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卫专利>正文

一次性使用微创双通道变径扩张鞘及其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903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性使用微创双通道变径扩张鞘,涉及经皮肾镜穿刺通道鞘技术领域,包括内鞘体和套设在内鞘体外部的外鞘壳,所述内鞘体和外鞘壳之间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鞘体和外鞘壳中段均为变径段,所述内鞘体和外鞘壳的后段直径均大于前段直径,所述外鞘壳的后段上连通设置有入水接头,所述内鞘体的后端连通设置有出水接头。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实现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又能双通道涡流式入出水的前提下,保证肾盂低压持续水循环,同时保证肾镜及内鞘内径间隙的最大化,粉碎结石的同时可以短距离移动肾镜即可负压吸引出结石。距离移动肾镜即可负压吸引出结石。距离移动肾镜即可负压吸引出结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微创双通道变径扩张鞘及其套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经皮肾镜穿刺通道鞘
,具体涉及一次性使用微创双通道变径扩张鞘。

技术介绍

[0002]经皮肾镜手术随着X线,B超,CT定位穿刺定位技术的改进及完善,碎石设备的改进,穿刺的精准度越来越高,手术并发症也越来越少,所以开展越来越广泛。血管微创介入手术的发展,为经皮肾镜提供安全保障,大部分的肾结石手术通过经皮肾镜手术解决问题。开放手术的比例也越来越少。超细通道和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的适用范围与输尿管软镜存在一定的一定程度的重叠,而输尿管软镜随着激光能量设备的发展,输尿管软镜鞘的使用,200
[0003]um激光光纤的使用,适应证也不断的扩大,可用于<2cm的肾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软镜一次性产品也已出现应用,但较大结石软镜手术由于出入水不是持续性,出水为软镜和软镜输送鞘之间的间隙,如果软镜输送鞘放置不到位,容易形成肾盂高压,使术后脓毒血症的机率增加,术后粉碎结石会有一定机率的残留,虽然术后震荡排石机的应用,可以减少术后结石残留,但对病人来说比较麻烦且增加医疗费用,双通道加吸引的改良输尿管输尿管软镜输送鞘形成一定形式的双通道,但由于其工艺原因,其鞘的直径为14/16Fr,而且仅一个很小的单通道,所以真正手术时排石及吸引结石的效果欠佳,并且由于增加一通道,其外经为16Fr,大部分使用此类输尿管软镜输送鞘的手术病人需预先放置输尿管支架15天

30天扩张输尿管后行二期输尿管软镜手术。失去了微创手术原有的意愿。未来的趋势是医保空缺越来越大,手术的控费会越来越严格,软镜比较高的价格,镜子容易损害,一次性软镜价格较高。术后有一定几率的结石残留,在现有的中国医保体制下使用会越来越受限制,而经皮肾镜手术很高的结石清除率,微通道,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的发展,使肾镜镜子越来越细,血管微创介入手术的发展,为经皮肾镜提供保障,对于较大的肾结石,采用多通道,微通道,超微通道经皮肾处理,在很高的结石清除率的基础上,损伤也越来越小,也越来越安全,故超细通道和微通道经皮肾镜的适应症越来越广泛。
[0004]根据肾脏通道的大小,20

22Fr为标准通道,16

18Fr为小通道,11

14Fr微通道,8

10Fr为超微经皮肾通道。经皮肾镜手术创伤的大小应以肾脏通道的大小来衡量到底是标准通道,小通道,微通道,还是超微通道,在经皮肾镜穿刺等技术熟练掌握的基础上,通道的大小与经皮肾术后出血的比例成正比,通道越小,肾实质损伤越小,术后出血的机率越小,而通道的大小又与结石清除的速度及肾盂内的压力直接相关,研究表明肾盂内压力≥20mmHg与术后发热直接相关,所以肾盂高压持续时间与手术时间同样重要,但所有的各种通道的经皮肾的通道大部分为同一直径,意味着肾通道和皮肤,皮下筋膜的通道一样大小。而且标准通道及小通道的经皮肾手术扩张鞘为单通道,入水为较粗的肾镜的器械操作通道,这样肾镜的镜体相对较粗,出水为肾镜与手术扩张鞘间的间隙,相对来说,这样的间隙较小,术者常利用逆行输尿管插管的导管及灌注泵的脉冲水流往返压力,将粉碎结石通过肾盂内一
定的压力才能冲出结石,较大的结石需从引导鞘中拔出肾镜带出结石,这样手术操作也不太方便,故无法实现保证肾盂低压的情况下稳定的水循环,10

