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费站用补光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593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费站用补光灯装置,包括防护固定件、节能补光装置和散热装置,所述防护固定件呈中空腔体设置,且所述防护固定件的顶部设有呈折L形设置的上斜板,所述防护固定件的侧端设有折光口,所述折光口设于上斜板的底部下方,所述节能补光装置设于防护固定件内,所述散热装置设于防护固定件内且与节能补光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速公路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LED灯板发出的强光经由多个折光板的反射,最后光照从反背光板反射到光扩散板上,经扩散板扩散使得光在较强的同时具有不晃眼的效果,上斜板的倾斜角度使得光路不受阻挡更加节能也产热更低的收费站用补光灯装置。灯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费站用补光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公路用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收费站用补光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收费站道口均需要进行摄像监控,监控的过程的补光方案比较重要。补光过程有以下两个作用:增强背景光强度,否则摄像机将无法对来往车辆进行摄像和拍照;增加现场的亮度,为收费站的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
[0003]现有的收费站口一般采用补光灯来实现,这种补光灯有以下两种方式:(1)频闪式补光灯,该灯具被来往的车辆触发后,会发出极具亮度的闪光,以便摄像机对来往车辆进行连锁抓拍;但是无法为收费站提供照明。另外瞬时的强光也对人眼伤害较大;(2)常亮补光灯,这种补光灯悬挂在高速道口,具有极高的亮度,为来往车辆进行补光和照明;但是由于高强光灯具的发热原因,灯具的寿命短,并且能耗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灯板发出的强光经由多个折光板的反射,最后光照从反背光板反射到光扩散板上,经扩散板扩散使得光在较强的同时具有不晃眼的效果,上斜板的倾斜角度使得光路不受阻挡更加节能也产热更低的收费站用补光灯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收费站用补光灯装置,包括防护固定件、节能补光装置和散热装置,所述防护固定件呈中空腔体设置,且所述防护固定件的顶部设有呈折L形设置的上斜板,所述防护固定件的侧端设有折光口,所述折光口设于上斜板的底部下方,所述节能补光装置设于防护固定件内,所述散热装置设于防护固定件内且与节能补光装置连接;所述节能补光装置包括LED灯板、第一折光板、第二折光板、第三折光板、光扩散板以及反光背板,所述反光背板设于防护固定件折光口的相对一侧内壁上,所述LED灯板呈水平状连接设于反光背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一折光板呈倾斜状设置且连接设于LED灯板与反光背板之间,所述第二折光板呈倾斜状连接设于防护固定件的内壁上,所述第三折光板连接设于第二折光板的一侧上,所述光扩散板平行于反光背板设置,且所述光扩散板一端连接设于上斜板的折角处底部;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热管、散热鳍片和散热风扇,所述热管设于防护固定件内且设于LED灯板的底部,所述散热鳍片均匀设于热管的外部,所述防护固定件的相对两侧壁上对称设有进风孔,所述散热风扇设于防护固定件内且设于进风孔的底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LED灯板发出的光路经由第一折光板反射到第二折光板上,所述光路由第二折光板再反射到第三折光板、并经由第三折光板反射至反背光板上,所述光路从反背光板反射到光扩散板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光扩散板为具有透光性的扩散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LED灯板与第二折光板之间连接设有挡风板,强制风从进风孔通过
散热风扇吹过热管、并从出风口流出。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固定件的底部靠近热管的一侧设有出风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孔均匀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进风孔组合成三角形设置。
