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雾培结构和雾培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73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马铃薯栽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雾培结构和雾培设备,包括多条导轨,多条导轨平行设置,每条导轨的一端分别固接于载体支架上,相邻的两个导轨之间分别滑动连接有栽培板,每个栽培板底部分别固接有链条,每个链条分别对应齿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转动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接于与所述连接杆接近的导轨上,且所述齿轮位于导轨与载体支架相对的另一端;通过转动所述齿轮带动链条以及与链条固接的所述栽培板沿导轨长度方向运动,改变多个所述栽培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可对位于中间位置的马铃薯进行管理操作,使得整个马铃薯系统实现了全方位更精确的栽培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产量和质量。产量和质量。

A potato fog culture structure and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雾培结构和雾培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马铃薯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雾培结构和雾培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又名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阳芋、地蛋、土豆等。由于好储藏,且淀粉含量高,可直接食用或者加工成淀粉食用,是人们日常不可或缺的食材,市场需求量巨大,因此通过改进马铃薯的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对于满足上述需求是有必要的。
[0003]马铃薯的传统栽培方法是将种薯切块,并经过消毒等处理后播种至土壤中,这种方法需要的劳动量大,且产量也不易控制;采用雾培方法对马铃薯进行培育,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但一般的雾培装置是将马铃薯种置于栽培板上,栽培板下方留有空间,马铃薯种生长后,根系通过栽培板并向下延伸生长,通过喷雾装置将营养液直接喷施至根部,使其根系进行发育,通过精细的条件控制,最终在根系上能大量繁殖出马铃薯果实,待生长至一定程度后,可直接采摘位于下方的马铃薯果实;这种方法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且降低了劳动量,并且提高了马铃薯的栽培过程的可控性,但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根系会越来越发达,在栽培板下方的根系密度变大,由于栽培板中培育的马铃薯的位置均是固定的,中间位置的根系被周围的根系遮掩,一方面不易观察其生长情况,另一方面在后期采摘时,果实藏在中间,使得采摘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马铃薯雾培结构和雾培设备。
[0005]本专利技术具体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马铃薯雾培结构,包括:
[0007]多条导轨,多条所述导轨平行设置,每条所述导轨的一端分别固接于载体支架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导轨之间分别滑动连接有栽培板,每个所述栽培板底部分别固接有链条,每个所述链条分别对应齿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转动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接于与所述连接杆接近的导轨上,且所述齿轮位于导轨与载体支架相对的另一端;
[0008]通过转动所述齿轮带动链条以及与链条固接的所述栽培板沿导轨长度方向运动,改变多个所述栽培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可对位于中间位置的马铃薯进行管理操作。
[0009]优选的,每条所述导轨上均开设有导轨槽,所述栽培板下方固接有滚动件,所述滚动件置于所述导轨槽内,并可沿导轨槽长度方向运动。
[0010]优选的,多个所述齿轮按照所述齿轮与载体支架的距离成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布。
[0011]优选的,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齿轮与载体支架的距离最大,剩余的所述齿轮以位于中间的齿轮为中心成对称且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布。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马铃薯雾培设备,包括权利要所述的结构,还包括:
[0013]第一箱体,多条所述导轨的一端分别固接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壁上;所述导轨另一端对应的所述第一箱体侧壁为敞开结构,所述第一箱体外在所述敞开结构处还连通有第二箱体,每条所述栽培板远离载体支架的一端分别固接有连接板,每个所述链条延伸至对应的所述连接板底部,且每个链条对应的齿轮位于所述连接板正下方,每个所述连接板以及对应的齿轮均延伸至所述第二箱体内;
[0014]所述第二箱体侧壁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齿轮一一对应,转动手柄穿过通孔进入所述第二箱体并与对应位置的齿轮卡接,转动手柄转动齿轮并带动链条以及位于链条上方的栽培板运动至所述第二箱体内。
[0015]优选的,所述齿轮与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侧固接有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为一端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腔体结构的封闭一端与所述齿轮中心固接,转动连接件开口一端的内径大于封闭一端的内径;所述转动手柄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转动连接件开口一端卡接。
