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材制造微孔钛合金骨植入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2628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材制造微孔钛合金骨植入体,包括具有空腔的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包括外光滑曲面和内壁面,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远离外光滑曲面端具有开口,还包括螺孔管体,螺孔管体与内壁面连接并从开口延伸到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外,螺孔管体沿轴线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贯穿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和TC4钛合金,符合生物力学,形状和尺寸基于患者原始的本体CT、磁共振断层影像制定,能降低患者的安全风险的手舟骨(腕骨)的微孔钛合金骨植入体,能实现患者肌体组织与植入物融合,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实现增材技术如何构建手舟骨(腕骨)植入物。(腕骨)植入物。(腕骨)植入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材制造微孔钛合金骨植入体


[0001]本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增材制造的钛合金材质的手舟骨的微孔骨植入体。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骨植入体因受工艺和材料的限制,无法形成复杂的结构,因此造成形状不匹配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的问题,如植入体的原材料主要为PEEK(聚醚醚酮)和钛及TC4钛合金两大类,TC4钛合金的弹性模量约为钢的1/2,故其刚性差、易变形,不宜制作细长杆和薄壁件,切削时加工表面的回弹量很大,约为不锈钢的2~3倍,造成后刀面的剧烈摩擦、粘附、粘结磨损,成形件中就容易出现熔合不良的问题;且传统骨植入体难以实现骨细胞的黏附增殖,简单的通用型、标准型植入器械中并没有专用于手舟骨的植入物体,经过检索现有的手舟骨(腕骨)植入物,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关节假体”,公开号CN107920901A,其中公开一种关节假体,其包括用于附接到骨骼结构的第一部分的近侧植入物,但该植入物仅是一种腕骨的整体替代物,并未示出针对手舟骨如何处理的问题;而增材制造,或者称为3D打印技术(3DP),在快速精确制造多孔和具有复杂微观结构的植入体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如何采用增材制造制作一种符合生物力学的手舟骨植入物体是采用该新型技术所要面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增材制造技术的符合生物力学,能降低患者的安全风险,且能实现患者肌体组织与植入物融合的手舟骨(腕骨)的微孔钛合金骨植入体。
[0004]一种增材制造微孔钛合金骨植入体,包括具有空腔的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所述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包括外光滑曲面和内壁面,所述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远离外光滑曲面端具有开口,还包括螺孔管体,所述螺孔管体与内壁面连接,并从开口延伸到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外,所述螺孔管体沿轴线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贯穿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
[0005]进一步,所述螺孔管体超出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8

10mm。
[0006]进一步,外光滑曲面为一层抛光的光滑面。
[0007]进一步,还包括细小网状微孔,所述内壁面和螺孔管体表面设置有若干细小网状微孔。
[0008]进一步,所述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与螺孔管体为一体结构。
[0009]进一步,所述细小网状微孔孔径为1

3mm。
[0010]进一步,所述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的壁厚为1

1.2mm。
[0011]进一步,所述螺孔管体的壁厚0.6

0.8mm。
[0012]进一步,所述螺纹孔孔径为2.5

2.8mm。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和TC4钛合金,符合生物力学,形状和尺寸基于患者原始的本体CT、磁共振断层影像制定,能降低患者的安全风险的手舟骨(腕
骨)的微孔钛合金骨植入体,能实现患者肌体组织与植入物融合,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实现增材技术如何构建手舟骨(腕骨)植入物。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微孔钛合金骨植入体的主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微孔钛合金骨植入体的从后看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微孔钛合金骨植入体的主视图的半剖视图,图中未画出网状微孔;
[0017]图4为本技术微孔钛合金骨植入体的从右向左看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微孔钛合金骨植入体的从左向右看的立体示意图;
[0019]上图中:1

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101

外光滑曲面,102

内壁面,103

开口,2

螺孔管体,3

螺纹孔,4

细小网状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增材制造微孔钛合金骨植入体,包括具有空腔的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1,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1包括外光滑曲面101和内壁面102。
[0025]人体手舟骨形状基本是一致的,但是因为年龄、体重、身高等影响,其尺寸、曲面大小略有不同,可采用制作若干型号的微孔钛合金骨植入体,使用时直接选用(现有通用型、标准型植入器械的使用方式),当然基于增材技术,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1的尺寸、大小能够基于患者原始的手舟骨本体CT、磁共振断层影像,通过数字化三维模型重建出,然后保证与原始的骨本体一致,可采用重建出的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1为薄壁结构,壁厚为1

1.2mm。
[0026]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1远离外光滑曲面101端具有开口103,外光滑曲面101则需在增材制造后进行抛光处理,减少和患者接触摩擦骨本体。
[0027]螺孔管体2与内壁面102连接并从开口103延伸到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1外,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1与螺孔管体2为一体结构,延伸量最好超出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18

10mm,方
便与完好的骨本体契合,螺孔管体2沿轴线开有螺纹孔3,螺纹孔3贯穿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1,贯穿植入体方便与完好的骨本体打螺钉更加固定完好骨本体与植入体;螺孔管体2的壁厚0.6

0.8mm,优选0.8mm;螺纹孔3孔径为2.5

2.8mm,优选2.6mm。
[0028]在内壁面102和螺孔管体2表面设置有若干细小网状微孔4,细小网状微孔4孔径为1

3mm,优选2mm。
[0029]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1与螺孔管体2构成整个手舟骨(腕骨)植入物,该植入物适于增材技术下采用采用TC4钛合金制备。采用增材制造技术的钛合金微孔骨植入体采用TC4钛合金,而TC4钛合金植入物具有耐蚀性、生物相容性、优越的力学性能和疲劳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材制造微孔钛合金骨植入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空腔的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1),所述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1)包括外光滑曲面(101)和内壁面(102),所述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1)远离外光滑曲面(101)端具有开口(103),还包括螺孔管体(2),所述螺孔管体(2)与内壁面(102)连接,并从开口(103)延伸到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1)外,所述螺孔管体(2)沿轴线开有螺纹孔(3),所述螺纹孔(3)贯穿植入体曲形薄壁本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材制造微孔钛合金骨植入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细小网状微孔(4),所述内壁面(102)和螺孔管体(2)表面设置有若干细小网状微孔(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增材制造微孔钛合金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清冯强宋慕国蔡兴博吴一芃王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