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6079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7:28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具有红色像素区、绿色像素区和蓝色像素区,显示面板包括红光发光单元、绿光发光单元、第一蓝光发光单元和第二蓝光发光单元,红光发光单元位于红色像素区,绿光发光单元位于绿色像素区,第一蓝光发光单元形成在红光发光单元和绿光发光单元的同一侧,第二蓝光发光单元形成在第一蓝光发光单元背向绿光发光单元的一侧,第一蓝光发光单元和第二蓝光发光单元均同时位于红色像素区、绿色像素区和蓝色像素区。通过上述设置,蓝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成倍增加,同时可以在更低的电流下工作,从而使得蓝光器件的寿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而且能够同时满足至少两个器件的微腔效应,有利于提高出光效率。高出光效率。高出光效率。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是市面上新型的显示面板。由于OLED显示面板具有自发光的特性,与液晶显示面板相比,OLED显示面板具有广色域、高对比度和超轻薄等诸多优点。
[0003]现有OLED显示面板的器件结构中,红光器件、绿光器件、蓝光器件一般通过精细金属掩膜版(Fine Metal Mask,FMM)蒸镀的形式制作,一般而言,红光器件和绿光器件的效率以及寿命均高于蓝光器件,因此蓝光器件的效率和寿命是OLED显示面板设计的主要瓶颈。而且,由于现有技术中的三个器件同层设置,一般仅能够满足其中一个器件的微腔效应,导致另外两个器件的出光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能够提高蓝光发光单元的发光效率和寿命,以及能够实现多个器件同时满足微腔效应,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寿命和出光效率。
[0005]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红色像素区、绿色像素区和蓝色像素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红光发光单元、绿光发光单元、第一蓝光发光单元和第二蓝光发光单元。所述红光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红色像素区,所述绿光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绿色像素区。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形成在所述红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绿光发光单元的同一侧。所述第二蓝光发光单元形成在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背向所述绿光发光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蓝光发光单元均同时位于所述红色像素区、所述绿色像素区和所述蓝色像素区。
[0007]通过设置两个蓝光发光单元(第一蓝光发光单元和第二蓝光发光单元),蓝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成倍增加,可使得发光效率提升了200%,由于无需增大开口率,不会对高PPI的OLED显示应用造成限制,同时,达到与现有显示面板的单层蓝光器件的相同亮度时,所需的电流仅为其一半,即可以在更低的电流下工作,从而使得蓝光器件的寿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可使得寿命提升300%~400%。而且,由于第一蓝光发光单元和第二蓝光发光单元均与绿光发光单元和红光发光单元异层设置,使得红光器件和绿光器件中的至少一者与蓝光器件的膜厚区分,以便于满足至少两个器件的微腔效应,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000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绿光发光单元异层设置,以使所述红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绿光发光单元至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的膜厚不同。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红光的波长大于绿光的波长,红光器件要求的膜厚会高于绿光器件要求的膜厚,因此优
选红光发光单元至第一蓝光发光单元的膜厚大于绿光发光单元至第一蓝光发光单元的膜厚。通过将红光发光单元和绿光发光单元的异层设置,可区分红光器件和绿光器件的膜厚,从而可同时满足红光器件和绿光器件的微腔效应,提高绿光和红光的出光效率。
[000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绿光发光单元设于所述红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之间,并同时位于所述红色像素区和所述绿色像素区。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绿光发光单元同时位于红色像素区和绿色像素区,且绿光发光单元位于红光发光单元和第一蓝光发光单元之间,使得红光发光单元至第一蓝光发光单元的膜厚包括了绿光发光单元的厚度,以便于通过调整绿光发光单元的厚度以调整满足红光发光单元的微腔效应,从而实现同时满足红光器件和绿光器件的微腔效应的目的。
[001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绿光发光单元同层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于所述红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之间的调节层,所述调节层用于调节所述红光发光单元至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的膜厚。具体的,通过在第一蓝光发光单元和红光发光单元之间设置调节层,从而使得红光发光单元至第一蓝光发光单元的膜厚大于绿光发光单元至第一蓝光发光单元的膜厚,有利于同时满足红光器件和绿光器件的微腔效应。
[001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阳极以及设于所述阳极和所述绿光发光单元之间的空穴注入层和第一空穴传输层,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设于所述空穴注入层背向所述阳极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空穴注入层能够降低从阳极注入空穴的势垒,使空穴能从阳极有效地注入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绿光发光单元和红光发光单元中。第一空穴传输层能够保证空穴能够顺利从第一空穴注入层传输至对应的发光单元。
[001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之间的第一蓝光中间层,和设于所述绿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的绿光中间层,以及设于所述红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的红光中间层。所述第一蓝光中间层位于所述蓝色像素区并用于降低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之间的能级差。所述绿光中间层位于所述绿色像素区并用于降低所述绿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之间的能级差。所述红光中间层位于所述红色像素区并用于降低所述红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之间的能级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蓝光中间层、绿光中间层和红光中间层可降低对应发光单元至第一空穴传输层之间的能级差,有利于空穴的注入和传输,同时可以兼顾阻挡电子的作用。三种中间层可基于对应的颜色的能级需求来设置。