[0016]优选的,所述导轨和所述第一箱体侧壁之间还固接有支撑架。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侧壁开设有若干第一门体,顶部可拆卸设置有盖体,所述第一箱体侧壁在栽培板下方设置有遮光布。
[0018]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为透明体,所述第二箱体侧壁开设有若干第二门体。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底部还设置有进液管和若干喷头,所述喷头均与所述进液管连通,还设置有出液口。
[002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传统的马铃薯雾培设备中,栽培板是作为一个整体设置在栽培架上,栽培板下方是供马铃薯根系生长的区域,随着时间的延长,根系生长茂盛,密度高,不方便对位于中间位置的马铃薯进行管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是将栽培板区域化,分隔为多个小区域的栽培板,且每个栽培板分别滑动设置在导轨上,这样可以使位于中间位置的栽培板从导轨上滑出,与其他位置的栽培板分离,由此可对中间部分的马铃薯进行相关护理操作,具体的,每个栽培板下方固接有链条,每条链条均有一个对应的齿轮,齿轮固定在导轨上,并可转动,即齿轮与导轨的位置不变,当转动齿轮时,齿轮带动链条沿导轨运动,从而带动栽培板运动;
[0022]为了方便操作,在栽培板的侧面转动齿轮即可发生上述运动,为了防止多个齿轮之间相互遮掩,影响从侧面旋转齿轮的操作,可采取齿轮与载体支架的距离成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布,或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齿轮与载体支架的距离最大,剩余的所述齿轮以位于中间的齿轮为中心成对称且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布;
[0023]将上述栽培板设置在第一箱体内,一端与第一箱体侧壁固接,第一箱体的相对一侧壁敞开,并连同有第二箱体,栽培板通过上述运动可运动至第二箱体内,第二箱体设置为透明体,可在第二箱体中观察运动至第二箱体内的栽培板中的培育情况,等需要进行采摘时,通过第二箱体中设置的第二门体可进行采摘,操作完成之后,再反向旋转齿轮,将栽培板送至第一箱体中继续进行培育;
[0024]为了方便将位于第一箱体中的栽培板运送至第二箱体内,在每个栽培板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位于第二箱体内,每个栽培板对应的齿轮位于连接板的正下方,第二箱体侧壁开设有通孔,转动手柄通过通孔控制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栽培板沿导轨运动至第二箱体内;
[0025]除了上述内容,第一箱体内还设置有给根系进行喷液的喷头和提供营养液的进液管,流下的液体可通过设置的出液口排出;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马铃薯雾培设备,在保证传统雾培方法可以进行的同时,改进了传统的栽培板,并设置了第二箱体,对不同位置的马铃薯进行独立管理,使得整个马铃薯系统实现了全方位更精确的栽培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马铃薯雾培结构中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在图1的基础上安装栽培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图2中不同栽培板的另一种排布方式示意图;
[0030]图4是图2中导轨和栽培板的具体连接关系图;
[0031]图5是图4中栽培板、链条和齿轮关系图;
[0032]图6是图5中链条底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7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雾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导轨(1),多条所述导轨(1)平行设置,每条所述导轨(1)的一端分别固接于载体支架(2)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导轨(1)之间分别滑动连接有栽培板(3),每个所述栽培板(3)底部分别固接有链条(4),每个所述链条(4)分别对应齿合连接有齿轮(5),所述齿轮(5)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1)的一端,所述连接杆(51)的另一端固接于与所述连接杆(51)接近的导轨(1)上,且所述齿轮(5)位于导轨(1)与载体支架(2)相对的一端;通过转动所述齿轮(5)带动链条(4)以及与链条(4)固接的所述栽培板(3)沿导轨(1)长度方向运动,改变多个所述栽培板(3)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可对位于中间位置的马铃薯进行管理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雾培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导轨(1)上均开设有导轨槽(11),所述栽培板(3)下方固接有滚动件(32),所述滚动件(32)置于所述导轨槽(11)内,并可沿导轨槽(11)长度方向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雾培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齿轮(5)按照所述齿轮(5)与载体支架(2)的距离成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雾培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齿轮(5)与载体支架(2)的距离最大,剩余的所述齿轮(5)以位于中间的齿轮(5)为中心成对称且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布。5.一种马铃薯雾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结构,还包括:第一箱体(6),多条所述导轨(1)的一端分别固接于所述第一箱体(6)的一内侧壁上;所述导轨(1)另一端对应的所述第一箱体(6)的侧壁为敞开结构,所述第一箱体外(6)在所述敞开结构处还连通有第二箱体(7),每条所述栽培板(3)靠近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熙昀何禄刘宏刚张国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罗欧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