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造的1,3
‑
丙二醇生产菌株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工程
,具体涉及改造的1,3
‑
丙二醇生产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1,3
‑
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主要用作原料与对苯二甲酸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该聚合物具有高弹性,易染色等优良的性能,是一种高档纺织材料。生物法生产1,3
‑
丙二醇已经有多年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克雷伯氏菌属细菌(genus Klebsiella)、弗氏柠檬酸(Citrobacter freundii)、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和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等自然界微生物可以利用甘油为原料生产1,3
‑
丙二醇。但是未发现自然界微生物能利用葡萄糖等糖质原料生产1,3
‑
丙二醇。通过人工构建代谢途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ate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改造的1,3
‑
丙二醇生产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的菌株是指通过人工操作提高菌株细胞中的pdu微室含量,获得1,3
‑
丙二醇生产性能提高的工程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造的1,3
‑
丙二醇生产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菌株的出发菌为具有1,3
‑
丙二醇生产能力的野生菌株或经过基因改造后用于1,3
‑
丙二醇生产的工程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造的1,3
‑
丙二醇生产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菌株的出发菌选自克雷伯氏菌、弗氏柠檬酸菌、丁酸梭菌、罗氏乳杆菌、人工构建的具有1,3
‑
丙二醇生产能力的大肠杆菌或谷氨酸棒杆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造的1,3
‑
丙二醇生产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菌株细胞中的pdu微室含量的方法采用以下其中至少其一的方式:(1)通过分子生物学操作将pdu微室编码基因连接到表达质粒,将表达质粒转入1,3
‑
丙二醇生产菌株;(2)通过分子操作将pdu微室编码基因重组到1,3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健,孙少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