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的清洁能源立体种植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670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的清洁能源立体种植设施,包括:立体栽培架、支撑柱、底座、储液容器、第一太阳能板、旋转盘、驱动组件和电池模块;支撑柱设置于旋转盘上,第一太阳能板设置于支撑柱上,第一太阳能板与电池模块电连接,电池模块与驱动组件电连接;各立体栽培架设置于旋转盘上,立体栽培架的内部设置有栽培腔,立体栽培架的侧面开设有栽培孔;旋转盘转动设置于底座上,驱动组件与旋转盘驱动连接,栽培腔内设置有毛细填充材料,毛细填充材料与储液容器内的营养液连接。第一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电池模块为驱动组件供电,旋转盘可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转动,使不同位置上的立体栽培架上的植物得到均匀光照,植物生长效果更佳。果更佳。果更佳。

An intelligent controlled three-dimensional planting facility for clean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制的清洁能源立体种植设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培育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的清洁能源立体种植设施。

技术介绍

[0002]水培(Hydroponics)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无土栽培方式,又名营养液培,其核心是将植物的根系直接浸润于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能替代土壤,向植物提供水分、养分、氧气等生长因子,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立体种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立体种植过程中,由于空间的遮挡,植物难以获得充足的光照成为立体种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的清洁能源立体种植设施。
[0004]一种智能控制的清洁能源立体种植设施,包括:立体栽培架、支撑柱、底座、储液容器、第一太阳能板、旋转盘、驱动组件和电池模块;所述支撑柱垂直设置于所述旋转盘上,所述第一太阳能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且所述第一太阳能板设置于所述旋转盘的上方,所述第一太阳能板与所述电池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立体栽培架设置为圆筒状,所述立体栽培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立体栽培架设置于所述旋转盘上,且各所述立体栽培架的轴向垂直于所述旋转盘,各所述立体栽培架围绕所述支撑柱设置,各所述立体栽培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太阳能板的下方,所述立体栽培架的内部设置有栽培腔,所述立体栽培架的侧面开设有栽培孔,各所述栽培孔与所述栽培腔连通;所述旋转盘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旋转盘驱动连接,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储液容器的上方,所述栽培腔内设置有毛细填充材料,所述毛细填充材料与所述储液容器内的营养液连接。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连通腔,所述支撑柱的侧面开设有多个连通孔,各所述立体栽培架开设有与所述栽培腔连通的进液孔,每一连通孔通过一连通管与一所述立体栽培架的进液孔连通,所述连通腔和所述连通管内设置有吸水填充材料,所述吸水填充材料的一端与所述储液容器内的营养液连接,所述吸水填充材料的另一端与所述毛细填充材料连接。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体栽培架远离所述旋转盘的一端的端面开设有气孔。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太阳能板朝向所述旋转盘的一面设置有若干导热片。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的中部设置有光源体,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光
源体电连接。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时钟模块和亮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光源体、所述时钟模块以及所述亮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时钟模块获取时间信息,通过所述亮度传感器获取环境亮度,且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当所述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光源体点亮。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齿轮组,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减速齿轮组与所述旋转盘驱动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旋转盘的一端转动设置有风力发电组件,所述风力发电组件包括发电机和风轮叶片,所述发电机与所述风轮叶片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电池模块电连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轮叶片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二太阳能板,第二太阳能板与电池模块电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电池模块为驱动组件供电,从而驱动旋转盘,使得旋转盘可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转动,使得旋转盘上的立体栽培架能够随之转动,这样,使得不同位置上的立体栽培架上的植物均能够从不同角度接收阳光,使得不同位置上的立体栽培架上的植物得到均匀光照,使得植物生长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5]图1为一实施例的智能控制的清洁能源立体种植设施的一方向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的智能控制的清洁能源立体种植设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的智能控制的清洁能源立体种植设施的电气元件逻辑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的智能控制的清洁能源立体种植设施的吸水填充材料与毛细填充材料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和图3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智能控制的清洁能源立体种植设施,包括:立体栽培架200、支撑柱120、底座110、储液容器300、第一太阳能板400、旋转盘100、驱动组件和电池模块610;所述支撑柱120垂直设置于所述旋转盘100上,所述第一太阳能板400设置于所述支撑柱120上,且所述第一太阳能板400设置于所述旋转盘100的上方;本实施例
中,所述第一太阳能板400与所述旋转盘100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所述第一太阳能板400与所述旋转盘100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季节、所种植的植物所设置;所述第一太阳能板400与所述电池模块610电连接,所述电池模块610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立体栽培架200设置为圆筒状,所述立体栽培架200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立体栽培架200设置于所述旋转盘100上,且各所述立体栽培架200的轴向垂直于所述旋转盘100,各所述立体栽培架200围绕所述支撑柱120设置,各所述立体栽培架200设置于所述第一太阳能板400的下方,所述立体栽培架200的内部设置有栽培腔,所述立体栽培架200的侧面开设有栽培孔201,各所述栽培孔201与所述栽培腔连通;所述旋转盘100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110上,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旋转盘100驱动连接,所述底座110设置于所述储液容器300的上方,所述栽培腔内设置有毛细填充材料,所述毛细填充材料与所述储液容器300内的营养液连接。
[0018]本实施例中,立体栽培架200用于栽培植物,植物的根系设置在栽培腔内,储液容器300内设置有营养液,该营养液用于为植物提供水分和营养,毛细填充材料将储液容器300内的营养液吸上栽培腔,使得植物的根系能够通过毛细填充材料吸收营养液。植物的根系位于栽培腔内,植物的枝叶由种植孔伸展至外部,并且植物沿着种植孔向外生长。
[0019]第一太阳能板400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将电能存储在电池模块610,电池模块610为驱动组件供电,驱动组件驱动旋转盘100转动,使得旋转盘100可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转动,使得旋转盘100上的立体栽培架200能够随之转动,这样,使得不同位置上的立体栽培架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制的清洁能源立体种植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立体栽培架、支撑柱、底座、储液容器、第一太阳能板、旋转盘、驱动组件和电池模块;所述支撑柱垂直设置于所述旋转盘上,所述第一太阳能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且所述第一太阳能板设置于所述旋转盘的上方,所述第一太阳能板与所述电池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立体栽培架设置为圆筒状,所述立体栽培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立体栽培架设置于所述旋转盘上,且各所述立体栽培架的轴向垂直于所述旋转盘,各所述立体栽培架围绕所述支撑柱设置,各所述立体栽培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太阳能板的下方,所述立体栽培架的内部设置有栽培腔,所述立体栽培架的侧面开设有栽培孔,各所述栽培孔与所述栽培腔连通;所述旋转盘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旋转盘驱动连接,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储液容器的上方,所述栽培腔内设置有毛细填充材料,所述毛细填充材料与所述储液容器内的营养液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清洁能源立体种植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连通腔,所述支撑柱的侧面开设有多个连通孔,各所述立体栽培架开设有与所述栽培腔连通的进液孔,每一连通孔通过一连通管与一所述立体栽培架的进液孔连通,所述连通腔和所述连通管内设置有吸水填充材料,所述吸水填充材料的一端与所述储液容器内的营养液连接,所述吸水填充材料的另一端与所述毛细填充材料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清洁能源立体种植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中兵朱家宝刘岩王转娥刘子灵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