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陡坡防滑坡危险勘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581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陡坡防滑坡危险监测信息分析方法,涉及勘测技术领域,通过终端设备实现陡坡防滑坡数据信息的获取,其中终端设备至少包括监测终端、雨量监测终端、地表裂缝监测终端、深部位移监测终端或者土壤水分计;并通过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陡坡防滑坡危险勘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勘测领域,且更确切地涉及一种陡坡防滑坡危险勘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陡坡是指坡度大于临界底坡的渠道底坡,也指急剧升高的斜坡。边坡防滑坡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在各种场合应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山体滑坡(landslides)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最常见的自然诱发因素是天降大雨或暴雨,特别是久雨后再突降大雨更容易诱发滑坡。
[0003]在现实生活中,滑坡裂缝形变速率、水平方向累积形变量、垂直方向平均形变速率、累积加速度、累积加加速度、裂缝、累积形变量、日降雨量和土壤含水量等多种数据信息对山体滑坡都有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实现这些参数及部件的评估是对于山体滑坡至关重要。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人工经验学方法和检测设备检测上体表面现象,这种技术虽然对于安全防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无法实现数据信息的分析,无法获取陡坡防滑坡危险信息更具体信息的分析与挖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陡坡防滑坡危险监测信息分析方法,能够实现陡坡防滑坡危险信息更具体信息的分析与挖掘,提高数据信息的分析能力。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陡坡防滑坡危险勘测方法,其中包括:(S1)采用陡坡地面勘测设备对陡坡防滑坡现场数据信息获取和勘测,通过柔性摄像装置采集由测量单元获得的陡坡滑移面位移数据,以便操作员识别地面中滑动危险情况;(S2)勘测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经过外部导管到达地面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服务程序和通信程序,分别进行对勘测信息进行预处理和远程通讯,通过边缘计算网关实现与云平台数据信息的交互,通过边缘计算提高通信交互能力;(S3)通过边缘计算计算地下水位监测与勘测地层图像数据信息,采用高斯差分函数改进的暗通道先验算法分化勘测图像信息,将复杂的整体图形信息单一化;通过大数据处理中心集中处理勘测图像数据与监控勘测设备勘测数据,通过传输总线传递至后台服务器端;(S4)微机控制中心负责处理传输的勘测信息,网络通信通过光纤和网络基站完成
输出数据信息的传输,将监控设备采集的勘测信息,输送到各自处理主站或者由数据库收录,整个陡坡地质指令调度中心负责全方位监控,通过调度中心对勘测设备状态进行全面检测,提高波动反应能力,对陡坡地面勘测信息波动位置进行针对性校正,根据数据可视化分析滑坡危险度,由上层管理人员决策当前形势的滑坡危险情况,并设计出解决措施。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陡坡地面勘测设备为摆锤式滑坡勘测装置,其中摆锤式滑坡勘测装置包括外管、多个测量单元、导管、柔性摄像装置、计算机控制单元、电缆、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横梁、透明水位监测管、量规、摆锤组、铅垂线和摆件;其中外管为埋入地下的管状结构,外管容腔内设置导管,导管内部设置有柔性摄像装置,柔性摄像装置设置有电缆,所述电缆连接有计算机控制单元,所述外管还设置有多个测量单元;其中多个测量单元设置在外管内部并沿外管布置,用于测量外管在地下不同深度处发生的位移;其中柔性摄像装置通过用于捕获动态或静态图像的电缆悬挂在导管中;其中测量单元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并且所述测量单元中间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环横梁;透明水位监测管沿连接测量单元位于连接环旁,水位监测管与外管的外部连通,用于抽取滑坡的地下水;铅垂线为垂直于地面的理论参考线,铅垂线和摆锤组以及摆件互相平行设置,量规平行与导管的底面设置,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互相平行设置,横梁设置在外管内部,透明水位监测管设置在横梁上。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测量单元(2)长600 mm。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柔性摄像装置包括图像选择模块、模糊度判断模块、锁定模块和图像输出模块,其中所述图像选择模块的输出端与模糊度判断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模糊度判断模块的输出端与锁定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锁定模块的输出端与图像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图像选择模块用于选择陡坡防滑坡危险区域的位置,模糊度判断模块用于对陡坡防滑坡危险区域的位置进行轮廓定位,锁定模块用于对陡坡防滑坡危险区域的位置进行精细锁定,图像输出模块用于将锁定的陡坡勘测信息输出。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通过暗通道先验DCP算法分化勘测图像信息。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暗通道先验DCP算法处理陡坡勘测图像的方法为:步骤一、提取监控陡坡勘测图像数据信息,寻找最清晰的图像数据,函数表达式为:(1)公式(1)中,为监控陡坡勘测图像数据库;为陡坡勘测监控录像信息变量;为陡坡勘测图像样本;表示数据库标识,步骤二、差分计算;差分函数是不同尺度的两个核之间的差,定义如下:(2)公式(2)中,为常数,与为像素在图像中的横纵位置,为比例空间因