14超微通道经皮肾由于镜体才F8甚至更细,器械操作通道3.3

3.6Fr,如果通过550um的激光光纤,较困难从操作通道入水,故采用独特的双层金属扩张鞘,实现涡流式入水,中间鞘与镜体出水的同时冲出粉碎的结石,但由于中间鞘与镜体之间空隙很小无法将较大的结石排出,必须使结石粉沫化,或将F8的镜子退到其较粗连接器的鸡翅膀形Y形单层鞘后引流孔后,再通过其内鞘及与其相连的鸡翅膀形Y形单层鞘相连的负压将较大的结石排出,肾镜从肾内退到其较粗连接器的鸡翅膀形Y形单层鞘的吸引孔外的距离较远,给手术带来不便。而且由于扩张鞘的最大外直径为14Fr及内直径为11Fr左右的双层金属鞘,工艺要求极高,价格也很高,很多单位至今未配备超微通道经皮肾。
[0005]因此,迫切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既能实现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又能双通道涡流式入出水的前提下,保证肾盂低压持续水循环,同时保证肾镜及内鞘内径间隙的最大化,粉碎结石的同时可以短距离移动肾镜即可负压吸引出结石,同时鞘的硬度合适,通道不变形的产品,使得手术更加简便,安全,对病人、临床手术医师以及医保层面三方都有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使用微创双通道变径扩张鞘,既能实现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又能双通道涡流式入出水的前提下,保证肾盂低压持续水循环,同时保证肾镜及内鞘内径间隙的最大化,粉碎结石的同时可以短距离移动肾镜即可负压吸引出结石,同时鞘的硬度合适,通道不变形,从而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次性使用微创双通道变径扩张鞘,包括内鞘体和套设在内鞘体外部的外鞘壳,所述内鞘体和外鞘壳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内鞘体和外鞘壳中段均为变径段,所述内鞘体和外鞘壳的后段直径均大于前段直径,所述外鞘壳的后段上连通设置有入水接头,所述内鞘体的后端连通设置有出水接头。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鞘壳的前后端与内鞘体外部密闭连接,所述外鞘壳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溢流通道。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溢流通道为均匀布置的多个溢流孔。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鞘壳的前端形成锥形面或弧形面。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接头的端部为负压吸引口,用于将液体或碎石吸出。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接头的管壁一侧开设有可手控的负压吸引孔。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扩张鞘前段部分的外径为5

24Fr,所述扩张鞘后段部分的外径为10

36Fr。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扩张鞘的末端安装有密封帽。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次性使用微创双通道变径扩张鞘套件,包括所述扩张鞘,还包括若干个扩张内芯,所述扩张内芯可嵌套贯穿于所述扩张鞘内,所述扩张内芯前端为尖端部,所述尖端部的长度根据不同规格的扩张内芯直径尺寸依次变大而相应变
短,所述扩张内芯末端连接有塑配接头,所述扩张内芯沿轴向开设有容纳导丝穿过的通孔。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扩张内芯中段为适配于所述内鞘体变径段的微变径段。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使用微创双通道变径扩张鞘,采用双层设计,所谓的双层为管套管式设计,中心腔为主通道(手术器械和回水通道),外管和内管形成的环形间隙的环形腔为环形通道(进水通道),从而实现进出水的分割与流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使用微创双通道变径扩张鞘,包括内鞘体和套设在内鞘体外部的外鞘壳,所述内鞘体和外鞘壳之间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鞘体和外鞘壳中段均为变径段,所述内鞘体和外鞘壳的后段直径均大于前段直径,所述外鞘壳的后段上连通设置有入水接头,所述内鞘体的后端连通设置有出水接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微创双通道变径扩张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壳的前后端与内鞘体外部密闭连接,所述外鞘壳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溢流通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微创双通道变径扩张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通道为均匀布置的多个溢流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微创双通道变径扩张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壳的前端形成锥形面或弧形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微创双通道变径扩张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接头的端部为负压吸引口,用于将液体或碎石吸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微创双通道变径扩张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接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卫秦晓鹏魏先锋何翔
申请(专利权)人:金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