[00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包括第一蓝光激发层和第一电子传输层。所述第一蓝光激发层同时位于所述红色像素区、所述绿色像素区和所述蓝色像素区。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层叠在所述第一蓝光激发层背向所述绿光发光单元的一侧。通过设置第一电子传输层,有利于电子传输移动,以便于电子能够抵达对应的发光单元。由于第一蓝光激发层的电子传输能力较强,但空穴传输能力较弱,电子能够快速通过第一蓝光激发层,从而抵达绿光发光单元和红光发光单元,并在绿光发光单元与空穴复合形成激子发出绿光,在红光发光单元与空穴复合形成激子发出红光,因此,红色像素区和绿色像素区的空穴无法抵达第一蓝光激发层,因此在红色像素区和绿色像素区无法激发出蓝光,因此不会出现绿光和红光泛蓝,不会影响色纯度。对于红光发光单元和绿光发光单元而言,第一蓝光激发层只起到了辅助电子传输的作用。另外,由于第一蓝光激发层和第一电子传输层均同时位
于所述红色像素区、所述绿色像素区和所述蓝色像素区,可通过调节第一蓝光激发层和第一电子传输层的厚度来区分蓝光器件和红光器件以及绿光器件对应的膜厚,有利于多个器件同时满足微腔效应。
[00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蓝光激发层为采用普通金属掩膜版(CMM)蒸镀而成。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蓝光激发层同时位于所述红色像素区、所述绿色像素区和所述蓝色像素区,以便于采用CMM蒸镀工艺形成(现有技术中为采用FMM工艺形成),较大程度地降低了成本。
[001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蓝光发光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蓝光激发层、第二蓝光中间层和第二空穴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红色像素区、绿色像素区和蓝色像素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红光发光单元、绿光发光单元、第一蓝光发光单元和第二蓝光发光单元,所述红光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红色像素区,所述绿光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绿色像素区,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形成在所述红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绿光发光单元的同一侧,所述第二蓝光发光单元形成在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背向所述绿光发光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蓝光发光单元均同时位于所述红色像素区、所述绿色像素区和所述蓝色像素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绿光发光单元异层设置,以使所述红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绿光发光单元至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的膜厚不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光发光单元设于所述红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之间,并同时位于所述红色像素区和所述绿色像素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绿光发光单元同层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于所述红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之间的调节层,所述调节层用于调节所述红光发光单元至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的膜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阳极以及设于所述阳极和所述绿光发光单元之间的空穴注入层和第一空穴传输层,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设于所述空穴注入层背向所述阳极的一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之间的第一蓝光中间层,和设于所述绿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的绿光中间层,以及设于所述红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的红光中间层,所述第一蓝光中间层位于所述蓝色像素区并用于降低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之间的能级差,所述绿光中间层位于所述绿色像素区并用于降低所述绿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之间的能级差,所述红光中间层位于所述红色像素区并用于降低所述红光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之间的能级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包括第一蓝光激发层和第一电子传输层,所述第一蓝光激发层同时位于所述红色像素区、所述绿色像素区和所述蓝色像素区,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层叠在所述第一蓝光激发层背向所述绿光发光单元的一侧。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蓝光激发层为采用普通金属掩膜版蒸镀而成。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蓝光发光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蓝光激发层、第二蓝光中间层和第二空穴传输层,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位于靠近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的一侧,所述第二蓝光中间层和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均位于所述蓝色像素区。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和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单元之间的电荷产生层。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蓝光激发层为采用普通金属掩膜版蒸镀而成。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蓝光激发层与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鹏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