子,为陡坡勘测图像尺度;公式(2)寻找最佳清晰度的过程为DCP算法,将处理后的陡坡勘测图像进行分解;步骤三、构建分解函数,其中分解函数中每一段的识别时间记为:(3)公式(3)中,表示分解陡坡勘测图像的识别时间,表示模糊去噪常数,表示去噪后的陡坡勘测高清图像,表示图像受外界环境影响因素;陡坡勘测图像处理信息。
[0011]步骤四、陡坡勘测图像处理函数,表达式为:(4)公式(4)中,表示图像处理后数据特征识别结果,表示陡坡勘测高清图像,表示陡坡勘测时长,和为初始图像容差和图像法处理后的图像容差。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数据可视化分析滑坡危险度时,通过可视化分析函数实现滑坡危险度检测和评估,其中设置陡坡勘测位置,将不同位置数据信息设置为向量空间函数,则记作为:(5)公式(5)中,代表不同的勘测位置,表示不同的勘测信息,则不同勘测信息构成的递归图结构为:(6)公式(6)中,表示数据函数的影响因子,代表系可视化范围,和表示不同的勘测信息特征距离,当时,设定可视化图像坐标原点为,当时,设定其坐标位置为1,之后将n维向量展开,数据信息定义函数为:
(7)公式(7)中,分别代表向量空间中的勘测信息坐标点,用代表不同勘测信息之间坐标距离差的比值,如果该比值大于预先设置的标准值,和之间的向量位置关系有误,则存在危情数据信息。
[0013]本专利技术有益的积极效果在于:区别于常规技术,本专利技术采用陡坡地面勘测设备对陡坡防滑坡现场数据信息获取和勘测,通过柔性摄像装置采集由测量单元获得的陡坡滑移面位移数据,以便操作员识别地面中滑动危险情况,勘测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经过外部导管到达地面控制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陡坡防滑坡危险勘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采用陡坡地面勘测设备对陡坡防滑坡现场数据信息获取和勘测,通过柔性摄像装置采集由测量单元获得的陡坡滑移面位移数据,以便操作员识别地面中滑动危险情况;(S2)勘测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经过外部导管到达地面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服务程序和通信程序,分别进行对勘测信息进行预处理和远程通讯,通过边缘计算网关实现与云平台数据信息的交互,通过边缘计算提高通信交互能力;(S3)通过边缘计算计算地下水位监测与勘测地层图像数据信息,采用高斯差分函数改进的暗通道先验算法分化勘测图像信息,将复杂的整体图形信息单一化;通过大数据处理中心集中处理勘测图像数据与监控勘测设备勘测数据,通过传输总线传递至后台服务器端;(S4)微机控制中心负责处理传输的勘测信息,网络通信通过光纤和网络基站完成输出数据信息的传输,将监控设备采集的勘测信息,输送到各自处理主站或者由数据库收录,整个陡坡地质指令调度中心负责全方位监控,通过调度中心对勘测设备状态进行全面检测,提高波动反应能力,对陡坡地面勘测信息波动位置进行针对性校正,根据数据可视化分析滑坡危险度,由上层管理人员决策当前形势的滑坡危险情况,并设计出解决措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坡防滑坡危险勘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陡坡地面勘测设备为摆锤式滑坡勘测装置,其中摆锤式滑坡勘测装置包括外管(1)、多个测量单元(2)、导管(3)、柔性摄像装置(4)、计算机控制单元(5)、电缆(6)、第一连接环(8)、第二连接环(9)、横梁(10)、透明水位监测管(1)、量规(12)、摆锤组(13)、铅垂线(14)和摆件(15);其中外管(1) 为埋入地下的管状结构,外管(1)容腔内设置导管(3),导管(3)内部设置有柔性摄像装置(4),柔性摄像装置(4)设置有电缆(6),所述电缆(6)连接有计算机控制单元(5),所述外管(1)还设置有多个测量单元(2);其中多个测量单元(2)设置在外管(1)内部并沿外管(1)布置,用于测量外管(1)在地下不同深度处发生的位移;其中柔性摄像装置(4)通过用于捕获动态或静态图像的电缆(6)悬挂在导管(3)中;其中测量单元(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环(8)和第二连接环(9);并且所述测量单元(2)中间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环横梁(10);透明水位监测管(1)沿连接测量单元(2)位于连接环(8)旁,水位监测管(1)与外管(1)的外部连通,用于抽取滑坡的地下水;铅垂线(14)为垂直于地面的理论参考线,铅垂线(14)和摆锤组(13)以及摆件(15)互相平行设置,量规(12)平行与导管(3)的底面设置,第一连接环(8)和第二连接环(9)互相平行设置,横梁(10)设置在外管(1)内部,透明水位监测管(1)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伟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特科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