through two-stage centrifugal separation, gas purification and liquid recovery can be better realized.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able and reliable performance, stable structure,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high separation efficiency. High efficiency. High efficiency< b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液分离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单元操作,用以实现气体净化和液体回收。目前,在化工、医药、环保、轻工等领域,经常遇到蒸馏浓缩等单元操作,产生的气体温度较高,气体中含有可回收利用的成分,如不经过冷却和气液分离操作而直接排向环保系统,会浪费大量的原料资源,同时也会增加环保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费用。现有的气液分离器对气液两相混合物通常采用离心分离或冷却分离,单纯采用任一种分离方式,效果均不太理想,如需二者兼有,则应对不同的设备进行组合安装使用,且离心分离或冷却分离多是仅为一级操作,分离压降高、分离效率低,设备投资大。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工业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也逐渐增强,如何更好地实现气液分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重点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该装置通过改变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形式,达到能够将离心分离和冷却分离合二为一的目的,并在一个装置内实现两级离心和两级冷却,更好地完成对气体的净化和液体的回收。最大限度地降低分离压降,提高分离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中,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外筒体和内筒体共用一个盖板,内筒体对应的盖板上设有气体进口,内筒体中设置内筒体冷媒组件,在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位置对应的盖板上设有气体出口,内筒体底部设有作为内筒出口的通孔,内筒出口沿内筒体切线方向设置,外筒体外壁设有外筒体冷媒组件,在外筒体的最底端设置液体出口。
[0005]如上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中,所述的内筒体冷媒组件为盘绕多组的冷媒内盘管,内盘管分别设有内盘管冷媒出口和内盘管冷媒进口,内盘管冷媒出口和内盘管冷媒进口与外界连通。
[0006]如上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中,所述的内盘管冷媒出口和内盘管冷媒进口设置在盖板上。
[0007]如上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中,所述的外筒体冷媒组件为螺旋盘绕在外筒体外壁上的外半管,外半管分别设有外半管冷媒出口和外半管冷媒进口,外半管冷媒出口和外半管冷媒进口与外界连通。
[0008]如上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中,所述的外半管冷媒进口设置在外半管的最低端,外半管冷媒出口设置在外半管的最高端。
[0009]如上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中,在外筒体的外底板上设有导流板,该导流板用于加速气液分离,导流板呈锥形。
[0010]如上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中,导流板通过支撑板固定在外底板上。
[0011]如上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中,盖板通过固定组件与外筒体固定连接,盖板和内筒体之间采用焊接,所述的固定组件为外筒法兰、垫片、螺母、螺栓。
[0012]如上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中,气体进口在内筒体空腔中的部分为90
°
弯管,末端沿内筒体腔室切线方向。
[0013]本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内盘管和外半管的两级冷却,可保证气相中的可回收利用成分更多地冷却下来。通过两级离心分离,可更好地实现气体的净化和液体的回收。具有性能稳定可靠、结构稳固、适应性强、分离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气液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是附图1中A

A剖视图
[0016]其中:1.气体进口、2.盖板、3.外筒体、4.外半管冷媒出口、5.外半管、6.导流板、7.支撑板、8.外底板、9.液体出口、10.外半管冷媒进口、11.内筒出口、12.内底板、13.内筒体、14.内盘管、15.外筒法兰、16.垫片、17.螺母、18.螺栓、19.气体出口、20.内盘管冷媒出口、21.内盘管冷媒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专利做进一步详述,以下实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0018]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由气体进口1、盖板2、外筒体3、外半管冷媒出口4、外半管5、导流板6、支撑板7、外底板8、液体出口9、外半管冷媒进口10、内筒出口11、内底板12、内筒体13、内盘管14、外筒法兰15、垫片16、螺母17、螺栓18、气体出口19、内盘管冷媒出口20、内盘管冷媒进口21组成。
[0019]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外筒体3的上端与外筒法兰15焊接,盖板2与外筒法兰15通过垫片16、螺栓18和螺母17连接,外筒体3的下端与外底板8焊接。外筒体3的侧壁焊接有外半管5,外半管5螺旋缠绕在外筒体3上,外半管5底部设有外半管冷媒进口10,上部设有半管冷媒出口4。盖板2与内筒体13焊接,内筒体13底部与内底板12焊接,内筒体13底部设有内筒出口11,如附图2所示,内筒出口11沿内筒体13切线方向。盖板2设有气体进口1、气体出口19、内盘管冷媒进口21和内盘管冷媒出口20。盖板2和内筒体13形成的腔室内设有内盘管14,内盘管14的内盘管冷媒进口21和内盘管冷媒出口20均与盖板2焊接,同时该腔室内还设有气体进口1,如附图2所示,气体进口1在该腔室内为90
°
弯管,末端沿该腔室切线方向。盖板2上还设有气体出口19,气体出口19直通内筒体13和外筒体3形成的腔室。内筒体13和外筒体3形成的腔室底部设有导流板6,导流板6呈锥形,与两块支撑板7焊接,支撑板7与外底板8焊接。外底板8中心处设有液体出口9。工作情况下,液体出口9与密闭容器连接,该密闭容器用以接收自液体出口9的液体。
[0020]本专利为可实现两级冷却和两级离心的气液分离装置,现举例对该装置的原理予以说明。
[0021]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装置工作前,在外半管冷媒进口10和内盘管冷媒进口21中通入冷水,使外筒体3和内盘管14保持低温。高温气体自气体进口1进入本装置,由于气体进口1在盖板2和内筒体13形成的腔室内为90
°
弯管,末端沿该腔室切线方向,因此进入该装置的高温气体会在该腔室内螺旋向下运动,由于内盘管14内通入了冷水,因此高温气体在与内盘管14接触过程中温度会不断下降,部分气体会冷凝成液体随着未冷凝下来的气体一同自内筒出口11进入内筒体13和外筒体3形成的腔室。至此完成了第一级冷却和第一级离心。
[0022]内筒出口11沿内筒体13切线方向,自内筒出口11出来的气体在内筒体13和外筒体3形成的腔室螺旋上升,由于外半管5中通入冷水,外筒体3的内壁温度较低,气体与外筒体3内壁接触过程中温度进一步下降,部分气体会冷凝成液体沿外筒体3内壁向下流动,未冷凝的气体自气体出口19离开本装置,至此完成了第二级冷却和第二级离心。
[0023]自内筒出口11出来的液体会降落在导流板6上,由于导流板6呈锥形,该液体会和外筒体3冷凝下来的液体一同沿导流板6与外筒体3形成的空隙流入液体出口9,液体出口9与密闭容器连接,液体会进而流进密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嵌套的外筒体(3)和内筒体(13),外筒体(3)和内筒体(13)共用一个盖板(2),内筒体(13)对应的盖板(2)上设有气体进口(1),内筒体(13)中设置内筒体冷媒组件,在外筒体(3)和内筒体(13)之间位置对应的盖板(2)上设有气体出口(19),内筒体(13)底部设有作为内筒出口(11)的通孔,内筒出口(11)沿内筒体(13)切线方向设置,外筒体(3)外壁设有外筒体冷媒组件,在外筒体(3)的最底端设置液体出口(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体冷媒组件为盘绕多组的冷媒内盘管(14),内盘管(14)分别设有内盘管冷媒出口(20)和内盘管冷媒进口(21),内盘管冷媒出口(20)和内盘管冷媒进口(21)与外界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盘管冷媒出口(20)和内盘管冷媒进口(21)设置在盖板(2)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体冷媒组件为螺旋盘绕在外筒体(3)外壁上的外半管(5),外半管(5)分别设有外半管冷媒出口(4)和外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福恒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