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层压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573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层压机,包括热压板、电磁感应加热器、电磁感应线和控制器,沿热压板长度方向开设多个通孔,垂直热压板板面对应每个通孔均开设有多个穿孔,每个穿孔贯穿热压板,多个穿孔沿热压板长度方向布置,电磁感应线穿设在通孔和穿孔内,电磁感应线与电磁感应加热器电连接,控制器与电磁感应加热器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层压机,能够提高传热效率,减小热量损失,缩短预热时间。缩短预热时间。缩短预热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层压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层压机,属于层压机加热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层压机是指把多层物质压合在一起的机械设备,主要用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工作时,将铺设好的太阳能组件置于高温密闭的腔体之中,采用热压板作为加热面,在真空的环境当中以大气压强作为外部施加的压力作用在组件上实现层压封装,加热设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存在着两大主流加热技术:一是传统的循环油加热设备,加热油炉中采用不锈钢电热管对导热油介质进行加热,采用循环泵将加热油炉中的导热油介质导入到热压板中,导热油介质在热压板中循环利用,导热油预热时间长且加热导热油耗电大;二是电热管加热方式,在热压板的厚度中心位置上加工出大量安装孔,将大量的加热管插入到安装孔中,加热管的热量传导至热压板,但是由于其加热管以及安装孔的数量庞大,大大增加了安装维修的难度以及工作量,热传递时热量损失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层压机,能够提高传热效率,减小热量损失,缩短预热时间。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热压板、电磁感应加热器、电磁感应线和控制器,沿所述热压板长度方向开设多个通孔,垂直所述热压板板面对应每个所述通孔均开设有多个穿孔,每个所述穿孔贯穿所述热压板,多个所述穿孔沿所述热压板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电磁感应线穿设在所述通孔和所述穿孔内,所述电磁感应线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器电连接。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磁感应线从通孔一端穿入,并绕设在第一个穿孔与第二个穿孔之间的孔壁上,绕设到设定圈数后沿热压板长度方向继续绕设在第二个穿孔与第三个穿孔之间的孔壁上,直至绕设完成一个通孔对应的所有穿孔,电磁感应线按同样的方式穿设在其他通孔对应的穿孔上,电磁感应线两端与电磁感应加热器电连接,电磁感应加热器产生交变电流,交变电流在电磁感应线中产生交变磁场,孔壁置于其中,切割交变磁力线,从而在孔壁内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物体内部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孔壁的效果,孔壁将热量传输至整个热压板;电磁感应线圈直接对孔壁进行加热,提高传热效率,减少热量损失和耗电量,控制器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控温更加精确。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穿孔为长圆孔。
[000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长圆孔方便穿设电磁感应线。
[0009]进一步,与一个所述通孔对应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穿孔中心距离为90~100mm。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穿孔中心距离为90~100mm,方便绕设电磁感应线。
[0011]进一步,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中心距为1430~1450mm。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通孔中心距为1430~1450mm,加工方便,且加热效果好,减少热量浪费。
[0013]进一步,还包括两个第一隔热板和两个第二隔热板,两个所述第一隔热板固定在所述热压板顶面和底面,两个所述第二隔热板固定在开设所述通孔的所述热压板两个端面,所述第二隔热板上开设有用于所述电磁感应线穿出的穿线孔。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隔热板盖设在热压板顶面和底面,第二隔热板固定在开设通孔的热压板两个端面,防止热量流失,穿线孔方便电磁感应线穿出与电磁感应加热器连接。
[0015]进一步,还包括接线柱,所述接线柱固定在所述热压板上,电磁感应加热器输出的导线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在所述接线柱上连接。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接线柱方便电磁感应加热器与电磁感应线圈连接。
[0017]进一步,所述接线柱的材质为陶瓷。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陶瓷接线柱绝缘效果好。
[0019]进一步,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热压板上开设一安装孔,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热压板上开设安装孔,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安装孔内,提高对温度检测的灵敏度,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能够对热压板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提高热压效果。
[0021]进一步,所述安装孔为盲孔且位于所述热压板底部。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盲孔便于温度传感器安装。
[0023]一种层压机,包括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机架和液压缸,多个所述热压板沿纵向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多个所述热压板平行且纵向对齐布置,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所述机架底部,所述液压缸输出端与最下层的所述热压板固定连接。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液压缸对最下层的热压板施加压力,最底层热压板向上移动与其他热压板挤压,对热压板之间的物料进行热压,完成产品的热压成型。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俯视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侧视图。
[002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

热压板、2

通孔、3

穿孔、4

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提高传热效率,减小热量损失,缩短预热时间。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包括热压板1、电磁感应加热器、电磁感应线和控制器,沿热压板1长度方向开设多个通孔2,垂直热压板1板面对应每个通孔2均开设有多个穿孔3,每个穿孔3贯穿热压板1,多个穿孔3沿热压板1长度方向布置,电磁感应线穿设在通孔2和穿孔3内,电磁感应线与电磁感应加热器电连接,控制器与电磁感应加热器电连接。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电磁感应线从通孔2一端穿入,并绕设在第一个穿孔3与第二个穿孔3之间的孔壁上,绕设到设定圈数后沿热压板1长度方向继续绕设在第二个穿孔3与第三个穿孔3之间的孔壁上,直至绕设完成一个通孔2对应的所有穿孔3,电磁感应线按同样的方式穿设在其他通孔2对应的穿孔3上,电磁感应线两端与电磁感应加热器电连接,电磁感应加热器产生交变电流,交变电流在电磁感应线中产生交变磁场,孔壁置于其中,切割交变磁力线,从而在孔壁内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物体内部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压板(1)、电磁感应加热器、电磁感应线和控制器,沿所述热压板(1)长度方向开设多个通孔(2),垂直所述热压板(1)板面对应每个所述通孔(2)均开设有多个穿孔(3),每个所述穿孔(3)贯穿所述热压板(1),多个所述穿孔(3)沿所述热压板(1)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电磁感应线穿设在所述通孔(2)和所述穿孔(3)内,所述电磁感应线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3)为长圆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与一个所述通孔(2)对应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穿孔(3)中心距离为90~1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通孔(2)中心距为1430~145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第一隔热板和两个第二隔热板,两个所述第一隔热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热压板(1)顶面和底面,两个所述第二隔热板分别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李硕鹏张鹏飞王宁波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晟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