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闪光灯及照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6079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闪光灯及照相机,闪光灯包括:转轴壳;转向结构,包括连接轴和限位口,连接轴的一端连接于转轴壳;控制器壳,限位口位于控制器壳上,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设于限位口,且连接轴的外缘抵接于限位口的壁;限位结构,设置于控制器壳和转轴壳之间,包括:环形限位部,环形限位部和限位口同心设置;第一限位部,延伸至环形限位部内,保证了闪光灯的转轴壳和控制器壳在转动过程中的阻尼感和档位感,避免了转轴壳和控制器壳在相对转动的过程中会有角度滑动和跨越角度的情况出现,延长了定位结构的和闪光灯的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闪光灯及照相机


[0001]本技术涉及摄像
,具体涉及一种闪光灯及照相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照相机无论是在影视、宣传或生活中越来越常见,但是,照相的光线环境条件也十分影响图像的质量,而闪光灯的出现很好地补充了照相机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光线的需求,尤其在拍一些特殊角度的图像时,闪光灯打光的角度更为刁钻,因此,出现了具有多个旋转角度的闪光灯。
[0003]目前,现有的闪光灯中,闪光灯的灯头通过转轴组件连接于控制器壳,且闪光灯上均设置有定位结构或阻尼结构,能够让用户在转动闪光灯的过程中精准的转到对应角度上,但闪光灯在长期的使用转动的过程后,用户在转动转轴组件和控制器壳的过程中阻尼感并不强烈,反而出现松松垮垮的体验,甚至出现转动轴组件和控制器壳之间转动角度滑动或跨越角度的情况出现,转动轴组件和控制器壳之间转动角度的档位感不佳,严重时定位结构或阻尼结构失效,影响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闪光灯的转轴组件和控制器壳在转动过程中阻尼手感或档位感不佳、角度滑动或跨越角度及定位结构或阻尼结构失效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闪光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闪光灯,其包括:转轴壳;转向结构,包括连接轴和限位口,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轴壳;控制器壳,所述限位口位于所述控制器壳上,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限位口,且所述连接轴的外缘抵接于所述限位口的壁;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控制器壳和所述转轴壳之间,包括:环形限位部,所述环形限位部和所述限位口同心设置;第一限位部,延伸至所述环形限位部内。
[0006]可选的,所述环形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控制器壳上,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固定块,设置于所述转轴壳上;凸起块,连接于所述固定块,延伸至所述第一限位部内。
[0007]可选的,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限位部还包括:固定件,连接于所述转轴壳,穿设于所述固定孔。
[0008]可选的,所述固定孔平行于所述环形限位部所在的圆弧上任意点的切线。
[0009]可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两侧设置第一卡合部,所述转轴壳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卡合部。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卡合部为凹槽,所述第二卡合部为凸起,且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为金属件。
[0012]可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环形限位部内,且具有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状态,以限制所述控制器壳和所述转轴壳之间的相对转动。
[0013]可选的,还包括定位结构,包括:限位盘,连接于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所述限位盘的外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槽,且所述限位盘和所述连接轴同心设置;定位壳,设置于所述控制器壳;弹簧,设置于所述定位壳内;滑销,穿设于所述定位壳,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盘,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弹簧,且具有抵接于任一所述限位槽的状态,以限制所述限位盘和所述控制器壳之间的相对转动。
[0014]可选的,所述定位壳与所述控制器壳为一体式结构。
[001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照相机,其应用如如上所述的闪光灯。
