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箱梁用的活动式钢底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86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预制箱梁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预制箱梁用的活动式钢底模;包括多个单体底模;相邻所述单体底模依次连接;每个所述单体底模都包括模面板;所述模面板下端连接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工字钢;所述支撑工字钢一端的翼缘与模面板下端相连接;每个所述模面板的上端面均为倾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箱梁用的活动式钢底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活动式钢底模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可单独维修,在预制箱梁底模拼装中可以重复使用;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限定模面板的结构,使得钢底模后续拼装时,因为相邻模面板高度具有区别,可以实现“以直代曲”;进而保证钢底模拼装后形成的拱度符合设计要求。证钢底模拼装后形成的拱度符合设计要求。证钢底模拼装后形成的拱度符合设计要求。

A movable steel bottom formwork for precast box gir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箱梁用的活动式钢底模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箱梁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预制箱梁用的活动式钢底模。

技术介绍

[0002]预制箱梁底模拼装时;传统的混凝土固定式台座底模高度固定化,且预拱度需要添加钢板来调节,所需材料消耗过多。
[0003]箱梁底宽有数种类型宽度,需要重新制作混凝土台座底模,占用多数的空间,不符合绿色化施工和不方便维修保养。
[0004]传统式混凝土固定式台座不能灵活使用和短期内迅速增加铺设台座数量,造成施工进度滞后;空间利用率相比活动式底座较低。
[0005]所以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就需要对传统预制箱梁底模拼装支撑装置进行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高,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拼装成设计拱度或者长度的钢底模结构。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预制箱梁用的活动式钢底模;包括多个单体底模;相邻所述单体底模依次连接;每个所述单体底模都包括模面板;所述模面板下端连接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工字钢;所述支撑工字钢一端的翼缘与模面板下端相连接;每个所述模面板的上端面均为倾斜面。
[0009]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支撑槽钢,所述支撑工字钢通过支撑槽钢与模面板下端相连接。
[0010]相邻所述模面板对接处的模面板厚度相同。
[0011]所述工字钢的腹板侧面设有加固钢板。
[0012]所述模面板下端边缘处设有连接角钢;所述连接角钢包括横向板和纵向板,所述连接角钢通过横向板与模面板下端面相连接;所述纵向板上设有连接孔;相邻模面板通过连接角钢对接。
[0013]所述工字钢下端设有调节垫板。
[0014]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箱梁用的活动式钢底模;本技术公开的活动式钢底模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可单独维修,在预制箱梁底模拼装中可以重复使用;另外本技术通过限定模面板的结构,使得钢底模后续拼装时,因为相邻模面板高度具有区别,可以实现“以直代曲”;进而保证钢底模拼装后形成的拱度符合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正拱拼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反拱拼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单体底模的结构横向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连接角钢的主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单体底模的结构纵向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中模面板上设置有连接角钢和支撑槽钢时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0023]1、钢底模,2、单体底模,21、模面板,22、工字钢,23、调节垫板,24、加固钢板,25、支撑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一种预制箱梁用的活动式钢底模;包括多个单体底模2;相邻所述单体底模2依次连接;每个所述单体底模2都包括模面板21;所述模面板21下端连接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工字钢22;所述支撑工字钢22一端的翼缘与模面板21下端相连接;每个所述模面板21的上端面均为倾斜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箱梁用的活动式钢底模1;本技术公开的活动式钢底模1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可单独维修,在预制箱梁底模拼装中可以重复使用;另外本技术通过限定模面板21的结构,使得钢底模后续拼装时,因为相邻模面板21高度具有区别,可以实现“以直代曲”;进而保证钢底模1拼装后形成的拱度符合设计要求。
[0026]本技术公开的活动式钢底模1,主要就是调节相邻单体底模2之间的连接,整套箱梁底模用“以直代曲”的概念使得整套底模呈现曲线圆弧状的线型,进而满足箱梁设计竖曲线的要求。
[0027]在实际布置,通过调节相邻单体底模2的前后高度,使之拼装而成的钢底模1预拱度满足设计要求。
[0028]另外,本技术公开的钢底模结构为活动钢底模结构,这种设计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混凝土固定式台座,因为本技术公开的活动钢底模1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方便根据需要调整钢底模1的整体结构。
[0029]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支撑槽钢25,所述支撑工字钢通过支撑槽钢25与模面板下端相连接;首先通过支撑槽钢25的设置,支撑槽钢25一个作用是增加模面板的底部强度,另外是起到一个架高作用,避免后续支撑工字钢与连接角钢之间的装配干涉,另外,也方便增加支撑工字钢与模面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具体实施时,所述支撑槽钢25一端的肋板面与模面板21下端相贴合,所述支撑槽钢25与支撑工字钢22的翼缘贴合;这样的设置,保证了支撑机构与模面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支撑机构对模面板支撑架高的稳定性。
[0030]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相邻所述模面板21对接处的模面板21厚度相同;这样
的设置,使得相邻单体底模2拼装处不会凸起,有利于保证钢底模1上端面的平整性。
[0031]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工字钢22的腹板侧面设有加固钢板24;本技术通过加固钢板24的设置,很好的保证了工字钢22的结构强度,继而保证了整个钢底模1的结构强度;加固钢板长度可以大于支撑工字钢的横向长度,使得加固钢板外露,而加固钢板外露部分可以用于连接其他固定部件(或配重部件),保证整个钢底模放置的稳定性。
[0032]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模面板21下端边缘处设有连接角钢3;连接角钢3的设置,一个作用是增加模面板21的结构强度,另外一个作用是方便后续相邻单体底模2之间的连接;具体,本技术中所述连接角钢3包括横向板31和纵向板32,所述连接角钢3通过横向板31与模面板21下端面相连接;所述纵向板32上设有连接孔33;相邻模面板21通过连接角钢3对接;横向板31的设置,方便了连接角钢3与模面板21之间的连接,纵向板32方便后续相邻模面板21的对接,具体实施时,相邻模面板21下端的纵向板32相互贴合,再通过螺栓穿过两个纵向板32上的连接孔33实现相邻纵向板32之间的连接。
[0033]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支撑槽钢设置在连接角钢与模面板形成的沉槽内部;连接角钢与支撑槽钢的相互支撑,保证了模面板的整体结构强度。
[0034]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工字钢22下端设有调节垫板23;调节垫板23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模面板21所处高度,通过每个工字钢22下端放置的调节垫板23数量不同,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模面板21上端面的倾斜角度,进而可以在后续根据需要更改钢底模1拼装形成的拱度。
[0035]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箱梁用的活动式钢底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单体底模;相邻所述单体底模依次连接;每个所述单体底模都包括模面板;所述模面板下端连接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工字钢;所述支撑工字钢一端的翼缘与模面板下端相连接;每个所述模面板的上端面均为倾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梁用的活动式钢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支撑槽钢,所述支撑工字钢通过支撑槽钢与模面板下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梁用的活动式钢底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涛李光均张义龙王永明刘广王彬彬周向国刘鹏飞黄卫东姚文伟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