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假体填充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假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假体填充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需要施行手术的病人越来越多,而人工关节翻修术也已成为常规的手术操作。
[0003]人工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十分常见,较小的缺损采取颗粒性植骨、结构性植骨或扩大翻修假体的直径等方法重建多能获得良好效果。而当缺损严重时,翻修常常十分棘手,其难点在于缺乏有效的支撑结构,目前金属骨缺损填充是一种比较认可的方式,这种方法既能又能保证金属骨骼的良好支撑,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植骨材料的缺失。金属骨缺损填充补块常规采用半球形、矩形、月牙形、异型等结构,需要对原来已变形或病变的骨床进行削磨,磨出相适应的形状后,将填充块填塞或通过螺钉的方式固定在骨床之上。
[0004]这种方式需要提前设计出各种形态、各种尺寸的填充块,会对厂家的生产压力、经销商的备货压力、医生的骨床处理、患者骨质的保留造成不利的影响。3D打印定制化填充块可以按照患者缺损形态来进行设计,但需要患者做CT扫描,而且需要留给器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假体填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体(10),为具有第一空腔的第一多面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体(10)包括相互连接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第三连接板(13)、第四连接板(14)、第五连接板(15)和第六连接板(16),所述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二连接板(12)和所述第三连接板(13)上均设有第一连接柱(17),所述第四连接板(14)、所述第五连接板(15)和所述第六连接板(16)上均设有第一连接槽(18),所述第一连接槽(18)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地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10)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第一连接体(10)为多个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体(10)的所述第一连接柱(17)插设在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体(10)的所述第一连接槽(18)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填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17)包括柱体部(171)和凸沿部(172),所述柱体部(17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连接,所述凸沿部(172)与所述柱体部(171)的第二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体填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沿部(172)包括平直部(173)及与所述平直部(173)连接的楔形部(174),所述楔形部(174)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体(10)的表面为斜面,所述楔形部(174)和所述柱体部(171)之间设置有沿所述柱体部(171)的轴线方向贯穿设置的弧形孔(17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假体填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部(173)为半圆弧状,所述柱体部(171)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切口(176),所述切口(176)位于所述平直部(173)和所述楔形部(174)之间,所述切口(176)位于所述柱体部(171)的中心线朝向所述楔形部(174)的一侧,所述切口(176)由所述柱体部(17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宽度逐渐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体填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18)包括插槽(181)以及与所述插槽(181)连接的插孔(182),所述插孔(182)的直径大于凸沿部(172)的直径,所述插槽(181)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凸沿部(172)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填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0)包括共用顶点A,所述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二连接板(12)和所述第三连接板(13)相交于所述共用顶点A,所述第一连接柱(17)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二连接板(12)和所述第三连接板(13)上的位置靠近所述共用顶点A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假体填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与所述第四连接板(14)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12)与所述第五连接板(15)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板(13)与所述第六连接板(16)间隔设置,所述第四连接板(14)上的所述插孔(18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伟,王彩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