[0016]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7]1.本技术提供的闪光灯,将设置于转轴壳上的连接轴延伸至控制器壳上的限位口,进而实现对转轴壳和控制器壳相对转动的转动中心的限定,并通过将第一限位部延伸至环形限位部内,实现再次对转轴壳和控制器壳相对转动的转动中心的限定,进而避免了当仅有转轴壳和控制器壳之间的连接结构限定两者互相转动中心时,转轴壳和控制器壳之间的连接磨损而影响到定位结构的作用端和转轴壳之间配合的情况,保证了闪光灯的转轴壳和控制器壳在转动过程中的阻尼感和档位感,避免了转轴壳和控制器壳在相对转动的过程中会有角度滑动和跨越角度的情况出现,延长了定位结构和闪光灯的使用寿命。
[0018]2.本技术提供的闪光灯,通过将环形限位部设置于控制器壳上,且第一限位部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内穿设有固定件,且固定件连接于转轴壳,以限制第一限位部相对转轴壳发生位移,因此,能够保证第一限位部和转轴壳连接的稳定性,且当转动转轴壳或控制器到极限角度时,即第二限位部抵接于第一限位部时,第一限位部能够承受较大的扭力,避免因操作失误或闪光灯等挂件重力较大而导致对控制器壳和转动轴壳相对转动的角度的极限值限定的失效,保证了闪光灯的正常使用,延长了闪光灯的使用寿命。
[0019]3.本技术提供的闪光灯,第一限位部包括固定块,且固定块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内穿设有固定件,且固定件连接于转轴壳,以限制第一限位部相对转轴壳发生位移;并通过在固定块的两侧设置第一卡合部,并在转轴壳上设置第二卡合部,将第二卡合部设置于第一卡合部内,以限制第一限位部绕固定件的转动,进而能够将第一限位部设置于转轴壳上,通过以上两种固定方式,保证了第一限位部和转轴壳连接的稳定性,有效地避免了第一限位部和转轴壳发生相对活动的情况出现,进而保证了第一限位部和环形限位部对转动壳和控制器壳之间相对转动的转动中心的限定,进一步地保证了闪光灯的转轴壳和控制器壳在转动过程中的阻尼感和档位感,避免了转轴壳和控制器壳在相对转动的过程中会有角度滑动和跨越角度的情况出现,延长了定位结构和闪光灯的使用寿命。
[0020]4.本技术提供的闪光灯,通过将固定孔平行于环形限位部所在的圆弧上任意点的切线设置,使得第一限位部在被固定件固定到转轴壳上后,当转动转轴壳或控制器壳时,凸起块的运动轨迹和环形限位部限定的轨迹能够完全重合,避免凸起块在环形限位部内运动产生干涉而造成额外磨损,保证了闪光灯的使用寿命。
[0021]5.本技术提供的闪光灯,通过将第一限位部设置为金属件,保证了第一限位部的耐磨性,进而降低了环形限位部和第一限位部对转轴壳和控制器壳相对转动的转动中心限定的失效率。
[0022]6.本技术提供的闪光灯,通过设置第二限位部、环形限位部和第一限位部,且第一限位部延伸至环形限位部内,第二限位部设置于环形限位部内,当转动转轴壳或控制器壳且第二限位部和第一限位部抵接后,控制器壳和转轴壳相对转动至极限不能够再转动,因此,限定了控制器壳和转轴壳的转动角度范围,进一步地将第一限位部设置为金属件,使得控制器壳和转轴壳相对转动至极限值后能够抵抗较大的扭力,避免因操作失误或闪光灯等挂件重力较大而导致对控制器壳和转动轴壳相对转动的角度的极限值限定的失效,保证了闪光灯的正常使用,延长了闪光灯的使用寿命。
[0023]7.本技术提供的闪光灯,转轴壳通过转向结构连接于控制器,且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连接轴另一端的限位盘,且所述限位盘和所述连接轴同心设置,定位结构还包括滑销和弹簧,滑销抵接于限位盘,且限位盘的边缘上设置有多个环形限位部,当转动转轴壳或控制器壳且滑销抵接于限位槽时,以限制所述限位盘和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闪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壳(1);转向结构(5),包括连接轴(51)和限位口(52),所述连接轴(5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轴壳(1);控制器壳(2),所述限位口(52)位于所述控制器壳(2)上,所述连接轴(51)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限位口(52),且所述连接轴(51)的外缘抵接于所述限位口(52)的壁;限位结构(4),设置于所述控制器壳(2)和所述转轴壳(1)之间,包括:环形限位部(41),所述环形限位部(41)和所述限位口(52)同心设置;第一限位部(42),延伸至所述环形限位部(4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限位部(41)设置于所述控制器壳(2)上,所述第一限位部(42)包括:固定块(421),设置于所述转轴壳(1)上;凸起块(422),连接于所述固定块(421),延伸至所述第一限位部(4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闪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21)上开设有固定孔(423),所述第一限位部(42)还包括:固定件,连接于所述转轴壳(1),穿设于所述固定孔(4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闪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423)平行于所述环形限位部(41)所在的圆弧上任意点的切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闪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21)的两侧设置第一卡合部(4211),所述转轴壳(1)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卡合部(4212),所述第一卡合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平王军柯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纽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