[0011]采用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收费站用补光灯装置,LED灯板发出的强光光路经由第一折光板反射到第二折光板上,再由第二折光板再反射到第三折光板、并经由第三折光板反射至反背光板上,最后光照从反背光板反射到光扩散板上,经扩散板扩散使得光在较强的同时具有不晃眼的效果,上斜板的倾斜角度使得光路不受阻挡更加节能也产热更低。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收费站用补光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收费站用补光灯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收费站用补光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收费站用补光灯装置的剖视图。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7]其中,1、防护固定件,2、节能补光装置,3、散热装置,4、上斜板,5、折光口,6、LED灯板,7、第一折光板,8、第二折光板,9、第三折光板,10、光扩散板,11、反光背板,12、热管,13、散热鳍片,14、散热风扇,15、进风孔,16、出风口,17、挡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如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收费站用补光灯装置,包括防护固定件1、节能补光装置2和散热装置3,所述防护固定件1呈中空腔体设置,且所述防护固定件1的顶部设有呈折L形设置的上斜板4,所述防护固定件1的侧端设有折光口5,所述折光口5设于上斜板4的底部下方,所述节能补光装置2设于防护固定件1内,所述散热装置3设于防护固定件1内且与节能补光装置2连接;所述节能补光装置2包括LED灯板6、第一折光板7、第二折光板8、第三折光板9、光扩散板10以及反光背板11,所述反光背板11设于防护固定件1折光口5的相对一侧内壁上,所述LED灯板6呈水平状连接设于反光背板11的一侧上,所述第一折光板7呈倾斜状设置且连接设于LED灯板6与反光背板11之间,所述第二折光板8呈倾斜状连接设于防护固定件1的内壁上,所述第三折光板9连接设于第二折光板8的一侧上,所述光扩散板10平行于反光背板11设置,且所述光扩散板10一端连接设于上斜板4的折角处底部;所述散热装置3包括热管12、散热鳍片13和散热风扇14,所述热管12设于防护固定件1内且设于LED灯板6的底部,所述散热鳍片13均匀设于热管12的外部,所述防护固定件1的相对两侧壁上对称设有进风孔15,所述散热风扇14设于防护固定件1内且设于进风孔15的底部。
[0021]其中,所述LED灯板6发出的光路经由第一折光板7反射到第二折光板8上,所述光路由第二折光板8再反射到第三折光板9、并经由第三折光板9反射至反背光板上,所述光路从反背光板反射到光扩散板10上。所述光扩散板10为具有透光性的扩散板。所述防护固定件1的底部靠近热管12的一侧设有出风口16。所述LED灯板6与第二折光板8之间连接设有挡风板17,强制风从进风孔15通过散热风扇14吹过热管12、并从出风口16流出。所述进风孔15均匀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进风孔15组合成三角形设置。
[0022]具体使用时,LED灯板6发出的强光光路经由第一折光板7反射到第二折光板8上,再由第二折光板8再反射到第三折光板9、并经由第三折光板9反射至反背光板上,最后光照从反背光板反射到光扩散板10上,经扩散板扩散使得光在较强的同时具有不晃眼的效果,上斜板4的倾斜角度使得光路不受阻挡更加节能也产热更低。
[0023]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费站用补光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固定件、节能补光装置和散热装置,所述防护固定件呈中空腔体设置,且所述防护固定件的顶部设有呈折L形设置的上斜板,所述防护固定件的侧端设有折光口,所述折光口设于上斜板的底部下方,所述节能补光装置设于防护固定件内,所述散热装置设于防护固定件内且与节能补光装置连接;所述节能补光装置包括LED灯板、第一折光板、第二折光板、第三折光板、光扩散板以及反光背板,所述反光背板设于防护固定件折光口的相对一侧内壁上,所述LED灯板呈水平状连接设于反光背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一折光板呈倾斜状设置且连接设于LED灯板与反光背板之间,所述第二折光板呈倾斜状连接设于防护固定件的内壁上,所述第三折光板连接设于第二折光板的一侧上,所述光扩散板平行于反光背板设置,且所述光扩散板一端连接设于上斜板的折角处底部;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热管、散热鳍片和散热风扇,所述热管设于防护固定件内且设于LE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邵征达贺文涛王东升孙策李俐锋郭晓禹贾茂霞李伟赵云芳梅乐翔孙永红李剑刘旭宋杰刘嘉高薪王梦佳黄芸江运志王鹏壮郑婧婧王超芮刘晶刘文静任政宋惠娟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